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70章 绑架伍守则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清廷在军事上也对瑶族加强防范,在三江口添设副将一员,裁去广东韶协副将一员。其都司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及始兴营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一员,俱归新协管辖。外添设千总一员、把总三员,分为左右二营。其韶协额兵九百二十三名、始兴营额兵一百七十五名,共兵一千九十八名,俱改归三江口管辖。

雍正七年(1729),又“改广东广州府理猺(瑶)同知为广东理猺(瑶)军民同知。

嘉庆二十一年(1816),连山县升为直隶厅,理瑶同知改为绥瑶同知,归并连山厅。同知行署设于鹿鸣关外三江老城。

道光十二年(1832),粤、楚两地瑶民联合起事,清王朝双管齐下,“截楚猺(瑶)之外来,靖粤猺(瑶)之内扰”。湖南瑶族经常造反后跑到两广,黄兴发他们赤腰瑶寨就是明朝时候造反跑过来的。

一方面增添各汛防兵,以备随时缉捕抢掠者,另一方面派将领“按月分季带兵”,定期与湖南、广西的各营汛巡查会哨,以振声势,并于年终将情形向督抚结报。

如有失职,“兵则责革,官则揭参。罚惰赏勤,用昭惩劝”。此外,规定三江协所拨把总须熟悉瑶情,能使民瑶相安者予以奖励。

朝廷对瑶族管理的重视,就是怕瑶族造反,所以一旦涉及蛮夷有可能造反的事情,官场上都要表出应有的态度来。

蛮夷若是造反,地方官肯定要倒霉,治理不好,水平不够。要是造反没及时镇压,倒霉的不仅仅是地方官,连带着督抚以及驻军都有可能倒霉。

虽然广州的各大衙门都知道所谓“瑶王”就是做卷烟的生意人,但是只要有传言,不得不重视。

但又不能带兵直接去钦州,到时候落个兵逼民反的口实。

最稳妥的做法,便是责钦州知州衙门核查上报。

核查个屁啊,知州李九章的妹妹都替瑶王生了个儿子。

不过,因为这事有点辱没门风,李家一直都隐瞒着的,根本不外传,所以知道的人也少,更传不到广州那边去。

李九章自然知道如何上报,无非查明沈云峰系十万大山部分瑶族推选的总头人,并非瑶王,且一部分山瑶已经在沈云峰带领下山,种植烟草,化为熟瑶。

瑶人下山开垦田地,种植烟草,缴纳税赋,于地方有益,利地方稳定。

听李九章一说,沈云峰便想起了邓思源这个人,此人真的有点像毒蛇,最近不知道蛰伏在哪里了,突然冒出来咬人一口。

这娴熟的利用官场规则来咬人,这手法非他莫属,看来不动他的手不行了。

三人商量了半天,无非最近声势收敛一些,再带上银子去广州跑一跑,请几个官员来视察视察,叫叫冤屈。

沈云峰那边也要制止下面不要乱叫啥“瑶王”,这个称呼太容易戳到官员的敏感神经了。

二月初一,广州城,伍守则要去白云山的能仁寺去上香,大清早就坐马车出发了。

自从做了鸦片买卖,伍守则也怕业报深重,越发虔诚拜佛,每月初一都要起大早去上香。

早上4点多起床,人还昏昏欲睡,坐在马车里面,伍守则靠在软靠上打起盹来。

迷迷糊糊中,马车似乎停了一小会,然后又行进起来,等到车夫敲门,伍守则这才整理了下小帽,打开门,下了车。

一下车,他顿时懵了,眼前站的人并不是车夫,而是两个手持尖刀的汉子。

看地方好像是在一个院子里面,伍守则腿一软,知道遇上匪了,扑通一下跪了下来。

“二位好汉,饶命,老夫愿意给钱。”伍守则捞偏门已经不少年,也是明白人,知道此时保命要紧。

但两人并没说话,一团布塞进他嘴里,然后左右将他搀着,带进屋子里面。

有些肥胖的伍守则被捆在一把椅子上面。

一个汉子开口说话了:“伍掌柜,我们对你情况一清二楚,现在我们问什么你答什么。”

伍守则连连点头。

那个汉子便伸手把他口中的破布取了出来,问他:“邓思源现在在什么地方?”

伍守则一听,原来是找邓思源的麻烦,心里一下安心不少。连忙说:“找邓老爷啊,他在广西。”

“在广西做什么,具体什么地方?”汉子继续接着问。

“这、这我也不知道啊!”伍守则连忙说。

另外一个汉子伸手捂住伍守则的嘴,问话的汉子一匕首插在了伍守则的大腿上,虽说不深,但疼的伍守则嗷嗷的叫唤起来。

“你还在邓思源那里拿货,居然说不知道。”汉子抬起手,拔出匕首,然后又插在另外一条腿上。

伍守则一下明白了,道上的,一定是道上的,这是找大麻烦的来了。

唯今保一条命才是上策,死道友不死贫道,管他邓思源不邓思源了。

伍守则连连点头,示意自己知道。

捂住他嘴的汉子松开手。

伍守则深深的吸了两口气说:“两位好汉,我都说都说,饶我一条小命。”

“邓思源在广西横州,他在那边种大烟,其他我真的不知道了。我就是在他那里拿货而已。”

“横州具体什么地方?”汉子问。

“横州宝华山,就在宝华山东面,具体位置我也不知道,我没去过。”伍守则说。

“你没去过,邓思源会不会骗你?”汉子继续审问说。

“不会不会,他去种鸦片,我们几个人都出了钱的,算作定金。这个他不会骗我的。”伍守则说。

原来,受到卷烟的启发,邓思源想到了种植鸦片。

两广的官场都是相通的,在督抚推荐的制度下,在两广提督管两省,官员很可能就在两广内提拔交流。

邓思源在横州有旧时官场的同僚,所以选择了去那里种植鸦片。如果种植成功,将是暴利上的暴利。

邓思源十分聪明,他原来做的是居间生意,现在要当供应商,就要把下游网络住,所以几个密切的鸦片销售商,比如伍守则这样的,拿定金当入股,就笼络住了,不然,种出来鸦片没人愿意销售也是一个问题。

横州那个地方,可以从郁江水路到浔江然后到西江,将货运到广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