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57章 米尔恩爵士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但是单凭李秀成手上这点舰船要和英法联军来对抗,那无异于是个笑话,所以李秀成和陈玉成还是将重点放在岸线不失上,确保让英法联军得不到补给,坚持时间,等待“丰南号”海上的支援。

可以说这次,整个中国海岸线上都做好了抵御英法侵略者再次入侵的准备,而且整体士气也今非昔比,这种形势的转变完全建立在“丰南号”上次打败了英法联军的基础上。

就连曾国藩也去信给曾经的手下沈葆桢,让他听从沈云峰的调度,切不可从中作梗,误了大局。

《中国时报》此时则大量刊载爱国文章,在这种风潮之中,一些地方知名的大儒也提笔写下文章,托人送来,要在《中国时报》上吐露心声。

不管这些文人是出于何目的,但他们的名声确实有利于掀起读书人和普通百姓的爱国热情,《中国时报》也会在其中选择一些刊登,弘其名声。

沿海官府也下了通知,各地百姓见到洋人的军舰要第一时间向官府或者军队报告,不得卖粮食及任何物品给洋人军队。要是保不住粮食,就毁了逃走。不得给洋人做工。若被洋人强征,要伺机逃跑。

山雨欲来风满楼,沿海百姓也都知道洋人要来侵略,也知道朝廷要坚决抵抗洋人,但是这一次主战的舆论牢牢压住了主和派的声音。

但是在广州,沈云峰还是提醒沈桂芬,务必要广发告示,广传消息,要将侵略者和西洋来的商人分开,切不可让百姓打杀商人。

香港和澳门也停止发放了前往广州的签证,先确保安全再说,反正香港和澳门的西洋商人在广州也大部分有代理商,能保证中国货物的收购。

不过,战争的风声传出之后,很多外商的商贸活动也都减少或者停止了,尤其是在香港和澳门的货物储存,要等待战争结束再说,怕货物损毁在战火之中。

安南也受到波及,法国人意图趁着这次英法联军大规模的远征,扩大在安南的殖民地。已经多次与安南的阮氏朝廷联系,要求租借更多地皮用于这次战争建立后勤据点,并要求准许法国商人进入安南内地采购。

安南阮氏朝廷和法国人来来去去已经不少个回合,当然知道法国人的心思,一直在拖延,一边在将从“丰南号”的军火向南边运送,构筑军事防线,防止法国人一旦在中国胜利后,军队杀回嘉定城,向安南内陆进攻。

所以,安南与“丰南号”此时在共同利益面前,形成了暂时的联盟。“丰南号”继续向安南国售卖军火,而安南则动用自己的情报系统为“丰南号”搜集英法联军在嘉定城的情报。

“丰南号”也依然在向嘉定城进行渗透,安保队有一大批安南人的优势,肯定是要用的,安南国的情报自然很好,但有些事情还是需要验证的,再说,在安南建立情报系统也是应有之意。

大英帝国远征军总司令兼海军总司令海军上将亚历山大·米尔恩爵士正在朴茨茅斯海军造船厂专门为军官造的办公楼里带着一批军官研究作战方案。

米尔恩爵士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被俘虏的海军报告中所提到的中国人在小船上发射的巨型炮弹,能在海面上像船一样行进,直接接触到舰船的水线爆炸。

在水线爆炸对舰船来说是致命的,一旦撕开防护,海水就会涌入船舱,虽然英军军舰已经有了分舱设计,但一旦有几枚这样的巨型炮弹击中,那军舰也抗不过去。

武器的仿制设计已经交给兵工厂了,至于什么时候能研发出来,那还不知道,关键是在这一场远征战中如何防御对方的这种新式武器。

目前的思路是大密度的炮击覆盖,小船无法进入火炮覆盖区域,而且有极大可能在炮弹在水面航行时候将其轰击沉没。

英国海军一贯的海上阵型是一字型排列阵型,三级以上军舰炮火的密度是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对方从首位攻击薄弱的船首和船尾那就无法用密集炮火覆盖。

所以,这次远征的海战必须要打破传统阵型。

米尔恩爵士的想法是采用弧形阵型,这样可以相对对方小船发射的区域,提高炮火的覆盖率。另外自己这一方也要安排小型船只,守护阵型两头的船只。大船对大船,小船对小船。

被俘虏的海军们还提到一项重要问题,就是对方小船的速度奇快,几乎无法瞄准射击到对方。这也让米尔恩爵士头疼,最终想的办法,是在阵型首尾的舰船增加人手,像对方一样,利用火箭和臼炮的密度来覆盖,让对方无法从那里袭击。

这对军舰的载荷提出了要求,需要运载大量的炮弹来支持这一战术。从而也对后勤支撑提出了要求,这一次远征对敌方的实力预计已经远超上一次,武器装备和弹药的数量也是要相当高的数量,军工厂正在马不停蹄的生产,已经开始向安南国的后勤基地嘉定城运输了。

亚历山大·米尔恩爵士觉得这次远征是一次非常奇怪的战争,远在东方的敌人不可揣摩。不像是以法兰西或者俄罗斯为敌,敌手的一切都可以推演,变化无非在火炮的射程和军舰的机动性上是否有了一些进步。

东方的敌人有着自己所不能了解的东西,这种感觉就像十字军东征一样,要面对强大的蛮荒地带,在没有接触之前,你并不知道如何用剑去对付敌人的弯刀,或许敌人的弯刀后面还有一条铁链,可以当作飞刀来使用。

他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在出发前,让随着自己出发的舰长和军官们熟悉新的阵型和自己的想法,再点燃他们的智慧。

攻占的地点现在上层还在广州和上海之间犹豫,选择这两个地点因为水文条件熟悉,陆地地形条件也都熟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330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