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98章 三八大盖问世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第198章 三八大盖问世

又过了十来天,林家去沙捞越卖木材的队伍回来了,通过一起去的安保队员带回的讯息,验证了张大强的判断。

无论是英国人还是荷兰人、西班牙人,在殖民地都无法投入太多的本国国民,都是依靠本地人统治本地人。

也就是沙捞越国的都城古晋并没有多少英国士兵,甚至只是一些雇佣军。

欧洲殖民者是利用火器在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来统治,一旦失去这个优势,他们也就失去了基础。

英国海军对沙捞越国的支持有限,并不能驻扎在沙捞越国或者文莱,即使需要支持,也是在冬季季风来时,才能从印度过来

蒸汽机军舰目前英国海军装备的也很少,没有传统军舰的后勤供给,英国人并不敢单独的将蒸汽机军舰派来作战。

所以,在婆罗洲北岸海域还有南部,很长一段时间,是英国海军,也就是东印度公司军事影响力的空白期。

他们所依仗的就是事后报复,一旦有本地势力侵占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会在冬季季风的到来时,再通过杀戮和征服夺回来。

船只的机动性在这个时代有着极强的优势,所以,造船势在必行,即使领先不了多长时间,但十几年也足够了。

张大强对军事并不精通,但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会对沈云峰和田虎在军事上的决策起到参考作用,所以,他综合了这些讯息把自己的判断和建议都写进信里在下一次“弋江号”到来时带回去。

情报依然十分重要,在索要的田虎的情报人员没有到来之前,张大强还是想了新的办法,依然是贸易。

他和林树贤谈了一次,让林树贤带几个人一边进行贸易一边去为未来的船厂招揽技工。

张大强并不需要特意给林树贤布置收集情报的任务,但是只要有贸易,自然会掌握一些讯息,而且要是招徕了人,这些人也会带来一些本地的讯息。

为了船厂做准备,也就是为林树贤自己谋取这个厂长的位置做准备,而且自从加入了“新南号”之后,林树贤隐隐觉得这个厂长的地位未来不会低,所谓的工资肯定是会有大的增加。

林树贤肯定是要搏一搏,招徕不了人,那船厂建立就是个泡影,所以,自己要为此努力一把。

两条小船,一些大米、红薯干,酒还有布匹,都是不太显眼又容易出手的物资,两位林家人出面销售,八名安保队员携带武器保护。

八名安保队员携带的火器这些先进的装备,应该说,在这段沿海区域,只要不和那些大势力对上,应该说自保无虞。

林树贤的大儿子林觉章回来之后,了解家里现在的情况了,也欣然加入了“新南号”。

外出商贸的人就由叔叔林树仁负责,虽然他还没加入,但不妨碍他可以给“新南号”打工。

因为张大强同意,林觉章和林觉新这一次就可以跟船回去,娶老婆这事也是要快,先回去的可以先下手挑,多一些选择余地,不然再迟了,到了夏季季风时期,回去的人多了,聘礼价格也抬高了。

而且,张大强还让林觉章和林觉新不用带银子漂洋过海,这边把银子交给“丰南号”,那边上岸凭张大强的信去取相应的银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这封建时代,结婚生子是天大的事情,即使漂洋过海有风险,这些下南洋的福建人、广东人仍然朝圣一般回老家娶亲。

多少年来,也不知道多少人因为海南带着银子沉没在大海里。

不用带银子,等于少了财产损失的风险。

张大强的信写的很明白,交付多少银子,并安排两匹马给林家兄弟从陆路回福建。

这么细心的安排,让林家十分感动,自然也归心不少。

张大强只提出一个要求,如果老家有人愿意下南洋的,可以带回上岸的京族三岛那里,直接带到美里基地来。

但是有一点,所有关于“新南号”的都要保密。

不久,“弋江号”又如期而至到了美里基地。

张大强去信的要求都被如愿满足,“弋江号”带来了三个田虎手下情报队的人,而且还带来了五名陆战队的安保队员。

情报队为首的是最早派到钦州的赤腰瑶寨的黄二牛,现在已经是副排级的干部了,可以说是精兵强将。

这让张大强十分高兴,这样的支持力度,说明沈云峰对美里基地建设的全力支持。

五名陆战队员稍后让张大强有了更大的惊喜,那就是武器。

在张大强的办公室里,陆战队员向张大强展示了他们最新的单兵武器,后装式来复枪,也就是膛线枪。

看着黄橙橙的已经完全与现代子弹相似的一颗颗子弹,张大强兴奋极了,终于研制出来了,他一下就伸手把陆战队员手里的步枪拿了过来。

这就是三八大盖啊,将整整领先这个时代小半个世纪。

整个枪身已经有着浓浓的工业生产的韵味,军刺也配好在枪筒上,钢铁的触感这时候显得如此迷人。“好、好、好,太好了!”张大强连连说了好几声好。“报告张总,我们五人向你报到,我们将在这里驻扎,负责训练安保队员特种作战!”其中一名陆战队员敬了一个礼说道。

张大强点点头,让警卫员马上安排他们的住处,先让他们休息。

安排人员对接好“弋江号”来之后的各项事务,张大强打开了沈云峰的来信。

“大强兄,你提出的要求除女性一条之外,悉数都能满足。女性动员不易,待条件成熟后再做。”

“陆战队员带去的新式枪支已经试用过,基本可靠,先配备美里十支,待下次补给时候再运一批,但铜材缺乏,制作效率也不高,故子弹数量跟不上。婆罗洲如果能收购到铜材,悉数收购。”

其他总总,寒暄也好,介绍也好,要求也好,张大强全部看完之后对近期“丰南号”的情况也有所了解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16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