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44章 血泪下南洋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从广东、福建这些地区运载苦力经由香港出洋的帆船、轮船络绎不绝, 其中大部分是英国和美国的船只。

为了牟取苦力贸易的最大利润, 超载多装成为外国来华运载苦力出洋船只的生财之道。它们往往先到香港的船厂, 改建尽量挤满 “活人货物 ( human cargo) ” 的夹层舱, 舱口加装铁栅、铁门。为了严防船上苦力造反或跳海逃跑, 还加设甲板上的炮位, 将普通货船改造成监牢船。

恶劣的生存环境,残虐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自1847年至1874年,由澳门、汕头、厦门、香港、黄埔、广州等地前往古巴的华工共约346船次, 出运 人,中途死亡数为 , 死亡率计 12% 左右,其他不在册及其他途径的诸多数据未能有效列举。

《秘鲁华工史》记载:“苦力在途中渴死、饿死、打死、病死、自杀而死的比比皆是。19 世纪 50 年代初, 华工在途中的死亡率, 到秘鲁为 32%, 到巴拿马为 24%, 到英属圭亚那为 20% , 到古巴高达 45% 。1860 至 1863 年的4 年间, 到秘鲁的华工途中死亡率分别为 29. 59% 、22. 58%、41. 55%和 29. 13%”。

熬过了船上的黑暗岁月,刚到达南洋的华工多少还是带着些许兴奋的,他们终于可以使出浑身力气赚钱养家了,一想到可以将赚得的钱寄回家,顿时会觉得所有受过的这些苦都是值得的。但他们并不知道悲惨的南洋生活才刚刚开始。

在这里每天不但做着超负荷高危险的工作,吃的也是如猪仔般的食物,几乎没有医疗机构,每天都有饿死、累死、病死的劳工。

殖民者对契约华工所进行的敲骨吸髓式剥削和非人的虐待造成了华工惊人的死亡率,根据史料估算,华工在契约期间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平均劳动寿命只有五年。

广州、福建等地的百姓纷纷走上街头,揭露殖民者压迫契约华工的滔天罪行,清政府迫于压力,开始前往南洋调查取证,并与殖民者谈判,最终迫使各国殖民政府相继在1914年前后废止契约劳工制。

也就是说,鸦片战争后的将近百年左右的时间,华人下南洋包括去美洲淘金大部分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变相奴隶买卖,这是历史上第二次华人下南洋的阶段,可以说是悲惨至极。

由于沈云峰等人的乱入,历史在东婆罗洲这个地方有了改变。

如果没有沈云峰等人乱入,文莱国其实在1845年就被英国殖民,布鲁克王朝依旧存在并侵蚀了文莱国大量的国土。这些国土后来被马来西亚继承,导致文莱国成为了一个小国。

真正历史上的华人猪仔潮此时还没全面兴起,主要原因是橡胶树还没有在美洲之外培育成功,也没有推广到东南亚种植。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华人公司依旧在东西婆罗洲有一定的势力,许多华人依旧以投奔华人公司为主。

虽然,沈云峰对汇金公司这样的华人公司不满,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华人公司虽然只是富裕了极少数人,但终究还是庇护了闯荡南洋的华人不少年。

毕竟,这些华人公司无法和沈云峰他们这些穿越者相比,没有他们那无数种赚钱的方法,只能靠人工来谋取利益,自然存在压榨华人的现象,但总体还是愿打愿挨。

下南洋的华人并不像白人认为的那样,都是走投无路的犯罪者,有的只是家族人口过多,无法养活,有的是为封建礼教不容,必须远走他乡,有的是做的发财梦来的。

这人群之中,各式各样的人都有,经过分门别类的登记,找出两个识点字的,便被临时委任为老师,教授孩子们认字。

会搭建房屋的,便组建建房的队伍,开始给工人们搭建像样一点的木屋。

女人们会裁缝的,便开始组织缝制衣服,至少衣着要能蔽体。

一部分体弱的人,就转移到粮食种植上来,要争取在这个基地粮食能够自给自足。

几天时间下来,汇金公司的股东们虽然不知道“新南号”如此支出,未来能靠这个尾矿还有这些人赚到什么钱,但依然为沈云峰等人的仁义所折服。

沈云峰经过几天的了解,也知道自己不能用后世人的要求来对待他们,所以对他们的言辞也缓和许多,告知他们,以后可以和“新南号”合作,金子也可以在“新南号”换成白银。“新南号”也可以供给他们大宗物资。

本来要跟着这些股东离开的骨干们,看到“新南号”的举措,有几户也悄悄联络“新南号”的人,表示要留下来。

那些股东们也没阻拦,毕竟,公司这种制度,严格意义上是没有人身管制的权力的。

张大强看着沈云峰推出的一些举措,再经过交谈,算是知道了沈云峰的谋划。

这里不仅仅是协同文莱国沙捞越军事基地的平台,也是“丰南号”筛选人力资源的平台。

原始技术的淘金效益比不上“丰南号”的工业生产的效益,与其将这些劳力沉淀在淘金上,不如筛选出去,成为“新南号”外围的人力资源,然后再在其中筛选能进入“丰南号”工作的职工。

比如那些因为好勇斗狠出走南洋,无法回乡的人,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人品还行的,就可以吸收到安保队伍中。

那些有手艺特长的,可以培养到船厂等一些技术工种上来。

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要留在这里发展农业,保证军事基地粮食的供给。淘金,未来只是个名义而已。

这个名义,可以继续招工,吸引更多的华人来这里,进行下一轮的人力筛选。

一直困顿于人力资源的沈云峰开始尝试从海外华人中吸收人力这条路子了。

张大强理解了沈云峰的思路和想法后,就知道下一步如何经营汇金公司了,于是就开始接手下一步的部署了。

沈云峰来婆罗洲十来天了,也该回十万大山坐镇了,那边才是整个“丰南号”的根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30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