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68章 成立防间谍机构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到了1954年,咸丰皇帝算是从继位后一直懵逼的状态中开始清醒起来,太平军、捻军、两广洪兵、粤西叛匪等等,四处狼烟,但是总体格局上,他开始镇定下来。

一是因为厘金制度解决了地方的军费问题,虽然中央财政捞不到什么钱,但地方要钱的少了。二是下定决心先头疼医头,大规模发动地方自建团练,可以不花钱调兵用。

两项的来源其实也都是依靠在民间搜刮,但至少解决了咸丰的燃眉之急,不会在朝堂上每天都讨论钱的问题。

所以,粤西虽然暂时不打,但是要有一个清晰的控制战略。一是要彻查粤西叛匪的商业网络,虽然暂时不动,但要有所限制,防止粤西叛匪通过商业收入滋养;二是要探明粤西叛匪的基本结构,掌握他们的内部情报,必要时候分化瓦解、招安收买这些手段都可以用。

肃顺心里清楚,粤西叛匪比太平军他们更为可怕,所以,一旦腾出手来,他就开始主导针对粤西叛匪的战略安排。

大清并没有建制的情报机构,都是依附于军队的一些手段,在战争中才会临时部署。所以,针对粤西的情报刺探和行动,也都是通过军队来运作,但有了军机处的统筹,力量和效率那都高了许多。

譬如给吴士虎五品守备的承诺,也只有军机处在背后推动才会出现。

由于“丰南号”一直以来都是推行的经销商的商业结构,董事会的架构并不会被人知道,清廷只知道沈云峰这个人,其余的核心人物一无所知。

就连田虎也不被清廷知道,田虎才没那么傻,像古人一样还弄个帅旗,搞个斗大的“田”字飘扬在空中。

他在部队的生涯给他养成的习惯,就连部队番号都属于军事秘密,不对外。更不要说军队的军官配备。

所以,清廷必须遣派大量细作进入粤西刺探情报才行。

“丰南号”利用流民的身份向内地布局情报队伍,清廷也是将流民作为最好的选择。

“丰南号”没有衙门的户籍资料来共享,所以,流民根本无法核实,只能对那些有同乡的相互认证一下。但不在一个乡的流民,双方都无法认证。

从身份来筛选流民是不可能的,除非一个流民都不接受,但是“丰南号”又迫切需要大量失去土地的自由民来进行工业基建,所以,即使知道有毒的果实,也是要吃下去。

首先是安保队和地方的隔离,除州县驻扎的少量安保队外,所有安保队的驻扎营地全部与地方隔离。

然后防城县与十万大山依然作为核心区域,严格出入检查。造船厂、发电厂、水泥厂这些在外围,但又有核心技术秘密的工厂也开始进行内外分割。

此时,大量的流民让“丰南号”有了挑选的余地,那些家族的,有同乡可以互相证明的会被录用。没有这些背景的,只能做力工,或者去高州、雷州境内的林场,甚至去琼州开拓山林。

“投诚”的张武已经成为粤西本地的防谍机构的头子,也就是安保部情报局下面防谍司的司长。

他是防城县土着,盯紧防城县是没有任何问题。至于十万大山,都是按照村寨的形式存在,只要来外人,一览无遗,很难渗透。

沈云峰认为也不可能在粤西与清廷势力所有交界的地方建立隔离墙,堵住是不现实的,只有把核心的秘密藏好。另外就是要加快发展,当发展到足够强大的时候,那就无所畏惧了。

在人才使用上,尽可能的将分工精细化,每个工程师或者技师只能在一个方面掌握细节,这样即使被人策反或者资料外流,也不构成威胁。

比如火炮,冶炼的和铸造的分开,然后炮弹又是一个厂,火炮的车架减震系统又是一个厂子。现在的人力已经足够“丰南号”在工业上的分工进一步细化了。

一系列的防谍措施部署下去,沈云峰认为不说固若金汤,就是哪里有些小问题也无碍大局,但是随后的事实告诉他,他还是低估了与封建王朝斗争的强度和烈度。

吴士虎只是数百细作中的一人,进入灵山县之后,他没有停留,一直带着那个路上弄来的傻子女人到了钦州。

有个傻子女人带着,既是拖累,也是博取人同情的工具。在钦州,有了这个傻子女人,他摆脱了送去琼州安置的安排,在钦州的道路建设工地上找了一个力工的伙计。

千辛万苦跑来这里,吴士虎肯定不是为了就在道路工地上当一个力工然后潜伏下来这么简单,他很快瞄上了钦州船厂的工地,开始想方设法要去船厂当力工。

薛二贵是广东绿营渗透进来的细作,比吴士虎还要早些,在军事行动之后就渗透过来了,那时候还是“丰南号”比较需要工人的时候,所以,他在防城江大桥工地干过之后,又去了钦江大桥的工地。

薛二贵勉强识字,在工地混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显露了这个长处,然后就混到采买的手下当跑腿了。

跑腿的好处就是采买或者送信啥的到处可以转转,因此,薛二贵就收集了不少信息,比如船厂的大概位置,大桥的大概位置,还有一些安保队驻扎的位置,有的是亲眼看到的,有的是听说的,渐渐就画出了一张简图。

可是图怎么送出去,让薛二贵有点犯难,他带着图想走出去,这路上有点犯险。也可以撕了,记在心里,出去之后复刻出来,虽然会有些不准确,但也够用。

但是走出去,估计再渗透进来就没门了,薛二贵来的动因就是为了钱,其次为了军功,所以不甘心就这么一点所得就回去。

清军的情报工作不成体系,地下通讯的通道也没打通,薛二贵找不到可以信任的同伙将情报传递出去,所以,他在思考,怎么能稳妥的把情报送到广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33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