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50章 两路进军粤西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广州提交的这份报告,里面打了不少埋伏,包括两广总督叶名琛自己下令派人去十万大山探查,那是一字未提。

沈云峰以及“丰南号”涉及的商业网络,叶名琛稍稍了解之后,决定不提,涉及官场人事太多,只提了一个烟酒,哪怕以后暴露,也用情报不详细来掩盖,自己犯不着得罪那么多人,这些人也会悄然偃旗息鼓,清理自己的痕迹。

报告快马加鞭送到京城后,军机处立即禀告了咸丰皇帝,咸丰看了之后,立即召集怡亲王载垣、军机处大臣以及各部尚书到养心殿议事。

众人传看了报告之后,没人敢说咸丰下令清查这道旨意的不是,只是异口同声指责广东办事不牢靠,没有选择办事圆滑的将领带兵去清查,发现端倪后回来秘密汇报,好做好准备。

粤西叛匪对文官留用这一条,让这些高官和咸丰帝都有些莫名其妙,这是什么招数,造反的不都是自己任命官员,就是招降官员,哪有继续留用原来的官员处理政务的。

这一条与清查引发的起因联系起来,让他们看到了有安抚招安的希望,兵部和户部倒是很希望咸丰帝能下旨招安,朝廷现在钱粮和兵力都缺啊。

烟酒商业和外购军火以及雇佣海盗联系起来了,户部第一个站出来说要清查各地“兴城号”商铺,叛匪资金一律充公。

咸丰皇帝最宠信的肃顺坚持要剿灭粤西叛匪,要趁着叛匪没有成势之前集中兵力剿灭,他的意见是这伙叛匪不动民财,这会取得民心,这十分可怕。

最后,咸丰帝拍板,既然已经调兵,就不能无功而返,此时不是招安之时。不要畏惧叛匪武器精良,西人武器昂贵,即使购置,估计也是少量,不要还没打就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要清查各地“兴城号”,礼部商上海租界洋人,让洋人抓捕“兴城号”大掌柜崔永禄交给当地审问。要断了叛匪经济来源,使其经济上无后继之力。

咸丰帝拍了板,兵部尚书也不敢再说招安,户部则喜气洋洋的去准备查抄“兴城号”,吏部倒是头疼了,这些在叛匪区域里的官员还算不算大清的官员呢?

皇帝的旨意下来了,这仗是非打不可,担子就压到了广州将军穆克德纳的身上。

福兴本来免职后就在广州家中赋闲,正好去广州将军府一起规划方案。

东线:共调集名士兵,其中9000名由江西、湖南、福建支援,已经大部分部署在阳江一带,广东8000名士兵,其中6000名绿营从各地抽调,2000名八旗军本来就在穆克德纳的麾下,其中1000名是骑兵,是大清的国之重器。

东线主力只能放在儒洞河东侧,只有这地方地势足够平坦宽阔,能够发挥大兵团的优势,。但穆克德纳准备从阳春出发2000人,沿着潭水河-乔连河-白水河到达马文寨,从那里翻山到那霍,然后直插电白腹地,攻击叛军防线后背。此线距离约200多里路,但全是山高水险的路途。

北线:云南、贵州支援各支援广西2000名绿营兵,广西筹集兵力5000人。广西八旗军大部分已经尾追太平军,被编入江南大营,所以9000名士兵全部都来自各地绿营。

福兴提出的方案是,主力7000人从崇左沿着明江进入上思府,绕过对方阵地四方山,直接攻打叛匪本部十万大山。另外2000人从玉林的兴业县翻山100多里插到灵山县,然后南下直插钦州,转道防城,形成前后夹击。

兴业县这一路军因为山高路险,只能安排这么多人,否则这一路按照福兴的想法是派4000人最好。

广州将军穆克德纳还是坚持要将重兵放在崇左,这里即使打不下来十万大山,但是能把上思府收回,也算是能给朝廷交代过去。

东线,穆克德纳心里还是悬着,据说叛军火器猛烈,1万5千人够不够消耗火力的,他心中实在没数。所以,绿营几乎所有的鸟枪队全部给调来了,包括广东除了海防的几乎大部分火炮。

海上已经放弃指望了,水师调不来能抗衡炮舰的战船,派去了就是送死。兵部也再三叮嘱,切不可让水师冒险,朝廷已经没钱打造战船了。

调兵花了两个月,整编和部署又花了一个多月,眼看都要到阴历十月份了,田虎这个现代军人哪里知道古代打仗的难处,只知道自己等的心焦急焦急,开荒种的红薯眼看都要收了这一茬了。

沈俊浩带着一些培养过的人来了一趟,由于没有网络和北斗卫星,大疆这种民用无人机不太实用,稍微有风就不能飞,因为徒手操作,稍微有点风,无人机就没了。

于是,和田虎一商量,调了一批钢材,仿照后世的高压输变电塔,造了几座十来米高的铁塔作为观察了望哨。

这个时代也没高楼遮挡,十来米的铁塔就可以对儒洞河对岸一览无遗。

整个儒洞河防线也就二十来里路,四座塔几乎观察的清清楚楚。

这个点子着实让田虎重重的表扬了沈俊浩,说以后打防卫战就作为标准配备。

然后沿着阵地拉了一条电线杆,把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弄出来的农村大喇叭有线系统安装起来,这样每个阵地之间能勉强通信。

这个求不得声音保真,勉强能够还原声音,放大声音信号,就这也是从很多设备上拆下来的零件凑合起来的。

上思府那边,因为战线没儒洞河这么平整,物流园仅剩下的几个对讲机就交给了那边的三团,原配电池早已经废了,现在是用研制的电池替代了,等于要用线路连着硕大的电池箱才能勉强用。

物流园里的中继天线也拆了过去,找了个地势高的地方安装了,管用不管用,全看运气了。

电子技术这方面,“丰南号”现在连个雏形都还没出来,只能寄希望新生代能够研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38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