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69章 又有人造谣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这边的业务已经生疏,张大强就连自己兼任的工商部部长这一块,他也不想过问。

沈涛涛才按照沈云峰的战略完成了一大批产业的下山和外迁,包括在海南岛采矿石,这些事情自己也不清楚细节,要是伸手管了反而会出现问题。

只有沈云峰谈一些战略上的事情,他还能发表一些意见,当然,张大强也是习惯性的以沈云峰为主,只是补充一些意见和细节。

现在,“丰南坪”有了几个小孩热闹许多,除了他和沈俊浩这两个一大一小两个光棍,其余的都有小孩了。

黄巧巧已经又生了一个儿子,抱在手里,沈云彤已经怀上第二个了。

和沈云峰一样,张大强最喜欢带沈云彤和田虎的女儿甜妞玩耍,只不过终究是人家的女儿,总不能天天带着玩。

这时候,张大强就有些想念,在美里基地像跟屁虫一样的茱莉亚了。

过年前,沈云峰召集了缺少沈涛涛的八人会议,其中一项重要的主题就是讨论未来对太平天国的立场。

阳历已经到了1948年,离太平军的金田起义的日子也不远了,冯秀全、杨秀清他们已经开始传教了。

没想到,七个人对太平天国的印象好像都不是很好,虽然说是农民造反反对清廷,但是委实后期太平天国杀人太多,尤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杀戮和战争死人无数。

八个人的老家,流传太平军的传说中也是褒贬不一。

老管是老师,站位可能要高一点,认为,即使太平军没失败,也是另一个封建王朝,比清廷也好不到哪里去。更有甚者,还有宗教的背景,说不定会是更残酷的封建统治者。

七个人的意见也都近似,两不相帮,你们打你们的,但是,不能让太平天国传教的手伸到防城县来。

八人会议之后,沈云峰就让田虎下令,注意发现外来传教的人员,一旦查获,立刻抓起来。

沈云峰也在考虑,如何和李九章说,让他把老家的人安排一部分到别的地方去,又不让他起疑心。

这年物流园的年夜饭是中午开吃,在老管家里开席。

之所以中午开吃,是因为沈云峰吃了之后还要赶下山,去李琳玫那里过年。

李琳玫虽然没和沈云峰结婚,但她嫂子是视她嫁人了,不会让她回去过年的。但由于李琳玫是李九章妹妹的这一特殊身份,又不能带李琳玫上山,所以,沈云峰还得下山去陪她和李青阳过年。

李老夫人肯定是要在李九章家里过年,沈云峰再不下山,李琳玫母子两连饭都弄不上嘴。

除夕,除了安保队,其他的都要放假,包括仆妇、助手,李琳玫属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类型,只能等着沈云峰去做菜。

年夜饭是越来越热闹,小孩多了,管越已经虚十岁了,俨然是穿二代的大哥了,带着一帮子弟弟妹妹闹腾。

柏洁带过来的儿子柏林已经长成小伙子了,一路跟着沈松,现在已经是打螺丝的一把好手了,在科技研发部也是工程师级别的人物了。

沈俊浩还是没结婚,原来他和沈涛涛两个一起闹腾,沈涛涛结了婚,有了俩孩子,哪里还有空搭理他。

现在就只好向下兼容,和柏林一起玩了。两个人一个人在弄电机,一个人在弄机床,都在研发新东西。

张大强看着闹腾的餐桌,不由得在热闹中感到一丝孤单。

沈云峰看在眼里,走过来和张大强喝了一杯,聊了几句,然后把话转到结婚上来,回去估计是回不去了,劝张大强早点找个人结婚吧。

有了孩子,终究是热闹的,团圆饭的高潮就是发红包,然后再放爆竹。

热热闹闹又是一个年,这已经是八个人穿越之后过的第九个春节了。

大家心里明白,估计是回不去了,还是在这里认认真真的把日子过明白了吧。

对现状,大家还是比较满意的,等着美里基地有了足够的自保能力,基本上也能安心的过好日子了。

只能说世事永远难料吧,过完年,初八,张大强就跟着第一班去美里送货的船回美里了,说要早点把沈涛涛换回来过元宵节。

但是刚刚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李九章就派人将沈云峰找去,说有要事相商。

李九章同时也叫了周玉岫,于是两个一起去了钦州。

到了钦州的李府,两个人和李母见了礼之后,就去了李九章的书房商谈。

原来是广州那边传来消息,又传出钦州有瑶人擅称瑶王,要造反的消息,估计过一段日子,广州几个督抚衙门、布政司衙门都会来文书问询。

因为前期的公关工作,广州的几个衙门其实都知道卷烟是瑶人在做,卷烟也是瑶人的手艺,那个钦州卷烟厂的掌柜的就是个瑶人,叫沈云峰。

只不过传这话的人算是点到官场的穴位上了,清朝虽然不像明朝对蛮夷那么下手狠,但是依然对蛮夷提防的紧。

相比于明朝中后期犁庭扫穴般的剿杀政策,清代的军事策略则较为和缓。面对作乱的瑶民,康熙帝认为“不必遽行征剿,先晓示招抚,如其不悛,再行剿灭”,并告诫官员“须约束官兵,毋得骚扰居民”。

在推行民族政策时,乾隆帝亦劝谕大臣“实心化导民瑶,不可急功生事”。即使面对地方骚乱,乾隆帝仍指示“制驭此等苗猺(瑶),惟应去其扰累,宽其小节,而凛然示之不可犯之国威则得矣”。

由此观之,清代对粤北瑶族地区用兵以招抚为主,征剿为辅。

虽然军事策略和缓,但针对瑶族,清廷还是始终有戒备的。

在军事防御上,清廷在粤北瑶区设立营汛。顺治元年(1644),连阳营设立。康熙四十一年(1702),都统嵩祝等奉命剿抚八排瑶,其受降大小各排户口共一万九千余名”。

随后,清王朝在连州置理瑶同知,专理瑶务。下辖绥瑶营,立三江协镇,领36汛。

具体做法是“于附近排猺(瑶)适中之地三江口建立寨城,安设官兵,统率控驭……改广东廉(广)州府海防同知为理瑶同知……并将连州、阳山、连山三州县海防捕务,仍归该同知就近管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70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