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87章 兴办报纸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无论京城还是广州,在沈云峰的尝试努力提醒之下,他们的想法依然是想方设法修好英国人,尽可能不与英国人起冲突,换来时间,抓紧剿灭太平军。

这与历史上咸丰的战略思想没有任何差别,甚至,因为沈云峰的提醒,咸丰更加谨慎的对待英国人的挑衅,容忍度更高。

而石达开,也是必须向西,要进攻江西,因为不扩大地盘,没有战绩,那些追随他的将领和士兵就会离他而去。

这依然与历史上石达开征战的轨迹一样,沈云峰也没有影响到。

每一个大人物的战略都是因时因势决定的,并不因为突然出现的某人而改变。

除非,除非这个人能够改变局势。

所以穿越者的故事从来没有那么简单,造点枪炮,然后虎躯一震,王霸之气侧漏,四海归心,这都是YY的爽文。

推动历史的改变,对穿越者来说,是一项艰苦卓绝的事业。

尤其是在选择与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军事帝国和人口最多的帝国为敌,不仅仅是需要勇气就够了。

穿越者的优势必须发挥到极致,首先是在科技上,其次就是在信息差上。

大英帝国对“丰南号”的理解就是中国广东西部的一股叛匪,甚至将他们与洪兵都分不清楚。

而“丰南号”不仅仅对大英帝国的军事实力非常清楚,甚至因为穿越的bUG知道英法联军对中国军事行动的每一个节点的时间和结果。

董事会以9比2的投票结果通过了下一步军事行动的方案。

白有志和黄兴发两个人反对这样的军事行动,他们两个更倾向在英法联军战胜清廷后,来捡个便宜,直接将清廷灭亡。

但9比2的结果,让他们两个必须服从,于是“丰南号”参与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军事行动的计划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中。

当然,这时候,这个计划属于绝密,只限于董事会成员知悉。

沈云峰给这个军事行动起了一个代号叫:惊雷行动。寓意此战,“丰南号”将像雷霆一样惊现在这个世界上。

从广州周边地区投奔过来的热血中国人,田虎和刘永陆进行了瓜分。

熟悉操作船只,擅长水性的,刘永陆都带到东婆罗洲进行整训,然后分配到炮舰上实习。

其余的人,田虎编入安保队,开始新兵连的军事训练。

光有爱国热情不行,军事部队必须有纪律性,还要有军事技能,不是流氓打架,抄砖头就上。

张大强负责协调文莱国和兰芳国,将东婆罗洲的几个船厂的产能全部转到军用上来。炮舰依然由美里船厂生产,文莱船厂和兰芳船厂都开始生产后勤船只和运兵船。

柴油与煤炭这两样战争能源,不断的向钦州和防城以及雷州、高州等地运送进行储存。

文莱钢铁厂的钢铁也大批量的运送到防城,供给船厂以及蒸汽机等机械设备的制造。

给与文莱国和兰芳国的补偿,全部用军火来进行补偿,将金银留在“丰南号”用于支付大量的人员工资。

这不仅仅是从资金上考虑,一旦军事行动开展,势必要几乎抽空“丰南号”在东婆罗洲的军事力量。

就必须加强文莱国和兰芳国的军事实力,防止被第三国偷鸡。

经济上已经得到复苏的文莱国和兰芳国当然愿意以军火代替收益,他们也迫切的希望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

赛福鼎二世有着收复国土的渴望,那就必须要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

兰芳国迫切需要壮大自己,对抗荷兰国的觊觎之心,同时,兰芳国年轻的领导人们也渴望更加宏伟的事业。

已经八十岁的老管开始考虑交接的事情,他原本属意李琳玫来接班他的丰南大学的校长的位置。毕竟,李琳玫受到一些西方教育,眼界要开阔一些。

但是被李琳玫拒绝了,李琳玫根本不愿意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无奈之下,老管将校长的位置交给了一直在宣传教育部辅助他的白有德,然后在年轻人中安排了几个副校长。

让白有德作为过渡性的校长,等到时机成熟,在年轻人中选择一个来接替他。

农业部的部长交给了白洁,也是属于过渡性的部长,毕竟白洁作为他的妻子和助手,是目前农业技术上最好的技术员之一。

管越已经长大,跟着沈云峰做秘书,已经不需要烦神。

白林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家庭和自己的事业,已经成为沈松的得意弟子,更不需要白洁来烦了。

所以让白洁过渡几年,还是能凑合的。这也得到了沈云峰的认同。

安排好这两项重要职务之后,老管只顶了一个教育部长的职务,教材编撰的工作老管这几年已经基本完成,教育部的工作基本已经上了轨道。

教育部主要工作就是师资力量的调整和中小学的布建。这些工作都有一批有经验的人员在操作,不需要老管去烦了。

老管现在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宣传之上,对老管来说,已经八十岁了,能干活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能够在抗击列强的事业上出一份力,老管感觉到这是自己穿越来的宿命之一,打败侵略者,自己的人生也将圆满。

战报这个时候升级为了《中国时报》,不定期刊发,主要内容依然是国内的一些大事报道,清军与太平军的战况,还有列强侵略殖民的一些报道。

不仅仅是侵略中国的报道,老管利用以前搜集的资料,将欧洲列强在全球殖民掠夺杀戮的“事迹”每期都选择一些刊登。包括以前的奴隶贸易,也都不放过,将欧洲列强的真实面目展现出来。

当然,也会偶尔发布几篇评论,引导读者去思考。

作为报纸未来的副业,也会刊登一些广告,比如卷烟、丽人堂的新产品还有运输业的班次等等。

《中国时报》通过各种渠道向广州、福建、广西等地渗透,本地和文莱国、兰芳国则公开低价销售。

虽然识字率不高,但是总有一些识字的会读出来,会念给不识字的听,再口口相传,不断鼓舞着临近省份人民的爱国热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76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