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59章 翁婿相见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当然,粤西也不免有些大户人家有长远方面的担心,举家搬迁到广州和其他地方的,“丰南号”也不阻拦,在沈云峰眼里,这些人走的越多越好。

任何时代,这些大户人家都是财富的洼地,一旦他们适应了体制,财富极其容易流向他们,这样财富的洼地越少越好,才不会摊薄普通人的财富分配。

大量的银钱和粮食化作工资到了穷人手中,工地上热闹起来,“丰南号”摆脱了一直小心翼翼发展的桎梏,野蛮的、蓬勃的生长起来。

墙上刷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大干100天,建成新家园”等等,将本来是鸡犬相闻,溪山如画、炊烟袅袅的清末年代硬生生的拉进工业时代的末班车。

沈云峰等人,在董事会之后就进入了暴走的状态,谁身上都有一大摊子任务,山上基地只有沈松一家和柏有志留守。其余的几家不得不把家搬到山下来,因为建设的主战场转移到山下,只有科技研发部和武器弹药生产这些核心机密还留在原来的基地之中。

70多岁的老管即将走上人生的巅峰,从一名退休的中学教师华丽转身为“丰南大学”的校长。这一荣耀,让他也如打了鸡血一般。

老婆白洁控制不住他,只能每天陪着他,尽可能减少他的工作时间。

白家村是与“丰南号”同舟共济出来的荣辱共当,瑶人们和京族三岛的岛民是“丰南号”改变了他们生活带来的忠诚,而这些学校的毕业生才是“丰南号”的筋骨,他们学到了知识,并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更重要的是他们从课堂上看见了世界,看到了大千繁华,也看到危机重重,“丰南号”告诉他们,只要努力,可以改变眼前的一切,建设好“丰南号”这艘巨舰,将会傲然巡弋这个世界。

当这些小时候还在刀耕火种的瑶人,海上求生的渔民在自己手中炼出钢铁,造出蒸汽机舰船,铣出枪管,造出拖拉机,他们的自信心已经爆棚。

在未来的每一张图纸上,他们看到的不是困难,而是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这次军事行动的成功,让所有丰南人的信心都燃了起来。

当载铨从儒洞墟进入电白地界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儒洞墟的桥西没有任何关卡,不像桥东有着阳江营在这里设的关卡。

沈云峰站在桥头的路边,等着迎接他,这也是载铨第一次看见毓海的父亲,也是唯一的一次。

身材高大,健壮,寸头,无须,穿着怪异,但笑容很真诚,有着载铨无法形容的眼神,里面有自信但不骄傲,有超然但不飘渺,凭着载铨多年官场的阅人经验,他看不出沈云峰的需求。

不好谈,载铨脑海里闪过这三个字。

“见过定郡王。”沈云峰见载铨下了马车,弯腰鞠躬施礼,他已经扫了一眼,载铨坐的马车是杜仲胶轮胎的,肯定是依莲呵护老父亲弄去的。

这也是一种暗示,让自己照顾好她的老父亲。

载铨拱了拱手作为回礼,调侃了一句:“我该叫你沈总,还是沈瑶王呢?”

“您老随便叫,叫小沈就行,叫云峰也行。”沈云峰陪着笑,心里在问候咸丰十八代祖宗,让谁来不好,让载铨来!

果然,载铨下一句就出难题,指着远处安保队驻地说:“云峰,那里能看看吗?”

沈云峰心想,幸亏我考虑到了,于是点头说:“行、行。您老上车。”

骑上马跟在马车边上,沈云峰心想,这个老狐狸岳父,果然一开口就是出难题,知道我怎么都不会在众人面前拒绝他的第一个要求的。

到了安保队驻地面对儒洞墟的阵地上,驻地的连长见沈总领着定郡王等人上来了,立刻喊了一声:“立正”。

安保队员立刻扶着火枪站成两列,齐声喊:“欢迎定郡王”,迎接领导的检阅。

连长面对载铨和沈云峰,立正敬礼后,洪亮的报告:“报告沈总,安保队东线第一阵地。应到50人,实到50人,请指示。”

沈云峰挥了挥手,说:“请稍息,定郡王来看望大家。”

安保队员稍息后,又“啪”地立正,齐声说:“谢谢定郡王!”然后再集体稍息。

载铨捻须连连点头,朝安保队员示意,然后定睛看了看,转首对身边的沈云峰说:“小沈,你这支安保队气势不错啊。”

沈云峰笑着说:“大多数都是蛮夷,喊声大而已。”

载铨伸手指着安保队员手中的火枪问:“可不可以一观?”

沈云峰伸手示意,连长立刻拿了两支枪递了过来,一支线膛枪,一支燧发枪。

打到现在,线膛枪是瞒不住的,但是沈云峰还是做了准备,弄了些燧发枪放在一起,造成错觉,虽然有更为先进的线膛枪,但是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都装备。

炮弹也是,有黄铜的炮弹,也有铁实心弹堆在那里。至于迫击炮和火箭弹这些玩意儿,都藏了起来。

载铨看了又看,算是对沈云峰的军队的武器装备有了个基本的印象。

他也很把握分寸,没有要求看更多,也没有和安保队员交谈,便下了阵地,回到官道上。

就这样,已经让载铨的跟班们在心里暗暗给载铨竖起了大拇指,能让看军事机密,看来叛匪还是很给定郡王的面子,朝廷这次派个高级别的王爷来是对的。

他们哪里知道,这是载铨来了,要是别个人,就算是亲王,沈云峰也不会来猫一眼的,更不会来迎接,必须先晾着。此中缘由不可为外人道也。

这个时代的通行工具速度慢,尤其载铨已经61,身体又不是太好,所以马车速度也不能太快,午饭时间只能安排到电白吃饭,晚上勉强能到化州。

沈云峰也不愿意老人家劳碌颠簸,便准备将谈判的地点安排在化州,但载铨听了,不置可否,沈云峰也不好说啥,只有等到了化州再说。

晚上算是赶到了化州,沈云峰让人先行一步去化州安排,化州知州于是晚上就等着宴请载铨和随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98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