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48章 缴纳税赋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清朝的这些书吏浸淫一地官场久了,谁来当长官,都能伺候的好好的,再说,谁来当巡抚、知府,还能带上几十人来赴任,不也就十来个师爷、长随,用来用去还得这些人。

一是因为读书人本来就不多,再说,懂得写一手官场文书的更少,还有这些人在六房呆久了,无论上下沟通,都有一定的能耐。譬如到户部下面哪个部门去协调个事情,不能事事都让巡抚去找户部尚书或者户部侍郎吧。

巡抚大人同意曾友毅去钦州看看所谓的卷烟产业,也同意曾友毅在粮房带上人一起去看看。

于是,曾友毅一行六人就从广州骑马出发,四天之后到了钦州城。快到钦州城的时候,大家就放慢了马,让一人先行去钦州城报信。

李九章给足了面子,从五品的官员到钦江渡口亲自迎接几位没有品级的典吏,让曾友毅脸上感觉颇有面子。

住最好的客栈,喝最好的酒,李九章全程陪同,先后参观了卷烟厂和农场,再看看钦州湾的海景,吃了海鲜。

酒楼是“丰南号”的酒楼,菜是“丰南号”结合后世烧制的所谓“瑶家菜”,桌上的蔬菜瓜果也都是农场种植后世的种子种出来的蔬菜瓜果。

这些东西也就“丰南号”能产出,别看这些典吏在广州这样繁华的大城市生活,也只有来到钦州才能吃到。

为了不把“兴城号”摆在刀尖火口上烤,这次,沈云峰亲自出面了。卷烟厂也好,农场也好,都是属于他这个瑶人的”南海号“。

要拿瑶人的身份,挡住这些人进一步窥探的想法,用瑶人的秘传解释卷烟的由来。

吃好,玩好,奉承好,这一套,说实在话,就连官场上的李九章还不如沈云峰会安排,他在前世,作为一个小企业家,那接待政府大大小小官员无数次,这里面的心得可比李九章丰富多了。

每个人的礼物,都安排的琳琅满目,包括他们回去要孝敬的,要分享的,都安排的足够。他们到的第一天,要了各家的地址,就安排马车提前送往广州,保证在他们回去的时候,礼物已经送到家,好做安排。

每人一封银子,方便随身携带,不显山不露水。回去时候,行李中带了一点土特产,算是面子上的。

曾友毅等人对李九章和沈云峰是赞不绝口,这不仅仅是因为又吃又拿的原因,也不仅仅是接待的上规格服务有档次的原因。是真正因为在钦州所见的情况,让他们感觉非常好。

清朝一个中等县一年的赋税不过3万两白银左右,经常还有完不成赋税任务的。

尤其鸦片战争之后,因为战争赔款等于是地方经济的抽水机,抽走了大量白银,赋税更是难以完成。

而根据李九章的介绍,卷烟厂完全建设好之后,每年愿意给州府上缴1万8千两的赋税,这里面将近七成会交到巡抚衙门的户部,再上缴清廷的国库。

这对户房来说是好消息,下面州县能多收赋税,对他们来说,赋税任务征收是最中心的工作,能有这么一笔新增赋税,是多好的事。

粮房是负责全省粮食生产和调拨的,他看到农场的开荒,等于补足了种植烟叶占了粮食的田亩,而且沈云峰介绍,后面还会再开荒种粮食,农场式的经营比地主用佃农的方式产量更高。

粮房的典吏也很满意,这样一来,就不担心种植烟叶会影响粮食种植。再说,粮房的典吏都是农业行家,他到了农场那是看的具体,知道沈云峰说的产量不是吹嘘。

巡抚衙门一班人乘兴而来满意而去,回去他们自有文章可做,钦州的成绩也是巡抚衙门的成绩。

随后,李九章又把廉州知府和高廉道道台衙门的官员分别请到钦州考察,向他们暗示,巡抚衙门六房中的户房带着粮房来考察了。

道台和知府也重视起来,能引起上级注意的事情,他们必须要搞清楚,不然下次巡抚大人问起来,他们一问三不知就不好了。

都感觉,这李九章还是挺会做人的。

仔细一问一看,原来赋税能增长这么多,那可是皆大欢喜,下属的散州赋税有了这么多的增长,都能写到道台和知府衙门的政绩里的。

另外,各级衙门的经费表面上,至少实际上的一半左右的经费都是靠赋税分成,一万八千两的赋税被巡抚衙门弄走七成,这三级衙门好歹还有三成可分。

清朝一个县的经费一年账面上也不过两三千两白银,当然这里面不包括火耗银子。

有了这五千多两白银赋税的分成,大家日子也都好过一点。再说,赋税分成的钱那花的是正大光明啊,不像火耗银子那用的是遮遮掩掩。

所以,道台、知府和州府都是皆大欢喜,沈云峰作为新兴的企业家也被各级领导夸奖和勉励,要求他为地方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沈云峰也没提啥要求,就是说用工的问题。于是道台和知府衙门回去都开了会,然后派人告知李九章,要是廉州府境内有人到钦州做工的,可以松动一点,不必太僵化,争取卷烟厂扩大生产,多交赋税。

曾友毅等人回到广州,自然在巡抚面前一番夸奖钦州,巡抚大人一听每年能有一万八千两的赋税增长,也觉得不错。便叮嘱曾友毅和师爷,记得要放在政绩里面向户部报一报。

广东自从鸦片战争赔款之后,商业中心又转移到上海,赋税一蹶不振,所以即使在巡抚这个层面,也不禁对一万八千两的增长高看一眼。

此次一番操作,算是把卷烟产业直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以后更要做好配方的保密工作。

好处也有,可以光明正大的在钦州、廉州招工,种植烟叶,将防城县的人力资源节约下来。

一方面,将不涉及工业秘密的产业外迁,一方面则加强了内部的防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77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