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12章 咸丰出逃

书名:十万大山:1840 作者:我是7天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6

北上航程要12天,对沈云峰这样精于统筹的性格,自然都安排好了,每天以各船为单位都要组织一次学习,船上人轮班都要参加。学习的内容都事先拟定好了,用袋子装好,拿出来,识字的人读了就行。

学习的内容自然是阐述为什么要打侵略者,侵略者有哪些暴行,签订的条约有哪些危害,鸦片贸易是怎么导致中国衰弱的,不期望都能懂,但是只要你肯说,他们心里自然会留下痕迹。

还有大家喜欢听的战功计算规则,以前安保队的战争故事,目前英法联军武器和自己这方武器对比等等,一路上,不断持续着鼓舞着士气。

军官们还要对照下发的军事子方案进行细致的研究,每一个衔接上要出现问题,这时候就可以对接重新修正。

这些都是田虎在后世部队里的经历和自己总结的经验,在任何时候,部队的作风都要紧起来,不能有闲暇,否则就会出问题。

舰队航行到了温州,停泊了一天,蒸汽轮船靠港进行了后勤补给,炮舰也在近海停泊了一次。

去年开始,温州的商号就开始进行物资储备,为了就是这次北上的中途补给。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十分充足,物资全部按照标准化的竹筐或者木箱装好,直接吊上轮船就可以。

到达之前,电台已经联系,提前两天,商号已经将货物拉到码头堆放着,人手也准备好了。

看到连续十多艘蒸汽船靠岸补给货物,当地官府的人装作啥都看不到,傻子也能看出这不是一般人,再说,“兴城号”、“东兴号”商号,谁不知道后面是“丰南号”。

只不过谁也不敢问,这么多货船在这里上货去北上干嘛,有的猜测是不是卖给洋人去,毕竟洋人的舰队北上已经一两个月了。

第二天,继续北上,舰队远远的绕过舟山群岛,此时舟山群岛正在英法联军手中。

舟山这点军队还不够塞牙缝的,也不是此次北上的重点所在,舰队绕行后继续北上。

向北继续航行,到达了山东半岛附近,旗舰“紫金山号”上的电台开始呼叫烟台和大连的情报站。

到了预定的时段,烟台和大连情报站的电台陆续回电。

回电破译之后,舰队就大概知道了烟台和大连的情况。法国人占据了烟台,英国人攻占了大连,两个地方互为犄角,等于封锁了渤海湾。

电台传递的信息很少,但是内容很精炼。烟台大约有600名法军陆军,两艘四级炮舰,两艘蒸汽轮船。大连约有800名英军陆军,三艘四级炮舰,两艘蒸汽轮船,还有十几艘强行征用的货船,

大连和烟台不仅仅是为了封锁渤海湾,还是前方英法联军的后勤补给点,这里购买的食物会用征用来的货船送到大沽口。

田虎和刘永陆认真分析了情报,开始修整原来的军事方案,沈云峰则静静的在一边看着,细节方面,他很少发言。

此次行动的第一仗就即将要打响,拿下烟台和大连,全歼英法军队,然后封锁渤海湾,将英法联军全部堵在渤海湾里。

此时,英法联军的陆军在蒸汽轮船的运送下,已经抵达了京城。

英法联军原计划是打下天津,就在天津逼迫清朝皇帝接受谈判,但是后来出现了新的状况。

1860年9月8日,天津谈判破裂,英法联军向通州逼近。

见此情景,咸丰皇帝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撤下原来的谈判代表桂良,改派怡亲王载垣上场谈判;另一方面命僧格林沁加强通州的防御,为谈判破裂做好紧急应对。

迫于对方的军事压力,载垣在谈判桌上对英法所提条件全部应允——战争似乎即将结束。然而,当英方代表巴夏礼要求面见皇帝递交国书和换约时,载垣惊慌不已,他深知咸丰最不愿和这些洋人见面、说话,于是连连摆手拒绝:“此事关系国体,万难允准。”并表明这是大清的底线。

面见一国元首和亲递国书这一再普通不过的外交礼节,在落后封闭又妄自尊大的清朝竟形同洪水猛兽,以至于巴夏礼和载垣仅仅就这一条款便辩驳长达数小时之久,可见清政府与现代外交的脱节有多严重。

得知巴夏礼竟然提出要和皇帝见面的“无理”要求,气不打一处来的咸丰直接认定巴夏礼“系该夷谋主”。9月14日,咸丰秘密通知前线的载垣和僧格林沁,要他们找个合适的时机“将各该夷(巴夏礼)及随从人等,羁留在通,毋令折回,以杜奸计,他日战后议抚,再行放还”。

9月18日,双方再次谈判磋商,巴夏礼坚持要面见清朝皇帝,双方不欢而散。载垣立即通知僧格林沁出兵,将巴夏礼等39名英法人士扣押。载垣事后激动地向咸丰报捷:“该夷巴夏礼善能用兵,各夷均听其指使,现已就擒,该夷兵心必乱,乘此剿办,谅可必操胜算。”

既然谈判破裂,双方只能继续战斗。在经历了8月份的大沽惨败后,僧格林沁总结出一条所谓制敌经验——“倘该夷敢于北犯,临时酌量,总须与之野战,断不可株守营垒,转致受敌”。9月18日中午,僧格林沁便在张家湾得到了与夷兵野战的机会。

僧格林沁倚仗着2.5万的兵力优势,将4000英法联军困在了圆弧状包围圈内。但英法的先进火炮很快就弥补了兵力上的劣势,并将包围圈打出多个缺口。同时,英军锡克骑兵团也对僧格林沁引以为傲的蒙古骑兵发起了反冲锋。

僧格林沁大军后撤至通州的八里桥,但英法联军紧随而来。

僧格林沁在八里桥运用的战术与张家湾之战无异,结局自然也无异。2万多清军在联军密集的枪炮射击下损失惨重,许多士兵在混乱中被受惊的战马踩踏身亡。而参战的5000英法联军仅仅以伤亡51人的代价,便换来了清军伤亡3000余人的胜利。

八里桥战败的第二天(9月22日),咸丰果断选择“北狩”。临走时,他任命自己的六弟恭亲王奕欣为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留守北京,督办和局,自己则往承德避暑山庄方向狼狈逃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226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