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109.0万字

第156章 犬马之劳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眼见此景,夏侯敬德咬牙拜道:“一人做事一人当,此事皆我所为,高将军要杀要剐,尽管冲我一人来,勿要害我袍泽性命。”

杨烨怒气未消:“哼,死到临头,方才悔悟。”

“倘若主上并未防备,岂非遭你毒手?”

夏侯敬德连忙说道:“高将军容禀,我绝无杀心,只不过心中不服,欲一逞武力,以免受人轻视。”

高楷摇头失笑:“夏侯敬德,你武力绝伦,为人忠义,何须百般顾虑,自轻自贱?”

“若我看轻于你,大可一走了之,甚至痛下杀手,何必多此一举,在此蹉跎时间?”

夏侯敬德面露羞愧,一时只觉无地自容,低眉垂首,说不出话来。

忽有一双乌皮六合靴映入眼帘,他不由抬头看去,却见高楷面上含笑,伸手扶住他臂膀,朗声道:

“起来吧,我此前许诺不变,你若愿入我麾下,可任五品都尉,独掌一军。”

“不知你意下如何?”

他意态诚恳,满脸郑重,落在夏侯敬德眼中,不禁虎目含泪,重重叩首。

“草民有眼无珠,不识天下英雄,蒙高将军不弃,屡屡宽容,擒而不杀,此等大恩,愿为高将军粉身碎骨,效犬马之劳。”

高楷将他扶起,正色道:“愿你我君臣一心,共谋大业。”

夏侯敬德重重颔首:“主上若不弃,我绝不离,必誓死追随。”

“好!”高楷朗声笑道,“得夏侯敬德一人,胜过千军万马。”

“你我君臣,必能成就一段大业。”

杨烨、邓骁二人齐声道贺:“恭喜主上,又得一员虎将。”

高楷颔首一笑,转而说道:“敬德,你这些袍泽兄弟,若愿从军,可在你手下听用。”

“若不愿,我可赐钱放还。”

听闻此言,数百铁骑毫不迟疑,一齐下拜:“愿为将军效力。”

“好!”高楷大笑一声,“快起来。”

“入我麾下,须得严守军纪,不得肆意妄为。”

“倘若建功,我必有封赏,绝无二话。”

“是!”数百铁骑轰然应诺,“谨遵将军之令。”

“谢主上!”夏侯敬德满脸感激。

若非高楷爱才,屡次擒而不杀,他们这数百袍泽,早已一命呜呼。

高楷笑了笑,朗声道:“事不宜迟,传我军令,即刻奔赴昌松,断赵元谦粮道。”

“得令!”众人轰然应诺。

……

且说张雍称帝之后,便以姑臧为都城,凉州为京畿,下辖神乌,昌松,嘉麟,番禾四县,皆设以重兵把守。

昌松南靠琵琶山,邻近兰州;东有“金关银锁”之称的古浪峡,地势险要,山石突兀。

所谓“驿路通三辅,峡门控五凉”,自古以来,皆是兵家必争之地。

高楷勒马伫立,遥遥相望,只见一座雄城,屹立在崇山大河之间,连绵数十里,首尾难见,不由赞叹一声。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昌松城如此险要,难怪赵元谦以此为大本营,转运粮草,放心大胆深入兰州腹地,而无后顾之忧。”

邓骁点头附和:“此城易守难攻,数百年来不曾陷落。只需千余守卒,便可挡十万大军。”

杨烨拧眉叹道:“我等兵马,不过三千之数,如何攻下此城?”

众人皆无法可想,正默然时,忽见夏侯敬德拱手道:“主上,我曾为昌松城门小吏,驻守数年,知晓一处破绽,愿为先锋,攻下此城。”

“好!”高楷大笑一声,“若能得胜,敬德当居首功。”

“谢主上!”话不多说,夏侯敬德当即率领五百精兵,借助山林掩映,悄然渡过护城河,来至瓮城之外。

而这一切,昌松守将张敦懵然不知,正于府衙之中高谈阔论。

“听闻赵将军兵分两路,一路兵围广武,一路攻掠枹罕,一旦得胜,便可直趋金城,两面夹击,置高楷于死地。”

“着实用兵如神,纵然孙武在世,也不过如此。”

下首,一郎将拱手附和:“有大将军坐镇前方,攻城掠地,大王可高枕无忧,于城中静候捷报即可。”

张敦为凉帝张雍族弟,深受信重,获封武威郡王,镇守昌松,督运粮草辎重,襄助赵元谦攻克兰州。

闻言,他大笑一声,正色道:“如此甚好,赵将军为我大凉奋勇厮杀,开疆扩土,我等坐镇昌松,却不可懈怠。”

“一应粮草辎重,务必料理周全,按时运达,不得有误!”

“是!”郎君肃然应下,“末将时刻不敢或忘,必定万无一失,大王尽管放心。”

张敦微微颔首,转而提起一事:“数日前,衍一真人千里传音,言语有一支敌军,翻越琵琶山,欲突袭昌松,断白亭戍粮道。”

“你连日来巡视四方,可有察觉敌军踪迹?”

“末将未曾察觉蛛丝马迹。”郎将摇了摇头,疑惑道,“衍一真人是否推算有误?”

张敦断然摇头:“衍一真人法力广大,神机妙算,必然无错。”

郎将颔首笑道:“大将军早有防备,琵琶山三戍,皆有伏兵,等候敌军自投罗网。”

“依末将看来,纵然敌军涉险深入,也过不了琵琶山,遑论攻下昌松。”

“或许,其等已然暴露,遭伏兵镇杀,甚至葬身豺狼虎豹之口,坠落万丈悬崖之下,也未可知。”

张敦点头一笑,忽而郑重道:“纵然敌军不至,也不可放松戒备,以免阴沟中翻船。”

“是!”郎将躬身应和,心中却是摇头。

大王也太过胆怯,昌松城屹立数百年,从未陷落,纵然十万敌军突袭,也不过损兵折将,徒劳无功。

只需派遣千余人把守,便可安然无恙,何须兴师动众,谨小慎微。

然而,他心中所想,却与口中所言截然相反。

“大王深谋远虑,实为我大凉之福。”

“末将必以大王马首是瞻。”

张敦大笑道:“如此甚好,待斩杀高楷,拿下兰州,这偌大的陇右道,不过探囊取物,尽归我大凉麾下。”

“届时,我大凉铁骑可纵横关内道,直取长安,扫除群雄,大业可期!”

郎将与有荣焉,躬身笑道:“天助我大凉,必能覆灭大周,统一天下。”

一番话,惹来满堂喝彩,众人皆出言附和,个个锦心绣口,夸耀不断。

张敦自是志得意满,忙令美姬献上乐舞,又让管事呈上大鱼大肉,美酒佳肴,与众人一道推杯换盏,大吃大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