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31章 举足轻重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潼关城头,高楷远望赵军撤离,感叹道:“是我小瞧天下英雄,方才功亏一篑。”

战必向前、退必在后,又如此警觉,当机立断,这张钊着实有名将之资。

听闻此言,众人纷纷摇头:“此事与主上无关,是臣等无能!”

崔桃符羞愧交加:“一切皆是末将之过,请主上责罚。”

高楷连忙将他扶起,郑重道:“你已尽力而为,并非你之过错,无需自责。”

崔皓心中惊讶:胜不居功,败不推诿,主上真乃当世英主。

难怪麾下文臣武将,皆戮力同心,拼死效力。

“谢主上!”崔桃符不胜感激。

夏侯敬德建言道:“主上,此计未能奏效,不如即刻出关,和刘竞成一决胜负。”

“不可!”高楷断然否决,“潼关天险在手,优势在我,怎能因小失大?”

“况且,经此一事,刘竞成必然提高警惕,绝非轻易中计之人。”

唐检倏然开口:“主上,刘竞成来势汹汹,不光有本部四万兵卒,更有突厥一万骑兵协助。”

“哦?”高楷好奇道,“突厥骑兵由何人为将?”

“此人名为康绍利,乃是始罗可汗帐下大将,据闻,位次还在莫贺咄设之上。”

“山雨欲来风满楼!”高楷叹息一声。

杨烨面色肃然:“刘竞成、康绍利联军五万,必然剑指长安。”

“若不将其击败,我等永无宁日。”

高楷微微颔首:“诸位可有良策?”

崔皓拱手道:“主上,依微臣看来,这两家联军对长安势在必得,绝不会轻易退兵。”

“刘竞成慢来一步,潼关已在我等手中。”

“不过,若要攻取长安,可不止潼关这一条路。”

“你是说……蒲津渡?”高楷思绪一转。

“正是!”崔皓点头,“从蒲津渡过黄河,便可攻取同州,直趋雍州诸县,兵临长安。”

这一条路,只有黄河这一道阻碍。

过了黄河,便是关中平原,赵军、突厥骑兵可长驱直入,肆意驰骋。

高楷远望天际,沉声道:“崔浩、敬德,你二人率一万骁骑,即刻赶往同州,以逸待劳。”

“若赵军、突厥骑兵渡河,可伺机而动,摧毁浮桥。”

“得令!”崔浩、夏侯敬德凛然遵从。

待两人退下,崔桃符建言道:“主上,除却潼关、蒲津渡,另有一处,亦可直趋长安,不可不防!”

高楷转念一想:“你说的,可是武关?”

“主上睿智!”崔桃符称赞一声,郑重道,“武关扼秦楚之交,据山川之险。道南阳而东方动,入蓝田而关右危。”

“可谓举足轻重,绝不能轻忽!”

高楷颔首,问道:“武关情形如何?”

“武关位于商州商洛县东南方,北倚岩崖,南临绝涧,河水环东、西、南三面。”

“城东有四道岭,高且陡峭,不容并骑,为武关屏蔽,关中东南门户,易守难攻。”

“眼下,由商洛县令曹斌率军镇守。”

“曹斌?”高楷好奇,“此人是何来历?”

“他曾是朝廷工部尚书,因仗义执言触怒齐王,被贬出长安,屈居一介县令。”

高楷望一眼东南方向,笑道:“大周忠臣镇守武关,一时半会,倒是无恙。”

“眼下,覆灭刘竞成、突厥联军要紧。”

“是!”众人自无异议。

……

却说潼关城外,赵军大营。

“张钊此去,不知结果如何?”辕门内,刘竞成徘徊不定。

冯睿宽慰道:“大王不必忧虑。”

“魏文升一介匹夫,怎敢对大王不利?”

“张将军此行,必然顺遂,说不定,正派人来传喜讯。”

“如此甚好!”刘竞成大笑一声,“拿下潼关,先取永丰仓,解决粮食之忧,再围攻长安。”

“拿下长安,则大事可期!”

“大王高瞻远瞩,微臣佩服!”冯睿赞不绝口。

君臣二人正志得意满,忽见一员小校匆匆奔来,满脸惊惶:“大王,大事不好!”

“秦国公高楷提早一步占据潼关,设下诡计,诓骗我等。”

“待张将军入关,便原形毕露,想将他困在城中。”

“什么?”刘竞成满脸笑意僵在脸上,“怎会如此?”

“你说高楷早就拿下潼关,这怎么可能?”冯睿亦不敢置信。

小校身形一颤:“卑职所言,句句属实。”

“高楷拿下永丰仓之后,便派人笼络潼关都尉崔桃符,命他斩杀魏文升。”

“其后,仿照魏文升字迹修书一封,佯装献城归降,骗我等入城。”

这短短几句话,却仿佛晴天霹雳,令君臣二人面色大变。

“好一个请君入瓮!”刘竞成咬牙切齿,“高楷,果然阴险狡诈!”

冯睿满脸羞惭:“微臣愚钝,请大王降罪!”

本以为他所献之计,正可拉拢魏文升,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潼关。

却没想到,棋差一招,竟让高楷捷足先登,甚至设下这等诡计。

叫人情何以堪?

“起来吧。”刘竞成摆手道,“此事我亦有过失,非你一人之错。”

他转而想起一人,急切道:“张钊如何了?”

小校回言:“张将军识破高楷诡计,率军出城,五千兵卒并无大碍。”

“此刻,正回返大营。”

“好!”刘竞成转忧为喜,大笑道,“张钊,不愧是孤之肱骨也!”

高楷虽然设下诡计,却并未得逞,当真一件幸事。

说话间,果然听闻马蹄声响起,伴随漫天烟尘,一支兵马奔驰而来,至辕门外停驻。

为首一将,正是张钊。

刘竞成目光一亮,连忙出辕门迎接,亲自为张钊牵马固鞍。

“大王,使不得!”张钊慌忙滚鞍下马。

刘竞成双手扶起,郑重道:“若非你劝谏,孤生死难料。”

“这五千儿郎,亦死于非命。”

“此行,虽未得潼关,但并无损伤,皆仰赖你的功劳。”

张钊连忙拱手:“大王谬赞了,末将愧不敢当!”

“孤赏罚分明,你不必过谦。”刘竞成面色一肃,命人取来一箱金银珠宝,赐予张钊。

“谢大王!”张钊谦辞不过,只得领受。

冯睿笑吟吟道:“张将军有勇有谋,微臣钦佩之至。”

“只是,微臣实在好奇,张将军如何识破高楷诡计?”

刘竞成亦有此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29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