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100.9万字

第300章 群星璀璨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话分两头,南郑城外,十里处,大营连绵不绝,旌旗飞舞,掠过一个个斗大的“朱”字。

中军大帐之中,朱劫正大吃大嚼。

“报!”蓦然,一员小卒大步跑来,惶急道,“将军,巴州传来消息,高楷率军突袭清化,欲烧毁粮仓。”

“什么?”诸将一片哗然,高楷怎知此事,竟如此之快,便去袭扰清化?

朱劫抹了抹嘴,笑道:“慌什么,粮仓丢了便丢了,有什么要紧?”

诸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民以食为天,没有粮草,怎能驱使兵卒浴血厮杀?

如今,粮仓危在旦夕,将军竟毫不在意,这是何道理?

霍金刚思索片刻,瞪大双眼:“莫非清化并无粮仓,只是疑兵之计,诱使高楷分兵去攻?”

诸将闻言,豁然道:“将军果然妙计……”

然而,称赞未完,忽见朱劫大笑不已。

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

霍金刚迷惑不解:“将军何故发笑?”

朱劫止住笑声,朗声道:“粮仓若假,尔等皆视高楷麾下奉宸司,为无物不成?”

听闻奉宸司大名,诸将神色凛然,隐约可见畏惧之色。

奉宸司下属校尉们,无孔不入,三教九流、贩夫走卒,无所不包。

说不定,军中士卒、府中丫鬟仆役,城中士农工商,其中便有奉宸司人手。

此前,高楷仗着奉宸司探知情报,不知铲除多少敌手。

到如今,听闻奉宸司,众人皆谈虎色变。

霍金刚拧眉道:“将军,奉宸司纵然狡诈,不过探听些许情报。”

“高楷若率军攻破清化,夺得粮仓,我等孤军深入断了粮草供应,那该如何是好?”

朱劫不以为意:“断便断了,有何忧虑之处?”

“集州三县,数十万人家,必有粮食积蓄,我等抢来便是。”

“若敢不从,便一刀两断。就算粮草吃光了,不还有人么。”

“想来你未曾吃过人肉,我与你细说,这人肉颇有嚼头,尤其是幼儿……”

霍金刚听得毛骨悚然,腹中翻江倒海,直欲作呕。

然而,环顾四周,诸将两眼放光,不时点头附和,更有甚者,口水直流,叫嚷着尝尝鲜。

“虎毒不食子,这些山匪,所做恶事,恐怕更胜吃人猛虎。”霍金刚心中惴惴,一阵阵悔意,充塞脑海。

上首,朱劫口若悬河,兴致不减。

半晌之后,他舔了舔嘴唇,笑道:“待攻破南郑,占据梁州,什么好吃的好喝的没有?”

“传我军令,召集儿郎们,即刻攻打南郑,砍下窦仪首级。”

“城破之后,诸多美人财货,任凭儿郎们索求。”

“将军仁德!”诸将喜不自胜,满口赞誉不迭。

不多时,朱劫驱使三万大军,搭起云梯,持攻城锤,推着抛石车,弩台,了望楼,强攻南郑。

城头之上,窦仪面沉如水。

一面派遣守将防御,一面问道:“主上大军到清化了么?”

“未曾。”一员都尉摇头,“主上命元刺史、徐司马二人,率五千兵卒,佯攻清化。”

“亲自率领两万大军,奔赴昇山。”

窦仪满脸不解:“主上此前定计,袭取清化,为何改弦更张?”

“卑职不知。”都尉摇头。

窦仪远望一眼,见城下敌军,如潮水一般涌来,不由忧心忡忡。

“若能夺取粮仓,没了粮草,朱劫听闻,必会退兵。”

“如今却只作佯攻,前往昇山,这是何意?”

正迷惑时,忽见一员小卒来报:“刺史,主上传来一封文书。”

“哦?”窦仪接过一观,面露喜色,“果然妙计!”

“传我军令……”

……

却说梁、集二州交界,昇山地带。

一座峡谷内,高楷率领两万大军驻扎于此。

入夜,银河悬挂,群星璀璨。

高坡上,高楷长身玉立,正观望天象。

只见这巴南分野,两颗星辰格外明亮。

一颗位于巴州上空,大放光芒,色呈血红,隐约有杀伐之气。

另一颗悬于渝州之上,八角垂芒,呈现淡紫,凝结“白虎”之形。

“看来,除却郭雄,这朱劫亦是山南西道一支潜龙。”高楷喃喃自语。

“若我不来攻取汉中,想必,郭雄可为汉中八州之主,而朱劫,将掠取巴南九州,自立为王。”

如今一切转变,天机混沌,难以看清其中玄妙。

纵然道家真人,佛门大师,也不过管中窥豹。

想了想,他转头望去,只见西南方位,一颗大星耀眼夺目,四周群星拱卫,其中似有文曲、武曲二星。

“剑南道本就是天府之国,人烟稠密,物产丰饶,可为天下粮仓。”

“又经张氏数代人经营,不曾横征暴敛,少经战乱,正是鼎盛之时。”

“张常逊坐拥这块宝地,只需稳健行事,不劳民伤财,胡乱折腾,必能偏安一方。”

“只是,剑南道封闭,固然可避开战乱,却也让人不思进取,贪图安逸。”

“张常逊享乐之人,并无大志,可徐徐图之。”

高楷思忖片刻,转向北方,关中方向。只见一颗星辰冉冉升起,悬在高空熠熠生辉,白、青、赤、玄、黄,五色轮转,环绕着一根天柱。

这天柱接天连地,下抵九幽,上达九霄,中有山川地理,士农工商,兼容并包,皆历历在目。

“这便是长安皇帝陈佑气运么?”高楷面露惊讶,“倒是颇为鼎盛。”

看来,大周国运虽然三分,但这长安一枝,亦不可小觑。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周并未灭亡,朝廷养士二百年,必有忠臣良将心向天子。

想了想,高楷望向天柱一侧,只见一颗玄星载浮载沉,吞噬五色光辉,不断壮大自身。

天柱一点一点黯淡下去,这玄星却越发明亮。

“董澄谋朝篡位之心,昭然若揭。”高楷笑了笑,“这长安皇帝,不过一具傀儡。”

“恐怕要不了多久,他便要加九锡,冕十旒、晋升王爵。”

“至于长安小朝廷,不过是他一言堂。”

“陈佑也只是一张废纸,用完便可以扔了。”

只不过,人之将死,尚有回光返照,一个朝代即将灭亡,怎会没有最后一搏?

董澄拥立陈佑为帝,既得国运相助,必有桎梏。

若要开创新朝,必须自立,却不知他是否有这个勇气,壮士断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