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109.0万字

第495章 欲加之罪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据斥候探知,秦国公正率大军,经岚州,前往马邑。”严申低声道。

“那便好!”张启大松一口气,整个人如释重负。

秦国公高楷连战连捷,太原之战,更斩杀刘竞成,声势正盛。

即便有突厥做靠山,他也不敢直面高楷兵锋。

默然片刻,严申建言道:“刺史,苏将军与我等意见不一,不如趁早杀之,除一祸患。”

张启犹豫不决:“苏行烈统兵有方,颇受将士拥戴。”

“若无确凿罪名,贸然杀他,恐怕引起军心动荡。”

严申嘴角一勾:“欲加

之罪,何患无辞。”

他低声耳语一番,听得张启连连点头。

“此计甚妙!”

正商议时,忽见管事来报,龙兴寺僧人来访。

张启顾不得栽赃陷害,连忙出府迎接。

转过张府,隔着数座街坊,便是苏府。

与富丽堂皇的张府截然相反,苏府不过三进小院,乌墙黛瓦,陈设简陋。

苏行烈召来数十个亲卒,沉声道:“刺史昏聩,竟投靠始罗可汗,与虎谋皮,置代州百姓于不顾。”

“我虽不才,断然不能坐视他倒行逆施。”

“将军,您打算如何应对?”一名都尉问道。

苏行烈斩钉截铁:“我自当拨乱反正,拿下张启,交由段将军发落。”

众人皆无异议。

都尉叹道:“倘若秦国公在此,必不会让刺史妄为。”

“如今,始罗可汗率军攻打雁门关,一旦让他得逞,代州必将生灵涂炭。”

“尔等不必忧心,秦国公已然率军,过岚州,去往马邑。”苏行烈宽慰道。

“突厥纵然势大,也绝非秦国公对手。”

“秦国公竟率军来援?”众人又惊又喜。

不知不觉,满身压力,竟一扫而空。

苏行烈暗赞:秦国公威名赫赫,屡战屡胜,唯有他,才能为我汉家百姓做主,驱逐突厥,还代州太平。

只可惜,秦国公尚且不知张刺史阴谋反叛,与突厥沆瀣一气。

此外,五台山龙兴寺,亦沦为始罗可汗马前卒,为他奔走效力,反向信众下杀手。

着实无耻之尤!

计议一定,苏行烈召集麾下五百精兵,趁夜,悍然发动袭击,欲闯入张府,控制张启。

然而,张启早有准备,竟布设重兵于府中,就等他落入陷阱,反戈一击,将犯上作乱的罪名,扣在他头上,名正言顺将他斩首。

所幸,苏行烈见机不妙,立即率众冲出张府,直奔西城门。

张启追之不及,气愤道:“可恨,竟让这逆贼逃了!”

“刺史勿忧。”严申低笑道,“下官早已命人,把守城门,任何人不得进出。”

张启大喜:“若能擒拿逆贼,你当居首功。”

严申连连谦逊。

然而,事与愿违,一名小校飞奔来报:“刺史、别驾,苏将军率众逃出西门去了。”

张启满脸笑容凝固:“怎会如此?”

小校嗫嚅道:“岳都尉打开城门,放走苏将军一行人。”

“绝无可能!”严申断然道,“我已命他紧闭城门,擒杀苏行烈。”

“他怎会……怎敢不从?”

小校身形一颤:“岳都尉直言,不愿与逆贼同流合污。”

张启惊怒交加:“岳光廷,竟敢放肆!”

“传我军令,将他满门杀绝,一个不留!”

“是!”小校慌忙去了。

严申急切道:“岳光廷不足为虑,却不能让苏行烈跑了。”

“否则,一旦此事泄露,让段治玄得知,便是大祸!”

张启神色一震,连忙派人前去追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待众人领命而去,他寒声道:“陆重荣也不能留了。”

“依照法师吩咐,立即将他革职,一刀两断。”

“遵令!”严申急忙应下。

……

四月天气,夜晚时,寒意仍旧侵人,又有狂风骤雨,不利于行军。

李光焰劝谏道:“主上,您昼夜疾驰,许久未曾休息,于身体无益,还请……”

高楷挥手打断:“突厥来势汹汹,不可贻误军机。”

“是……”李光焰无奈。

此刻,数万秦军过了岚州,正往代州崞县进发。

一个时辰后,一座小城遥遥在望。

高楷勒马伫立,沉声道:“赵喆,你率一千轻骑,前往东径关,解救忠臣良将。”

“若逢追兵,格杀勿论。”

“是!”赵喆肃然领命。

崔皓大惑不解:“主上这是何意?”

“树欲静而风不止。”高楷遥望天际,朝阳冉冉升起,虽有万丈光芒,却被浓云遮蔽,无法拨开云雾见山河大地。

其中,一道红光若隐若现。

这时,唐检匆匆来报:“主上,奉宸司探知,代州发生变故。”

“可是有人叛乱?”高楷淡淡相问。

“正是!”唐检面色凝重,“雁门关守将陆重荣、崞县县令范庸、果毅将军苏行烈,阴谋反叛。”

“所幸,代州刺史张启早有所料,正派人平叛。”

崔皓赞道:“这张刺史,倒是洞察秋毫。”

夏侯敬德建言道:“主上,既有叛贼,不如立即起兵,襄助张刺史,平定叛乱。”

高楷摇头否决:“是非曲直,不可轻信一面之词。”

“暂且稍待,等赵喆回来,必将一切分晓。”

众人皆是纳罕:奉宸司刺探军情,从未出错。

主上为何按兵不动,坐视逆贼作乱?

……

“轰隆!”泼墨似的浓云,猛然翻滚,荡起一片电光,响彻整个天穹。

暴雨倾盆而落。

“追,莫要让苏贼跑了!”

“遵命!”

千余骑兵各持弓箭、刀枪,策马狂奔,直追前方百余个逆贼。

领头一将,面色阴狠:“苏行烈,纵使逃到天涯海角,我也要将你枭首。”

“咻咻咻!”众人一面驭马,一面弯弓搭箭。

五百余个逆贼,已然死伤大半。

不知不觉,双方一逃一追,逐渐来至东径关。

这里位于陉岭东麓,扼陉岭之险,控勾注之塞,与西陉关互为倚防,号称“三边冲要无双地”,地势险要。

随着东径关越来越近,百余个残兵,面露绝望。

“将军,这可如何是好?”

东径关守将牛进达,乃是张启心腹,对他忠心耿耿。

若他与追兵两相夹击,众人只能引颈受戮。

苏行烈咬了咬牙:“调转方向,往西边走,去崞县。”

崞县县令范庸是他知交好友,必会出手相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