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100.9万字

第330章 路线之争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紧随其后,又授温季雅为涪州刺史,顾彦辉为巴州刺史。

开、合二州刺史官居原职,阆、果二州仍由李义甫、颜珉楚二人坐镇。

至于蓬、渠二州,高楷想了想,朗声道:“萧公,有劳你推荐贤能,为二州刺史。”

“老臣遵令!”萧宇肃然应下。

其后,高楷晋升哥舒浩为振威将军,马规元为昭武将军。夏侯敬德、唐检亦有赏赐。

“谢主上!”诸将喜不自胜,连忙齐声下拜。

高楷郑重道:“名位加于身,既是荣耀,也是千钧重担。”

“望尔等再接再厉,不负初心。”

“臣等谨遵主上教诲!”诸将齐声道。

高楷挥手请起,蓦然神色一怔。

虚空之中,灰、白、青、赤、紫,五色光辉从天而降,恍如银河落九天,齐齐汇聚在大鼎之中。

紫光飞旋,云蒸霞蔚,将大鼎托起。鼎身轻轻一震,现出山川大地,芸芸众生。

更有一幅幅画面,士子勤学苦读,农人浇灌禾苗,工匠烧制器具,商贾吆喝叫卖。

千姿百态,不一而足。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高楷心中明悟,“无论何时,皆以民为本。”

骤然,陇右道十二州,气运升腾,凝成一个华盖;河西道七州,万象更新,亦凝成一个华盖;山南西道十七州,异彩纷呈,又成一个华盖。

这三重华盖,高盈丈,盖三尺,色成淡紫,依次排布,从下至上,托举一尊大鼎,载浮载沉,吞吐无量气机。

华盖之下,一丝一缕玄黄之气垂落,如檐下滴水,络绎不绝。

“气运又有增长?”高楷暗思,“上承天道,下庇万民,既得人心,自成华盖。”

若能一统天下两都十六道,便是十六重华盖,这是何等气势恢宏?

正憧憬时,忽见萧宇拱手:“主上,您已坐拥陇右、河西、山南西三道,三十六州,正可进封国公之位,昭示天下。”

众人神色振奋,纷纷劝进。

这可是国公之爵,主上若更进一步,他们也有望名爵加身,光耀门楣。

想到这,不光一众武将迫不及待,便是杨烨、徐晏清等文臣,亦心中火热。

高楷摇头一笑:“国公之位,不可轻易进封。”

“待来日,拿下剑南道、抑或京畿道,再封不迟。”

“主上……”

见众人欲劝,高楷正色道,“我意已决,不必多言。”

“是……”众人虽是不解,却也不再多说。

萧宇心中纳罕,国公之位,人臣之尊,在这乱世之中,距离登基称帝,也不过一步之遥。

主上坐拥三道,数百万军民,竟能按耐心思,不疾不徐,着实叫人钦佩。

便在这时,唐检拱手道:“主上,奉宸司传来消息,董澄派人出使,分别前往伏俟城、成都、突厥,不知所为何事。”

徐晏清笑道:“除却联结三方,对付我等,不做他想。”

高楷微微颔首。

唐检拧眉:“如此说来,须得破坏此事,不能让这四方结盟。”

杨烨摇头笑道:“唐将军不必担忧。”

“吐谷浑内乱未平,慕容兄弟无暇分兵;张常逊素无大志,只会守御,绝不会出兵来攻。”

“至于突厥,觊觎关中、河东、中原诸道州,繁华富庶之地,瞧不上西北边陲。”

“董澄纵然联结三方,也不过各自为政,徒劳无功。”

萧宇附和道:“杨长史真知灼见。”

“其等各怀鬼胎,断不可能齐心进犯。”

高楷笑道:“两方结盟,尚且矛盾重重,更何况四方?”

“董澄不过一厢情愿罢了,毕竟,吐谷浑、蜀国、突厥,声势皆远胜于他,岂会听他摆布?”

即便四方结盟,谁为盟主?

届时,少不了明争暗斗,他只需按兵不动,便可坐观其等分崩离析。

徐晏清拱手道:“董澄痴心妄想,主上不必理会。”

“倒是我等接下来,该攻取何方?”

夏侯敬德迫不及待:“自是京畿道,长安。”

“董澄既百般串连,意图对我等不利。”

“不妨率兵征伐,叫他竹篮打水,一场空。”

哥舒浩、马规元等武将皆出言赞同。

攻取京畿道,不光可覆灭董澄,更能夺下长安。

这可是天下两都之一,一旦拿下,其中价值难以估量。

不仅增添京畿道六州之地,更大增声势,名传天下。

届时,天下英才纷纷来投,便如过江之鲫。

长安,便有这份声望。

“不可!”萧宇不认同道,“长安虽好,眼下却不宜攻取。”

“这是为何?”夏侯敬德迷惑不解。

“只因长安四周,群敌环伺。”萧宇沉声道,“不光突厥虎视眈眈,连年南下劫掠。”

“赵王刘竞成亦时时进犯,威逼关中大地欲占为己有。”

“另外,关内道魏王,亦窥视长安。”

“更不要说,河南道夏王窦至德,都畿道豫国公王玄肃,皆是枭雄之辈。”

夏侯敬德浓眉一皱:“依萧别驾之意,莫非放弃长安,任由他人占据?”

萧宇摇头:“老朽愚见,可先取剑南道,再拿下京畿道。”

“届时,陇西、汉中、巴蜀、关中,连成一片,此为帝王基业。”

马规元陡然开口:“萧别驾,话虽如此,待拿下剑南道,终究要进取关中,面对天下群雄,这不过早晚而已,有何区别?”

萧宇笑了笑:“先易后难,先难后易,怎会没有区别?”

“须知,张常逊贪图安逸,我等取剑南道,易如反掌。”

“况且,蜀地物产丰饶,人口众多,可为一大助益。”

“届时,据有四道之地,六十九州,再取京畿道,顺理成章。”

哥舒浩蹙眉道:“倘若长安遭他人夺去,该如何是好?”

萧宇不以为意:“攻取长安容易,坐稳长安却难。”

“天下群雄征战不休,绝不可能轻易平定。”

文武群臣争执不休,莫衷一是,只得将目光望向上首,希冀高楷一锤定音。

剑南道、京畿道,谁先谁后,即是路线之争。

这等战略问题,绝不能擅自决定。

高楷思忖片刻,询问道:“杨烨,依你之见,该如何行事?”

杨烨不答反问:“主上不欲即刻进封国公,可是因为麾下三道,人口不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