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43章 谨小慎微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报!”蓦然,一员斥候匆匆奔上城楼,“将军,敌将在关外十里处安营扎寨,并未有攻城迹象。”

“再探!”严光远沉声道。

“是!”斥候领命而去。

严光远远眺城外,皆是崇山峻岭、怪石嶙峋,不见半点人烟。

唯有两方兵马驻扎内外,遥遥相望。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门关固然易守难攻,却要提防敌军从他处绕行,突袭成都。

身侧,一名郎将面露疑惑:“将军,高楷只派遣这区区五千兵卒,来攻剑门关,是否太过轻视?”

莫要说五千人,纵然十万雄师,他也有信心,凭借这三万兵卒,御敌于关外。

严光远肃然道:“高楷攻无不胜,接连夺取天下三道,怎是轻敌大意之人?”

“他如此安排,必是知晓剑门关难以攻打,设法另从他处夺取成都。”

郎将拧眉:“若要从汉中南下蜀地,除却剑门关所在金牛道,便是米仓道。”

“莫非,高楷派主力兵马,从米仓道进军?”

严光远微微颔首:“不光米仓道,高楷占据巴南九州,亦可从渝州出兵,走长江水路,逆流而上,直取成都。”

郎将倏然一惊:“如此说来,断不能让高楷得逞。”

“这是自然。”严光远面色严肃,“关外五千兵卒,只不过佯攻,牵制我等兵力。”

“米仓道、水道,方才是高楷真正行军路线。”

数日来,他屡次派遣斥候刺探军情,已然发现端倪。

剑门关数百年来从未陷落,纵然是高楷,也不敢强攻,徒增死伤。

如此一来,米仓道必是重中之重。

至于水道,颇为遥远,一时难以建功,想来只是一支偏师,策应米仓道大军罢了。

想到这,严光远沉声喝道:“传我军令,分派一万兵马,赶至射洪,听从裴行基调遣。”

郎将惊愕道:“将军,关内三万兵卒,为大王严令,坚守剑门关。”

“若擅自调走一万,待大王知晓,恐怕……”

严光远不以为意:“大王年幼,不知用兵之事。”

“剑门关险峻,两万兵卒镇守足矣,无需太多人马。”

“反倒是梓州,须得增兵,抵抗高楷大军来攻。”

“即便大王知晓,怪罪下来,老夫一力承担便是。”

“尔等只管听命行事,勿要多言。”

“遵令!”郎将不敢再说,匆匆去了。

严光远遥望前方,心中暗道:高楷虽连战连捷,在我蜀国天险面前,亦然无计可施。

只需守住米仓道,阻遏水道,任凭高楷诡计多端,也只能节节败退。

可惜,山南西道落入高楷之手,我蜀国沦落劣势,只能采取守御之策,却难以反攻。

想到此处,严光远叹息一声,主贵臣荣,主忧臣辱,我等虽有誓死抵抗之心,奈何大王并无大志。

这偌大的蜀国,百年基业,能否偏安一隅?

……

却说哥舒浩、徐晏清二人,率领两万兵马,从阆中进发,走米仓道,攻打梓州。

一路颇为顺遂,接连攻取盐亭、永泰二城。

只需拿下射洪,梓州可平,其余郪县、通泉县、玄武县、飞乌县、铜山县,皆不足为虑。

哥舒浩志得意满:“主上算无遗策,这米仓道一路坦途,无剑门关天险,大军攻城颇为顺畅。”

“要不了多久,便能夺取射洪,直取绵州。”

徐晏清深以为然,却保持谨慎:“哥舒将军不可大意,蜀国人才济济,贤臣猛将众多,须得小心行事。”

“徐司马果然从容自若。”哥舒浩称赞一声,转而笑道,“听闻,梓州守将为裴行基,此人毫无用兵之能。天佑我等,拿下射洪,易如反掌。”

徐晏清摇头道:“裴行基虽是主上手下败将,我等却不可轻视大意。”

“须知,小心驶得万年船。”

“是!”哥舒浩敛去几分傲气,率军来至射洪城外三十里。

此地山林茂密,参天古树遮天蔽日,唯有一条小道供南北通行,却也遭藤蔓野草覆盖,几乎辨不出路径。

哥舒浩正要领兵前行,忽见徐晏清勒马伫立,制止道。

“哥舒将军且慢!”

“此地视野狭隘,山川逼仄,极易设伏,不可贸然深入,以免踏入陷阱。”

哥舒浩神色一凛:“此地为南下射洪必经之地,难以绕过。”

徐晏清沉声道:“可先派一支斥候,前往探路,莫要孤军深入。”

哥舒浩点头:“便依徐司马之言行事。”

一声令下,百余个斥候,当即钻入密林之中。

众人等候一刻,便见数十人陆续回禀,并无敌军兵马迹象。

哥舒浩笑道:“想来林中未有伏兵,可安然通行。”

徐晏清摇头道:“裴行基若设伏兵,绝非如此浅显,必然深入林中,不叫人轻易探知。”

“将军稍安勿躁,待其余斥候回返,再行军不迟。”

哥舒浩皱了皱眉,有些不情愿,心道徐司马也太过谨小慎微。

裴行基不过是主上手下败将,听闻主上派兵前来,恐怕闻风丧胆,龟缩城中据守。

怎敢派兵出城,擅自应战?

他耐着性子,等候片刻,却仍不见半点异动,一时按捺不住:“徐司马,林中若有伏兵,早已暴露,何须等到此时?”

“若再不率兵突袭射洪,待裴行基坚壁清野,怕是难以攻取,辜负主上期望。”

徐晏清微微蹙眉,一时有些疑惑,莫非并无伏兵,只是自己多思多虑?

正要点头应允,忽见林中飞鸟腾空,一声声唳叫响起,隐约间,传来几声惨叫。

“有伏兵?”哥舒浩心中一沉,连忙下令,全军披坚执锐,以作迎击。

徐晏清从容道:“将军不必焦急。”

“裴行基纵然安排伏兵,却绝不会超过三千之数,否则,其等早已暴露。”

“我等可围点打援,将这支伏兵一一清除,再围攻射洪。”

哥舒浩见他一派淡然自若,不由惊叹,徐司马果然大才。

难怪主上屡次称赞,可与杨长史并列。

过不多时,喊杀声渐次响起,山林中伏兵尽出,正是蜀军。

只是,这区区三千兵卒,怎是两万大军敌手。

哥舒浩指挥若定,将其等击溃,随后往射洪城方向,逶迤而去。

这番动静,传到城中,裴行基耳中,直叫他大惊失色。

“敌将竟然识破埋伏,这如何可能?”

“哥舒浩不过一介突厥蛮人,怎会有这般智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