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75.9万字

第372章 赤胆忠心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斥候忙不迭地跪下磕头:“卑职亲眼所见,绝不敢欺瞒。”

“刺史、都尉一看便知。”

杜崇文将信将疑,来到西门外,放眼望去,忽见尘土漫天,旌旗招展,一道道喊杀声由远及近,不由骇然失色。

“怎会如此?”

都尉面色煞白,不敢置信道:“高军不是在关外么,怎会突至关内?”

然而,斥候亦茫然不知:“军中传言,高楷得神仙相助,悄然翻越鹿头山,来到关内。”

“一派胡言!”杜崇文一甩马鞭,满脸狰狞,“定是尔等探寻不力,以致高楷找到破绽。”

“将军饶命!”斥候惨叫一声,翻滚在地。

都尉慌忙道:“将军,事已至此,打死他也于事无补。”

“高军若内外夹击,那该如何是好?”

杜崇文悚然一惊:“严守关城,不得有半刻松懈。”

“另外……”

话未说完,忽闻喊杀声震天动地,关内、关外,两方皆有兵卒如潮水一般涌来。

都尉面色苍白:“大势已去……”

杜崇文陡然喝道:“关在人在,关亡人亡,我深受先王仁德,必当誓死以报。”

“胆敢怯战、投降者,一律格杀勿论!”

“是……”都尉连忙低头,面上却闪过一抹异色。

关内,高楷远眺城楼,淡声道:“这杜崇文还是不愿投降么?”

唐检颔首:“此人性子顽固,誓死与鹿头关共存亡。”

夏侯敬德冷哼一声:“冥顽不灵!”

杨烨笑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他虽誓死不降,麾下将士绝非个个顽固。”

高楷赞同:“可设法说动城中都尉、校尉,必有心中动摇者。”

“许诺开门献城,则秋毫无犯,只诛首恶,绝不追究从者。”

“末将领命!”唐检匆匆去了。

关内一万兵卒,关外五万余人,两方内外夹击,这鹿头关纵然铜墙铁壁,也抵挡不住。

只是,杜崇文抵抗之心甚坚,这一战,足足从天明时分,持续至傍晚,夜幕缓缓降临,方才结束。

“轰!”封闭许久的城门猛然开启,李光焰、夏侯敬德率众杀入内城,鼎定大局。

高楷亲率中军,踏入城中,沿途蜀军将士个个跪伏:“我等不识天数,还望高郡公恕罪!”

高楷虚扶一把,笑道:“尔等既然弃暗投明,便是我麾下儿郎,过往之事一笔勾销,不必再提。”

“谢高郡公!”众蜀军皆是大喜。

高楷环顾一圈,问道:“杜崇文何在?”

蜀军都尉低声道:“杜刺史见大势已去,自刎身亡。”

高楷默默叹息一声:“倒是一员忠臣。”

“将他好生安葬。”

“是!”蜀军心下安定。

登上鹿头关城楼,高楷放眼望去,往北是山川大泽,松柏郁郁葱葱。

往南却是一马平川,沃野千里。隐约可见炊烟袅袅升起,点点灯火掩映在大地之间。

杨烨恭贺道:“恭喜主上,拿下鹿头关,前往成都之路,再无阻碍。”

“恭喜主上!”众文武齐声道贺。

高楷朗声笑道:“仰赖诸位齐心效力,将士们浴血厮杀,共襄盛举。”

杨烨建言道:“主上,鹿头关既得,汉州五县,可传檄而定。”

高楷点头:“即刻书写檄文,待明日,通传五县县令。”

汉州拢共五县:雒县、绵竹、德阳、什邡、金堂,以雒县为治所。

刺史杜崇文将州中兵卒,尽皆调来守御鹿头关,此战一败,便再无抵抗之力。

“是!”杨烨拱手应下。

“另外,传令治玄、规元,叫他二人加快行程,早日合围成都,结束此战。”高楷继续说道。

“遵令!”

正说话间,忽见数员小校奔来,高声道:“主上,蜀中各州县传来降表,请您一观。”

“哦?”高楷笑问,“有哪些州县?”

小校一五一十道:“汉州邻近茂、扶、松、彭、遂、普等州县,刺史、县令皆有上表归附者。”

“好!”高楷大笑一声,“既愿归附,便官居原职。”

“待来日,我再一一接见。”

“是!”小校拱手退去。

李光焰感叹不已:“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转变竟如此之快。”

徐晏清附和道:“蜀地承平数十年,大多不愿顽抗,以免家破人亡。”

元整颇为可惜:“这些州县刺史县令,一个个上表归附,我等却无军功了。”

高楷摇头失笑:“天下尚未平定,任重而道远,还愁没有军功么?”

“是!”元整神色一凛。

高楷掠过蜀地,看向关中、中原大地。

目光所及,一片风起云涌,这才是大舞台,群雄粉墨登场,尔虞我诈,征战杀伐不断。

西北四道,也不过天下一隅。

……

且说嘉州、龙游县外。

段治玄率领一万大军,于城外围攻多时,却徒劳无功。

嘉州一共八县:龙游、平羌、峨眉、夹江、玉津、绥山、罗目、犍为,这龙游正是州治所在。

此州素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的美誉,以峨眉山、乐山等名胜古迹扬名天下。

其中,峨眉山更是佛门重地,香客众多,往来不绝。山上金顶有一座金光寺,是蜀地最大的伽蓝,香火鼎盛,闻名遐迩。

据闻,住持普济和尚佛法高深,多行善事,素为州中百姓尊崇,德高望重。

便是嘉州刺史韦庄,也颇为礼遇。

这六月时节,草木葳蕤,繁花似锦,嘉州处处美不胜收。

可惜,段治玄却无心观赏,反而愁眉不展。

“刺史,韦庄斩杀使者,明言不降!”斥候匆匆回禀。

段治玄叹息一声:“蜀王享国数十年,多有贤臣良将,赤胆忠心。”

只是,韦庄不降,拿不下龙游,嘉州便无法平定,着实叫人不甘。

麾下别驾建言道:“据闻,泸州刺史韦适,是这韦庄胞弟。”

“不如让韦适前往说降,省却一场杀伐。”

段治玄欣然同意:“便依此言行事。”

韦适接了军令,即刻策马来至城下,向城头喊话。

城楼之上,韦庄一身甲胄,腰悬横刀,满脸坚毅,喝道:“二郎来此,所为何事?”

韦适于马背上拱手,高声道:“大兄,蜀国覆灭在即,明主已至,何不顺势投效,保全身家性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