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100.9万字

第164章 长命百岁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昌松城外,琵琶山。

高楷远望崇山峻岭,眉头紧锁。

“不知何方修行人,竟敢如此肆意妄为。”

在他眼中,整座昌松城,笼罩在重重黑气之中,一望便知不祥,更有血光弥漫,煞气凛然,令人心惊胆颤。

正思忖间,忽见狄长孙、褚登善二人联袂赶来:“主上,我等倾尽全力,引得城中数千军民前来。”

高楷颔首一笑:“有劳你二人,一路辛苦,可稍作休憩。”

“是。”

他环顾四周,数千军民拖家带口,衣衫褴褛,却目光坚定,随他上山。

高楷不由心中一暖,所幸他突袭昌松之时,未大作杀戮,更严明军纪,秋毫无犯,不曾惊扰百姓。

故此,这数千军民对他之令深信不疑。

邓骁不由惊叹:“得民心者得天下,将军,必能拨乱反正。”

高楷笑了笑,正要开口,蓦然眼神一凝,沉声道:“洪水已至。”

众人循声望去,个个骇然失色。

只见一股玄色洪流,犹如蛟龙探海,裹挟万钧之力,由崇山之间猛然倾泻,狠狠撞向昌松城。

转瞬之间,城墙崩散,四方城门,如纸糊一般,顷刻四分五裂。

洪流去势不减,一路横冲直撞,所过之处,如秋风扫落叶,一众房舍府邸,尽皆夷为平地,毫发无存。

更令人震怖的是,所有家禽牲畜,落入玄水之中,仿若烈日下的薄雪,寸寸消融,徒留一具具尸骨,随波逐流。

待洪流逝去,整座昌松仅存断壁残垣,碎石瓦砾,其余皆化为齑粉,消散一空。

“这……这是何方妖法,竟如此可怖!”邓骁面色煞白。

众人皆心有余悸,杨烨恨声道:“这必是西凉修行中人所施法术,倘若我等回返城中,必然尸骨无存。”

狄长孙咬牙道:“如此狠毒之术,竟敢施加于数千军民之上,莫非不怕因果报应?”

高楷微微叹息:“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西凉若能一统天下,纵然滥杀无辜,也有太史一笔勾销,甚至移花接木,转至我等身上,背负千古罪名。”

“可恨,无耻之尤!”褚登善怒不可遏,“主上,我愿为先锋,突袭姑臧,杀个片甲不留!”

一时间,诸将纷纷请缨。

高楷抬手制止:“姑臧为西凉都城,必然固若金汤,绝非一时一刻可下,须得从长计议。”

“是……”众人虽心有不甘,却也知晓轻重,不再请战。

杨烨蓦然开口:“主上,赵元谦虽败,却有姑臧援军虎视眈眈,不可不防。”

“如今昌松已毁,不如回返兰州,再图大事。”

“你所言有理。”高楷颔首道,“此地不宜久留,传我军令,即刻起兵,不得有误。”

“是!”众人齐声应和。

正要进发,忽见昌松军民齐齐跪拜:“谢高将军救命之恩。”

“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青天大老爷!”

一时间,赞颂声不绝于耳,高楷听闻,急忙拱手:“诸位快快请起,不必这般大礼。”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丈,颤巍巍道:“仰赖将军不弃,助我等脱离死难,方才活得一命。”

“如今,昌松已毁,我等无家可去,还望将军收留。”

“我等愿结草衔环,以报将军大恩大德。”

话音刚落,这老丈伏地叩首,引得数万人相随,齐声哀求。

“求将军大发慈悲,收留我等。”

“使不得!”高楷连忙扶起老丈,温声道,“阿翁快请起,如此大礼,岂非折煞小子。”

他又虚扶一把,令众人起身。

环顾四周,一张张或饱经风霜、或质朴纯真的脸上,皆满怀希冀,又忐忑不安。

高楷思索片刻,当即应诺:“诸位若不嫌弃,可随我回返兰州,于广武城安顿。”

“我可令人修建房屋,分发田亩,供诸位存身立命。”

此前,刘耀攻克广武,纵兵劫掠,城中百姓死伤惨重,诸多房屋良田荒废,无人居住耕种。

如今,正好给予昌松军民,也可充实人口,安定民心。

那老丈闻言大喜,拜道:“谢将军大恩!”

“若能得一栖身之地,纵然荒山僻野,我等也无异议。”

“愿为将军供奉长生牌位,祝将军长命百岁,福泽绵长。”

众人齐声拜谢,感激涕零。

高楷禁不住感叹,天下大乱已久,人心思定,渴望太平盛世。

实则,底层百姓所求微薄,不过吃饱穿暖,有一屋遮风避雨,有一亩三分地,供家人糊口而已。

可惜,乱世之中,即便这点心愿,也如风中残烛,朝不保夕。

邓骁见此,由衷赞叹:“将军,着实仁德之主。”

毕竟,姑臧大军随时突袭,这数千军民,手无寸铁,若要携带起行,必然成为累赘,甚至陷入险境。

高楷却毫不迟疑,给予众人活命之机。

事不宜迟,众人当即起行,以杨烨、邓骁为前军,数千百姓居中,高楷亲自殿后。

待大部过了古浪河,途经白亭戍,抵达兰州境内。张仲琰率三万铁骑,缓步而来。

赵元谦远望废墟一片,不由暗叹:“昌松屹立凉州数百年,未曾陷落,谁曾想,转眼毁于一旦。”

“道家法术神通,何其可怖!”

众人皆面露敬畏,张仲琰淡笑一声:“昌松军民助纣为虐,合该有此一劫。”

“既然城池已毁,再造一座坚城,迁诸县百姓前来填补便是。”

赵元谦颔首称是。

张仲琰驻留片刻,正要班师回朝,忽见一员斥候飞奔而来,满脸惶恐:“禀大王,昌松城中并无一具尸骨,似乎满城军民……早已离去。”

“什么?”张仲琰勃然色变,“你可看仔细了?”

斥候浑身一颤,忙不迭地道:“小的搜遍全城,绝无半点错漏。”

“大王明察!”

众人闻言,尽皆哗然,这玄水洪流的威力,有目共睹。

昌松军民不过凡俗之人,怎能提前预知,即刻撤离?

赵元谦满脸惊诧,蓦然想起一事,骇然道:“大王,莫非……莫非高楷早有预料,率领城中军民奔逃?”

张仲琰面色阴沉:“速去探查高楷下落,若无所获,提头来见!”

“是!”斥候冷汗直流,慌忙听命去了。

迎着众人目光,张仲琰只觉颜面尽失,方才信誓旦旦,此刻竟成了笑话。

本欲发怒,却不得不按耐。一时间,一张俊脸狰狞可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