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53章 大雾漫天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高楷微微摇头:“此战至关紧要,须得争分夺秒,便由光焰率一千轻骑前去。”

“这大雾连绵三日,便是最佳时机,务必拿下江油,毕其功于一役。”

“遵令!”李光焰面露喜色。

待他前去准备,夏侯敬德嘟囔道:“偏他去得,偏我去不得,主上有了新人,便忘了旧人,太过偏心。”

众人听在耳中,皆忍俊不禁。

高楷笑骂一声:“敬德,休要胡言。”

“你与光焰,皆是我麾下大将,我自一视同仁。”

“光焰于蜀地土生土长,熟知龙州地势,方才让他前去。”

“莫要这般多嘴。”

“是。”夏侯敬德俯首帖耳。

另一头,李光焰持令牌,于军中点齐千余精兵,个个弓马娴熟,箭术精通。

他将这千余人划分为二十支小队,每队设一队正,率本部五十人,听从指挥。

每人身穿轻便皮甲,斜挎长弓,背后胡禄中各持三十支羽箭,另有一柄横刀。

除此之外,每人只许携带三天干粮,不过粟米六升、盐两合,其余吃食一律不带。

高楷见此,称赞道:“轻装简从,令行禁止,若指挥得当,或可奔袭千里,斩将夺旗。”

“光焰,实有冠军侯之风采。”

对于李光焰所请,他一概应允,毫不迟疑。

“主上如此信重,我必粉身碎骨以报。”李光焰暗自发誓。

翌日,卯时一刻,果然天降大雾,遮蔽方圆千里。

李光焰辞别高楷,领千余精兵,撞入大雾之中。

高楷目送他远去,心中期待: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光焰此去,必能建功。

“传我军令,待大雾散去,即刻起行。”

“是!”

李光焰为先锋,突袭江油,余下兵卒,便为策应。

“此去江油,有多少里路?”高楷问道。

“沿大白山山道,至江油城,足有三百余里。”唐检不假思索道。

高楷微微点头:“三日之后,必见分晓。”

唐检忧心道:“大白山山道崎岖不平,又有大雾阻隔,李郎将纵然熟知地势,恐怕也需靡费时日。”

杨烨建言道:“主上,不如再派一支轻骑,作为援兵。”

“莫要多此一举。”高楷断然摇头,“既为突袭,绝不可兵分数路,否则,必被敌军察觉,功亏一篑。”

“光焰为先锋,足矣!”

“是!”

……

话分两头,龙州,江油城。

此城位于崇山峻岭之中,地势险要,十余年未遭外敌进犯,民众承平日久。

刺史魏宁心慕道家玄学,时常闭关静坐,将州中庶务交由府中长史处置。

这一日,大雾漫天,山谷中一片白茫茫,只可见周遭一丈之遥。

守城士卒一个个打着哈欠,聚在一处吃着朝食。

城门洞开,任由民众出入来往。

城门监不见踪影,守将也懒得追问,吃饱喝足之后,三三两两聚集闲谈。

了望楼上,精壮士卒席地而坐,回味着昨夜春宵一刻。

城中各处街坊,飘起热腾腾青烟,吹淡浓浓雾气,走街串巷的货郎,打着梆子,一摇一晃。

县衙中,长史须发皆白,神思倦怠,手中文书上的字迹近在眼前,却仿若天边。

一个个小吏不慌不忙,呈报各色事务,皆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蜀地安稳许久,战乱仿佛十分遥远,人人早无警惕,过着“安逸”日子。

殊不知,一支兵马已然潜伏在外。

“城中有多少守卒?”江油城北五里,山岭中,李光焰居高临下。

一员斥候拱手:“不足一千之数。”

“再探!”

“是!”

这三日以来,李光焰昼伏夜行,避开村寨,接连奔驰三百里,才至江油城外。

连夜奔袭,众人皆是疲惫,却见李光焰身先士卒,不惧风餐露宿,艰难险阻,于是,个个凛然遵从。

此刻正是卯时三刻,黎明时分,大雾正盛。

李光焰放眼望去,皆是白茫茫一片,不见半点事物,只听闻些许人声,从山岭下传来。

身后,千余精兵个个敬佩。

这一路行来,皆是狭窄山道,蜿蜒曲折,埋没在灌木藤蔓之中,不见痕迹。

若非李郎将带路,指点方向,披荆斩棘,众人早已迷失在山林之中。

过不多时,斥候去而复返:“郎将,城中守备松弛,全无警惕之心。”

“刺史魏宁照常打坐,唯有一员老吏,坐镇县衙。”

李光焰目光一亮,天与弗取,反受其咎,这大好时机,怎能错过?

“传令,人衔枚、马裹蹄,即刻攻下北门。”

“是!”传讯兵卒答应一声,摇动令旗。

二十位队正神色一凛,各自通传军令。

片刻间,千余兵卒个个口含小木棍,马儿四蹄裹上碎布。

李光焰环顾四下,掠过一张张肃然的脸,喝道:“攻城!”

千余人齐齐点头,悄无声息奔下高坡,直奔北门之外。

此刻,城门大开,吊桥放落,供民众往来,毫不设防。

谁曾想到,竟有一支兵马撞开大雾,突兀杀来。

乍见此景,门外百姓皆惊得怔愣,毫无反应。

至于守卒,个个如在梦中,懵然不知。

李光焰眸光一眯,并未理会这些百姓,率领千余精兵,马不停蹄冲上吊桥,直入城中。

直到这时,方才有人惊呼:“敌袭!”

喊叫声此起彼伏,声音中满是不敢置信。

了望楼上,守卒如梦方醒,慌忙找来木槌,便要敲响铜钲。

“咻!”一支羽箭撞散白雾,射中心窝。

李光焰吐出口中木棍,沉声道:“传我军令,分兵五百,控制城门,另五百余人,随我杀向县衙。”

“不得有误!”

“是!”众人齐声应和。

左右两支队伍,各由队正率领,分道扬镳。

李光焰踏入长街,大步流星,偶尔有守卒杀来,皆被他一箭射杀。

不多时,来至城北一座府邸。

大门外,五十余个甲士持刀杀来。

李光焰淡声道:“速战速决!”

“是!”

十个小队结成锋矢阵,正中持刀,两翼为弓矢。

待众甲士冲来,手起刀落,箭如雨下,须臾间,肃清府门。

“走!”李光焰一挥手,当先踏上石阶,闯入前堂。

府中长史刚刚赶走瞌睡虫,没想到,竟迎来了杀神,一时肝胆俱裂,两眼一翻昏死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636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