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100.9万字

第406章 厚积薄发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索绥志得意满,命人收取一地战利品,运回城中向石重胤邀功。

又派人建言,请他尽出大军,叫老贼授首。

石重胤欣然同意,不顾刘茂劝谏,亲率一万兵卒,出安定城,与索绥汇合。

三万魏军合兵一处,压向高军。

索绥再度搦战,为一劳永逸,索性引出两位老将一齐上阵,以一敌二。

结果不消多说,两人仓惶败退,连忙下令诸将召集兵马,再退二十里,直至原、泾二州交界处,青石岭中,扎下营寨。

这一次,不光粮草辎重尽皆丢下,便是刀枪、甲胄,亦无暇顾及。

魏军顾不得追击,陡然哄抢起来。

谁不知晓,秦国公高楷富得流油,全军八成将士皆有甲胄,且制作精良,用料上乘。

除却甲胄,兵械,陌刀、双手剑、马槊、弓弩应有尽有,皆是上好兵械。

魏军三万士卒,穿戴盔甲者不足半数,见了这等宝贝,哪个不眼红。

便是大将军索绥,也忍不住停步,号令众人拾取,好生保管。

刘茂见此,拧眉道:“敌军大败,正该乘胜追击,怎能为些许甲胄兵械,裹足不前?”

石重胤不以为意:“敌军覆灭在即,稍后一战也不迟。”

“倒是这些甲胄兵械,切莫小瞧,可是保命之物,谁敢轻忽?”

他虽坐拥关内道十五州,却是贫瘠之地,粮草辎重皆是稀缺。

此前与高楷一战,更将国中底蕴消耗殆尽。

如今见这许多“好物”,哪里顾得上追击,恨不得即刻收入库中,占为己有。

刘茂暗叹: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果然不假。

陛下身为大魏圣人,尚且如此,遑论麾下将士们。

另一头,高军大营之中,诸将义愤填膺:“严将军、丁刺史,我等一连撤退六十余里,恍如丧家之犬,颜面扫地。”

“来日,如何向主上交代?”

众士卒非议不断,尽皆不满。

毕竟,往日里,他们跟随主上出战,攻无不克,连战连捷,何曾受过这等屈辱?

如今却狼狈奔逃,一退再退,更把所有粮草辎重、甲胄兵械都丢了。

翻越这青石岭,便是原州地界,届时,有何颜面与主上相见?

严光远、丁开山二人相视一眼,蓦然大笑。

众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魏军步步紧逼,这生死攸关之际,严将军、丁刺史何故发笑?”

若非主上严令二人为将,统率全军,众人早已不耐,定要向主上回禀,请求惩治。

严光远笑道:“敌军已然中计,这等大喜之事,怎不叫人开怀?”

丁开山附和道:“正所谓骄兵必败!”

“眼下,三万魏军尽皆争抢粮草辎重、甲胄兵械,毫不设防,正是我等反击之时。”

“这……”诸将如醉方醒,惊愕道,“莫非这一切,皆在严将军、丁刺史计策之中?”

二位老将点头笑道:“不如此,怎能将石重胤诱出城池,毕其功于一役?”

“传令全军将士,即刻起兵,与魏军决一死战!”

“得令!”众人齐声应和。

……

却说原州、平凉城,高楷率两万大军,逶迤而行,来到城外安营扎寨。

此地距离青石岭,不过三十里之遥。

忽有流星马来报:“主上,前头传来消息,严将军、丁刺史二人一败再败,连退六十余里,粮草辎重、甲胄兵械尽失,正在青石岭中。”

“什么?”众文武一片哗然。

二位老将虽然年迈,却也老成持重。

众人本以为,即便不敌石重胤,也可安然收兵。

没想到,两人竟大败亏输,遭敌军围追堵截,从安定城撵至青石岭,再退一步,便是这平凉城了。

夏侯敬德大呼道:“主上,二位老将军败退,绝不可坐视。”

“末将愿领兵,前去迎敌。”

李光焰亦然请战:“主上,想必二位老将军体力不支,并非敌将对手,方才撤退。”

“末将愿和夏侯将军一道,前往增援。”

徐晏清附和道:“主上,我军接连败退,石重胤必定骄横自满,此刻兴兵增援,或可挽回大局。”

高楷不置可否,转而笑问:“杨烨,你如何看待此事?”

杨烨沉思片刻,惊疑道:“莫非,这是二位老将军骄兵之计?”

严光远、丁开山二人,虽然一退再退,丢下粮草辎重、甲胄兵械,但两万大军丝毫无损。

石重胤本在城中驻守,等候突厥骑兵到来,合兵一处。

如今,却因为二人之计,尽出三万大军,深入青石岭。

此地两侧狭窄,正中唯有一条羊肠小道,正是绝佳设伏之地。

趁石重胤不备,可反戈一击,叫他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听闻此言,众人皆是愕然:“两位将军,竟有这等智谋?”

高楷笑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何况他们二人,久经沙场,宦海沉浮,不知积累多少经验,怎会莽撞行事?”

“败退六十余里,连扎三营,抛下粮草辎重、甲胄兵械,只不过示敌以弱,诱使石重胤出城。”

“否则,他若一味坚守,待突厥骑兵前来,我等也无计可施。”

一众文武叹服:“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果然如此!”

赵喆好奇道:“主上,二位将军如何反戈一击?”

高楷笑了笑:“他们每次撤退二十里,便将粮草辎重、甲胄兵械一一抛下。”

“这些物资便是诱饵,使魏军上钩,待他们争抢,毫无防备,便是反击之时。”

赵喆心悦诚服,感叹道:“我不如二位将军远矣!”

“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厚积而薄发。”高楷郑重道,“戒骄戒躁,勤勉不怠,有朝一日,你也可独掌一面。”

“是!”赵喆昂首挺胸。

李光焰建言道:“主上,二位将军虽有妙计,终究敌众我寡。”

“不如即刻起兵,前去青石岭,助他们一臂之力。”

徐晏清点头赞同:“石重胤为人狡猾,善于趋利避害,正可趁此良机,将他擒拿。”

高楷远眺天际,忽见一缕黑气从北方袭来,不禁摇头:“严老将军、丁刺史足以应对石重胤。”

“反倒是突厥骑兵,堪为心腹大患。”

杨烨若有所思:“主上之意,突厥骑兵已然趋近泾州?”

“若不出我所料,一日之内,其等必至。”高楷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