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75.9万字

第222章 禳星之术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衍一真人哑口无言,悄然一望,却见张伯玉头顶气运散溢,仿若烈日下的薄雪,迅速消融,不由大吃一惊。

“陛下登基不过数日,却有亡国之兆,莫非应在此事之上?”

“德智,其心可诛!”

沉思片刻,他沉声说道:“陛下,贫道劫数缠身,罪孽深重,恐怕身死不远。”

“先帝礼遇信重之恩,未能报答,便尽付与陛下。”

“陛下可于城南建一座高台,效仿轩辕黄帝故事,起名玄女台。”

“贫道拼尽一身道行,施展禳星之术,为大凉延绵国祚。”

“竟有这等妙法?”张伯玉喜不自禁。

衍一真人颔首:“所谓南斗注生,北斗注死,贫道正要拜南斗,禳七星,祈求天命眷顾。”

张伯玉迫不及待:“有劳真人施为,若能功成,朕必不敢忘真人大德。”

当下,召集城中百工,及三千将士,不惜大耗钱财民力,择城南一处吉地,大造玄女台。

……

且说高楷平定甘州之后,于张掖坐镇数日,接见官吏,考核任免之事。

又开仓放粮,赈济百姓。

这一日,忽见唐检匆匆来报:“主上料事如神,张伯玉果然逃回酒泉,继承大凉帝位。”

“不过,瓜、沙、西、伊四州大旱,牵连甚广,灾民遍地,涌入酒泉。”

“然而,张伯玉竟听信僧人诳语,不思赈济。又听从衍一所说,靡费钱财人力,建造高台,不知作何用处。”

杨烨冷哼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道士和尚皆趁机兴风作浪,西凉覆灭不远。”

唐检点头,转而说起一事:“张伯玉派人强行驱赶百姓,入我陇右道邻近鄯、廓等州。”

夏侯敬德大怒:“不当人子!”

“百姓何辜,他不思赈济便罢,竟然强行驱赶,将麾下百姓视为草芥。”

杨烨沉声道:“主上,此为祸水东引之计,不可不慎。”

高楷眉头一皱,当机立断:“传令褚公、长孙,命他二人好生相待,开仓赈济。”

“另外,传令窦公、王公,将购来之粮,转运至湟水、达化,由褚公、长孙分派,以免不足。”

“是!”唐检答应一声,领命而去。

杨烨赞道:“所幸主上未雨绸缪,提早购来粮食,否则,无力赈济灾民,必然引发大乱。”

夏侯敬德附和道:“主上仁德!”

高楷叹道:“但愿多救一些人,少死一些人。”

安兴仁蓦然开口:“主上,张伯玉倒行逆施,我等正可兴兵,将其剿灭。”

高楷颔首:“我早有此意。”

当即下令,以夏侯敬德、李安远为将,杨烨、安兴仁、唐检随行,宇文凯督运粮草,统率三万大军,直趋酒泉。

……

且说张伯玉屡下严令,连日督促,终于在数日之间,建成玄女台。

只见其高达五丈,耸入云霄,巍峨壮观。

登上台顶,放眼望去,可将整座城池收入眼底。

府中文武一见,皆瞠目结舌。

张伯玉拱手笑道:“玄女台已然建成,还请真人施展妙法。”

衍一真人微微颔首,缓步登上高台。

其羽衣星冠,大袖飘飘,仿佛随时乘风而去。

城中百姓遥遥望见,不由下跪惊呼:“神仙!”

“五星为五脏,七星开七窍,以卫大凉国运。”

高台之上,衍一真人盘坐蒲团,缓缓念诵。

道音绵绵,似有若无,冥冥之中似有无穷至理,只可惜,凝神去听,却又虚无缥缈,不由叫人怅然若失。

城外,高楷听闻,不由笑道:“禳星之术,人为善,则其星光大而明,人为恶,则其星冥暗而小。”

“善积则福至,恶积则灾生,星光坠灭则身死。”

西凉君臣不修德行,不赈济百姓,不止杀戮,无德无福,竟有脸面祈求天命,以延长国祚,当真可笑!

夏侯敬德浓眉拧起:“主上,如此妖术,岂能放任其施展,为祸河西?”

“末将愿领五千兵卒,攻破此城,斩下张伯玉首级来献。”

李安远亦然请战:“主上,我愿与夏侯郎将同去。”

一时间,群情汹涌。

高楷淡笑道:“尔等稍安勿躁。”

“衍一此举,不过痴心妄想,必然自作自受。”

“甚至,为他人做嫁衣。”

“主上何出此言?”杨烨疑惑不解。

高楷并未解释:“且静观其变,一看便知。”

在他眼中,高台之上,两道气机纠缠。一道清光熠熠,含涌道家至理,与天上星辰相接。

一道金光璀璨,仿若佛国现世,隐约有禅唱诵经之声,只是藏于幕后,不为人知。

众人一头雾水,只得在城外观望。

玄女台上,衍一真人念诵之声越发急促。

随着道音轮转,他一头青丝变为雪白,身形佝偻,满脸丘壑,仿若耄耋老翁。

竟一瞬间苍老数十载。

天穹之上,南斗七星大放光明,倏然降下无穷星光,仿若银河瀑布,径直落在张伯玉头顶。

星光流转,凝成华盖,气运散溢之势瞬间停滞。

本已倾倒的天柱,陡然立起,直入云霄,接天连地,绽放五彩光华,蔚为壮观。

张伯玉只觉醍醐灌顶,胸中一切阴霾之气尽皆扫去,一举一动,仿佛与天地共鸣。

又觉勇力无穷,似乎轻轻一击,便能砸碎这重至万钧的玄女台。

“陛下,幸不辱命!”衍一真人嗓音嘶哑。

张伯玉转头一望,大惊失色:“真人,怎会如此?”

只见衍一真人已然老迈不堪,一道道垂暮之气萦绕不散,随时可能一命归西。

衍一真人嘶声道:“向天借运,岂能毫无凭借?”

“贫道一身修为,皆已散尽,与凡夫俗子无异。”

说话间,玉如意轰然坠地,黯淡无光,遍布裂隙,再无半分灵性。

衍一真人惨笑道:“为我一人修行,玉虚至宝沦为凡物,门中气运尽失,已然道统沦丧。”

“道宗所有弟子,再无气运加持,只能枯坐山中,终其一生,也不得寸进。”

“哈哈哈,天道,果然无情!”

“道友此言差矣。”蓦然,一道洪亮之音响起,“天道分明有私,偏爱尔等道家弟子。”

张伯玉循声望去,又惊又喜:“德智大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