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89章 星星之火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徐晏清见此,朗声道:“元郎将,莫要让何重建跑了。”

“末将省得!”元整倒提长枪,一夹马腹,杀入蜀军之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一时间,蜀军将士个个骇然,不敢直撄锋芒,纷纷退避三舍。

元整神色冷肃,高举长枪,直取何重建天灵。

何重建措手不及,眼角余光,只来得及瞥见一点寒芒乍现,便被一枪刺中心窝,坠马而亡。

“将军?”众亲卫惊骇失声。

何将军武力超群,威震剑南道,为大王麾下武将第一。

然而,竟一个照面,便死于敌将之手,毫无还手之力。

莫非,此人便是高楷麾下第一猛将,夏侯敬德?

“何重建已死,尔等还不投降?”元整一声暴喝,声如洪钟,震得蜀军面色煞白。

主将一死,众人再无斗志,除却数十亲卫顽抗,纷纷跪地投降。

不过一刻,战事平息,葭萌县令匆匆而来,拱手道:“见过元郎将、徐司兵。”

徐晏清笑道:“我等奉主上之命,前来抵御蜀军。”

“不必多礼。”

县令赞不绝口:“徐司兵足智多谋,元郎将武力绝伦,竟以五千兵卒,大败两万蜀军,更阵斩敌将。”

“下官钦佩之至!”

徐晏清淡笑道:“仰赖主上料敌先机,我二人才能得此大胜。”

为防蜀军再来,两人便在葭萌关驻守,一面派人传捷报。

……

且说通州、宣汉城外三十里。

高楷率领两万大军,正逶迤而行。

通州拢共九县:通川、永穆、三冈、石鼓、东乡、宣汉、新宁、巴渠、阆英,以通川为州治。

一条潆河自西向东流过,贯穿整个通州。这宣汉位于壁、通二州交界,在潆河上流,顺流而下,便可直达通川城,十分险要。

金秋时分,落叶萧萧,层林尽染。

这一日,大军来至一处险滩,南靠大巴山脉,北倚潆河,其中大片大片的芦苇丛,随风摇曳,仿佛沙海涌动。

“主上,末将探知,通州刺史郑琦,正率军前来,离此地约莫十里。”唐检禀报道。

高楷颔首:“他有多少兵马?”

“不过五千之数。”唐检回言。

“以五千兵马,迎战我等两万大军,若要得胜,必得奇谋妙计。”高楷笑了笑,“不知这郑琦会使什么招数?”

杨烨轻摇羽扇:“无论什么招数,皆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依微臣愚见,十有八九是火攻。”

“哦?”高楷笑道,“何以见得?”

杨烨娓娓道来:“敌寡我众,人和在我;我等位于上游,不便水淹,地利亦然在我。”

“这深秋时节,天干物燥,我等又恰巧来到这芦苇丛,乃是火攻绝佳之地。”

“郑琦若想以少胜多,必然倚仗这天时。”

高楷抚掌大笑:“杨烨所言,乃真知灼见。”

唐检神色一凝:“主上,既如此,万不可深入芦苇丛中。”

“这是自然。”高楷点了点头,转而问起一事,“前往宣汉之路,除却此地,可有其他道路?”

“只有一条小道。”唐检回言,“不过,这小道位于崇山峻岭之中,蜿蜒迂回,又有虎豹蛇虫,极难行走。”

杨烨思绪一转:“主上可是打算,从这小道袭取宣汉?”

高楷微微颔首,若能攻下宣汉,断郑琦后路,或可一战平定通州。

夏侯敬德瓮声道:“主上,我愿为先锋,攻取宣汉。”

他自幼往来琵琶山,不惧崎岖险峻之途。

“好,那便有劳敬德一行。”高楷点头,“攻克宣汉之后,莫要大张旗鼓。”

“等郑琦败军回返,可设伏兵,一举将他擒拿。”

“遵令!”夏侯敬德领命而去。

芦苇丛另一头,十里外,通州刺史郑琦正率军扎营。

“报!”一员斥候翻身下马,“刺史,前头发现高楷大军踪迹,正往芦苇丛中来。”

“好!”郑琦喜上眉梢,“再探,若有异动,即刻来报。”

“是!”

身侧,别驾顾彦辉赞道:“刺史算无遗策,高楷果然率军前来此地。”

郑琦抚须一笑:“这芦苇丛,便是高楷葬身之地。”

一声令下,早有士卒举着火把,四处引燃,不过片刻,星星之火,便成燎原之势。

火光中,郑琦神色阴冷:“兄长,便以高楷尸骨,告慰你在天之灵。”

自从撕毁檄文,他便预先准备,得知高楷亲率大军来攻,便提前在这必经之地设伏。

出其不意之下,必能覆灭两万高军,让高楷授首。

顾彦辉稍有疑虑:“刺史,高楷狡诈多疑,不可不防。”

“眼下,通川、宣汉五千兵卒,尽皆来此,二城空虚,万一……”

“何来万一?”郑琦不以为然,“从此地至宣汉,除却这芦苇丛,便只有一条小道。”

“那小道崎岖难行,山势险峻,即便高楷发觉,也无大用。”

“何况,大火一起,席卷山野,他若遁入小道,便是自寻死路。”

“自有毒虫猛兽,将他吞噬,省却我等为他收尸。”

顾彦辉闭口不言,心中却是暗叹:自从郑毅惨死,刺史报仇心切,一意孤行,不听人劝谏。

只是,如此直白浅薄之计,怎能瞒过高楷?

念及此,他神色晦暗。

另一头,高楷勒马伫立,远望河畔景象,片刻后,果然见得火光四起,席卷整片芦苇丛。

杨烨摇头失笑:“通州郑氏,据闻出自荥阳郑氏一支,世代簪缨,本该家学渊源。”

“没想到,这郑毅、郑琦二人,却都如此浅薄,实在叫人惊讶。”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高楷淡声道,“家族传承久了,难免出一些膏粱纨绔。”

“这火迁延甚广,不可大意,传令,靠拢上风口石滩,临近潆河。”

“于此暂作休息,用些干粮,喂养马匹。”

“是!”

借助风势,火焰越发旺盛,足足烧了半日,到黄昏时分,才堪堪停息。

放眼望去,整片芦苇丛燃烧殆尽,视野开阔,只剩黢黑秸秆,一堆堆残渣,从中漏出一缕缕灰烟。

隐约间,传来些许焦香气味。

杨烨大笑一声:“却要多谢郑琦,助我等铲除障碍,一路坦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40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