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02章 虎将之资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高楷挥手制止,远望天色,倏然笑道:“捷报已至!”

诸将大惑不解。

便在这时,流星马大步奔来:“主上,唐将军传来消息,萧关尽在掌控。”

“这……”众文武一片哗然,议论纷纷。

夏侯敬德又惊又疑:“唐检如何攻下萧关?”

流星马一五一十道:“唐将军奉主上之令,前去追击赵棋,杀李宥亲卒。”

“其后,赵棋说动萧关守将赵喆,献城归降,方才拿下。”

“竟是这般!”夏侯敬德惊怔不已。

便在这时,天际斜阳最后一道余光倏然消散,暮色四合,山河大地坠入淡淡夜色。

众文武齐声赞叹:“主上料事如神,臣等钦佩之至。”

高楷笑了笑:“今日天色已晚,暂且休息一夜。待明日,即刻起行,前往萧关。”

这名传天下的雄关,他倒想前去见识一番。

“遵令!”众人并无异议。

……

翌日,萧关城墙之上,高楷远眺四方,忍不住赞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萧关,果然名不虚传。”

环目四望,群山环抱,重峦叠嶂。泾水涌动,潺潺生辉。

飞禽走兽出没于山林之中,蒿草满目,隐约可闻胡笳羌笛,穿透一重重山、一条条河,在苍茫大地间回荡。

杨烨附和道:“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

“萧关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此不费吹灰之力,落入主上掌控,实在可喜可贺!”

“恭喜主上!”众文武齐声道贺。

关中四塞:东潼关,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如今,萧关既得,只需严加守御,便可将突厥挡在关外。

怎不叫人欣喜?

高楷朗声笑道:“仰赖诸位齐心协力,方才有此大功。”

他转而问起一人:“赵喆何在?”

“卑职在此!”赵喆连忙上前拱手。

高楷看他一眼,不由暗惊:这赵喆头顶红气成云,隐约有紫光飞旋,凝成“虎”形,飞腾跳跃。

看他年纪轻轻,不过双十,却有虎将之资,着实令人称奇。

“起来吧!”高楷称赞一声,“自古英雄出少年,果不其然。”

“秦国公谬赞!”赵喆满脸谦逊,“卑职愧不敢当。”

“不必过谦!”高楷笑道,“你献城归降,乃大功一件,便为我麾下果毅郎将,如何?”

赵喆大喜:“谢主上!”

高楷挥手请起,转而说道:“赵棋,你弃暗投明,心怀仁义,便为原州刺史,处置政事,务必安抚民心,恪尽职守。”

“谢主上!”赵棋喜不自胜。

众人颇为歆羡,兄弟二人同受重用,便如褚家父子一般,光耀门楣。

萧关易主,百泉、平凉二县亦望风而降,整个原州尽在掌握。

……

话分两头,京畿道、长安、齐王府。

董澄正召集满朝文武,升堂议事。

“高楷与石重胤一战,不知情形如何了?”

卢思管笑道:“石重胤骁勇善战,麾下更有贤才猛将辅佐,想来,必能与高楷两败俱伤。”

王宗仁微微皱眉:“石重胤小战可胜,大战难料。”

“纵有三万大军,恐怕也敌不过高楷。”

卢思管不以为然:“石重胤纵然不敌,也可让高楷元气大伤。”

董澄颔首一笑:“若能如此,自是最好。”

西有高楷、北有石重胤,皆是京畿道强邻,哪一个皆不是好惹的。

他只希望,这二人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

届时,他可坐收渔翁之利。

正遐想时,忽见王府管事匆匆走来,满脸皆是惊骇之色:“大王,外头传来军情,魏帝于陇城大败,三万大军覆没。”

“什么?”董澄大惊失色,“怎会如此?”

“魏帝于城外傍陇山下寨,却一时不防,遭高楷截断清水河,全军将士口渴难耐,攻城不利。”管事一五一十道。

“高楷趁其不备,发动夜袭,一举将魏军击溃。”

“魏帝仅率千余残兵,窜入陇山逃走。”

管事的话,如同一柄千斤重锤,狠狠砸在众人心头。

董澄骇然失色,喃喃道:“这如何可能?”

本以为石重胤与高楷一战,即便不能得胜,也可让高楷元气大伤。

谁能想到,事实截然相反。

石重胤非但不是对手,反而丢盔弃甲、损兵折将,落得全军覆没、狼狈而逃的下场。

怎不叫人惊骇?

卢思管满脸羞惭:“微臣无能!”

一番设想不光未能实现,甚至完全事与愿违,实在让他无地自容。

董澄摆了摆手:“胜负乃兵家常事,无需自责。”

话虽如此,却忍不住神色黯淡。

王宗仁倏然开口:“可知高楷折损如何?”

管事叹道:“除却些许士卒战死,未有多少折损。”

王宗仁面露失望。

顿了顿,管事嗫嚅道:“不光如此,高楷率兵北上,斩杀原州刺史李宥,拿下萧关。”

这短短一句话,却仿佛一道晴天霹雳。

“你说什么?”王宗仁面色大变,“高楷拿下萧关?”

“正……正是!”管事心惊胆战,“击溃魏帝之后,高楷便率四万大军,进攻原州。”

“刺史李宥倚仗石门、制胜、西瓦三关,设下三寨,想把高楷拦截在弹筝峡中,不得寸进。”

“可惜,高楷亲率前军、甘冒滚石箭雨,采取步步为营、反客为主之计,硬生生闯入左岔路。”

“李宥按捺不住,下山与高楷一战,却不慎兵败身死。”

听闻此言,董澄喟然长叹:“高楷,果然悍勇!”

即便是他,也不敢屡次身先士卒。

遑论身陷险境,亲自趟出一条通途。

他不得不承认,于用兵一道,不如高楷远矣。

堂中文武听闻,皆震撼难言——世间竟有这等雄主,着实不可思议!

王宗仁追问道:“这三关虽然险峻,却远不及萧关。”

“高楷为何如此之快,便拿下萧关?”

管事叹道:“据闻,高楷派麾下一将,领五百轻骑,攻打萧关。不知为何,萧关守将即刻献城归降。”

“这……”众文武惊愕失色。

区区五百人,便拿下萧关这等天险,简直是天方夜谭。

若非身在王府,早有人忍不住斥责这管事胡言乱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74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