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100.9万字

第292章 乐极生悲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张常逊不耐烦道:“谁有闲情逸致,听你这长篇大论?”

“还不速速开始,若打搅了孤的兴致,叫你吃不着、兜着走。”

“是……是!”考功郎擦了擦满脑门的汗,省去那些繁文缛节,与一名郎将交接。

这郎将一袭黑色劲装,未执球杖,策马来至球场中央,是为裁判。

随他一挥手,这场击鞠正式开始。

张常逊身穿赭黄锦袍,大红翻领,胯下一匹枣红色骏马,轩昂神俊,径直向争球处奔驰,恍若一道闪电。

这球有拳头大小,通体浑圆,中间掏空,采用名贵木材制作而成,质地轻巧,极为柔韧。

外层以一寸一金的蜀锦包裹,绣着龙腾虎跃之纹路。两端各有一孔,雕刻天马龙驹,巧夺天工,出自剑南道大匠之手。

国人皆称为“蜀锦玉球。”

张常逊瞅准玉球,左冲右突,东西疾驰,恍若战场之上一员猛将,风驰电掣,所向披靡。

高台之上,长史孟之祥感叹道:“大王若能将玩乐心思,放在统兵治国上,何愁大业不成?”

身侧,承影道人笑道:“道法自然,人亦该遵循天性,率性而为,方才不失人之本色。”

“胡言乱语!”孟之祥斥责道,“道长修行百年,竟不知道法自然,唯礼匡之。”

“若无约束,随心所欲,人与飞禽走兽有什么区别?”

承影道人一仰脖,灌一口酒,摇头失笑:“本就无甚区别。”

“人生天地间,除却吃喝拉撒,其余诸事,皆是闲得慌,无事干,方有这许多规矩礼法,无端约束天性,不得自由。”

孟之祥大摇其头:“道长之言,恕我不敢苟同。”

“圣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承影道人见状,慌忙化作一道清风,不知去向。

这孟之祥,自诩儒家传人,熟读圣贤经典,啰嗦起来没完没了,叫人头疼。

他可不愿在这听他一席话,再听一席话。

还是击鞠有趣,既愉悦精神,又能锻炼身体,岂不两全其美?

“大王神勇!”球场上,蓦然传来一片惊呼。

孟之祥循声望去,张常逊正一面策马,一面持偃月杖,在半空中运球。

他一连击打数百下,骏马飞奔不止,迅若闪电,玉球却稳稳当当,毫无坠地迹象。

“砰!”瞅准机会,张常逊一夹马腹,穿过多重阻截,扬起偃月仗,狠狠一挥。

玉球恍若流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窜入球门。

郎将策马奔来,高呼道:“恭喜大王,拔得头筹!”

“恭喜大王,拔得头筹!”四方看台上,文官武将,后宫嫔妃,皆齐声喝彩,响彻九霄。

张常逊面露得意:“朝廷若开击鞠进士科,孤必得状元。”

一众骑士皆赞:“大王英勇矫健之姿,便是当今圣人也难以媲美。”

“唉,大王英武,有先王之风范。”孟之祥摇头道,“却未继承先王大志。”

这一场击鞠,午时开始,至黄昏时分,方才结束。

张常逊自是勇夺魁首,却不好自卖自夸,便将赏格化为金银财帛,赐予十余位骑士,赢得一片感激之声。

“回宫!”今日尽兴,张常逊笑容不减,乘流星辇回转王宫,正要大快朵颐,填饱空空如也的五脏庙。

忽见小黄门亦步亦趋而来,满脸惊恐。

“大王,大事不好。”

“前头传来消息,何将军身死,两万大军覆没。”

乍闻此事,张常逊呆若木鸡:“何重建兵败身亡?”

“正是!”小黄门低头道,“据闻,何将军出剑阁,至葭萌关,却遭了算计,以致如此。”

这可真是乐极生悲,张常逊再无喜色,慌忙召来国中文武。

众人听闻,皆不敢置信。

何重建可是蜀国第一大将,率军攻打汉中,竟然出师未捷身先死,着实叫人震恐。

更可怖的是,两万大军覆没,可谓伤筋动骨。

张常逊六神无主:“这该如何是好?”

万一高楷乘胜追击,前来攻打成都,那他的下场……

“孟长史,不如我等即刻投降高楷,只求他不来侵犯,孤可岁岁进贡,如何?”

“不可!”孟之祥断然摇头,“臣等或可投降,唯独大王不可。”

“这是为何?”张常逊拧眉不解。

孟之祥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古往今来,亡国之君是何下场,大王饱读史书,怎会不知?”

张常逊浑身一哆嗦:“依长史之见,孤该如何应对?”

“事到如今,唯有远交近攻,方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孟之祥喟然一叹。

何重建麾下两万兵卒,皆是蜀国精锐,原以为他即便不能攻下汉中,也可全身而退、底蕴不失。

谁曾想到,仅仅一次大战,他便死于非命,更全军覆没。

死者已矣,却将这烂摊子留给蜀国君臣。

“陇西郡公高楷,声势竟如此之盛。”孟之祥心中惊惧,“他尚未出面,仅派遣一文士一武将,区区五千兵卒,便大败我蜀国两万精锐。”

叫人情何以堪?

一时间,他只觉满脸羞惭,若非他建言,支持何重建出兵,怎会有这场大败?

可惜,再怎么悔恨,也无济于事。想办法抵抗高楷兵锋,才是燃眉之急。

“如何远交近攻?”张常逊抓住救命稻草,一迭声道,“还请长史教我!”

孟之祥直言不讳:“交好齐国公董澄,以抗衡高楷。”

张常逊蹙眉:“齐国公董澄?”

“他怎会助孤,与高楷交战?”

孟之祥回言:“此前,他派大将裴行基,与高楷争夺汉中,却大败亏输,两人必有一战。”

“况且,齐国公董澄,与我蜀国隔着山南西道,并不接壤,并无疆土之争。”

“高楷却已占据汉中,为我等近邻,待他夺取巴南九州,必定东攻京畿,西取剑南。”

“若不与齐国公结盟,则我蜀国孤立无援,又无汉中作为屏障,迟早被高楷铁蹄踏破,身死族灭。”

张常逊犹豫不决:“齐国公亦是天下枭雄,若他有夺蜀之心……”

孟之祥摇头:“他纵有此心,却绕不开高楷这个阻碍。”

“高楷败亡之前,他必不敢轻举妄动。”

见张常逊仍踌躇不定,孟之祥沉声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大王当速速定夺,以免错失良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