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36章 指桑骂槐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半晌后,柳景隆拱手道:“气大伤身,还请大王暂熄雷霆之怒。”

董澄盛怒难消:“所谓关中六大族,五姓七望,皆是左右逢源之辈,数姓家奴。”

“孤委以重任,百般拉拢,其等却恩将仇报,毫无礼义廉耻。”

“叫孤如何息怒?”

此话一出,殿中群臣皆面露异色——他们大多是世家大族出身,大王莫非指桑骂槐?

董澄惊觉失言,连忙转移话题:“高楷现在何处?”

小黄门躬身道:“刘竞成强攻潼关,高楷正与他僵持。”

董澄面色稍霁,这倒是难得的好消息。

高楷被缠在潼关,他便有缓冲余地,可设法挽回大局。

他们环顾群臣,沉声道:“潼关天险易守难攻,刘竞成一时半会,怕是攻打不下。”

“为防高楷分兵来攻,诸位可有良策?”

群臣默然不语。

半晌后,正当董澄怒火上涌,尚书右丞裴处厚拱手道。

“大王,高楷与刘竞成在潼关对峙,一时三刻必然分身乏术。”

“不如另请援军,破解僵局,挽救长安。”

“哦?”董澄惊讶,“何来援军?”

须知,他手下唯一一支兵马,便是城中千牛、监门二卫,断不能轻动。

至于薛衍,困在同官,与高楷部将僵持,也无法指望。

裴处厚从容道:“大王不如联络魏帝,请他出兵夹攻高楷。”

董澄尚未开口,阶下一人倏然冷笑:“裴尚书此话,太过天真!”

“石重胤贪婪成性,若无利益,他怎会出手相助?”

这人却是秘书监杨行本。

裴处厚笑道:“空口白牙,自然说不动他。”

“不妨许之以重利,叫他心甘情愿上钩。”

“何方重利?”董澄迫不及待问道。

裴处厚一字一句:“割让鄜、坊、丹三州,赠予石重胤。”

短短一句话,石破天惊,整个立政殿犹如炸开了锅,群臣议论纷纷。

“不可!”杨行本第一个反对,“割让疆土,乃是奇耻大辱,绝不能施为。”

“传扬开来,我等皆成笑柄。”

卢思管紧随其后,同样反对:“裴尚书此举,置大王颜面何存?”

群臣鼎沸,纷纷断然否决,甚至不乏破口大骂者,声称裴处厚其心可诛,建言董澄将他治罪。

裴处厚面对群情汹涌,却怡然不惧。

他直起身体,一一环视众人,直到人人低下头去,方才开口。

“割让三州,不过权宜之计。”

“尔等岂不闻: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石重胤,无能之辈,暂时给他三州,日后也可取回来,易如反掌。”

“相反,高楷才是心腹大患。”

“若不趁机将他击败,退出关中,谁可领兵与他抗衡?”

“卢相公可以么,还是你,杨行本,抑或,柳尚书?”

他伸手一一指向群臣,所过之处,无人敢对视。

一时间,群臣皆哑口无言。

良久之后,董澄大笑一声,打破这死一般的寂静。

“裴卿之言,正合孤意。”

“即刻派人出使,将三州割让,请魏帝出兵。”

柳景隆面露迟疑:“大王,这三州为薛将军攻取,长期以来,由他镇守。”

“如今一朝割让,是否知会他一声?”

董澄摆了摆手:“薛衍身为大将,必能顾全大局。”

“他还需坐镇同官,这点小事,就不必叫他费心了。”

“是……”柳景隆不再多言。

卢思管见此,忽然悲从中来。

曾几何时,大王从灵州一介校尉起家,攻无不胜,连败强敌,步步高升,得先帝赏识,任命为左金吾卫大将军,镇守长安。

何等意气风发?

如今,却困守一隅之地,只能坐视高楷、刘竞成肆虐,无力反击。

甚至,要倚靠石重胤这等外敌,来援救长安。

着实太过讽刺!

他环顾群臣,暗叹:可惜,满朝文武,大半明哲保身,只顾家族利益,不管大周社稷存亡,遑论为大王效死。

不多时,众人告退,董澄默坐片刻,召来尹真人,问道。

“上师此前动用至宝,削高楷气运,本该成功。”

“为何他至今毫发无损,甚至无往不利?”

尹真人听闻,亦是大惑不解。

门中至宝一动,耗费一甲子修为,削高楷气运,本该万无一失。

完全未料到,竟毫不见效。相反,高楷连战连捷,接连拿下永丰仓、潼关,并华、同二州。

气运与日俱增,毫无衰败迹象!

想到这,他又羞又愧:“贫道法力粗疏,修为浅薄,叫大王失望了。”

“只是,贫道也不知,究竟何故。”

董澄长叹一声:“莫非,高楷竟天命所归么?”

“绝无可能!”尹真人断然否决,“贫道曾远观高楷气运,皆为征战厮杀得来。”

“他起兵之时,并不得天时,否则,崆峒派也不会相助李氏。”

“另外,他出身寒门,祖上并不显赫,毫无余荫。”

董澄忍不住惊叹:“草莽之中,果然英雄众多。”

“他从无人看好,群敌环伺,竟也一步步,走到今日高位。”

尹真人点了点头:“正因他一身气运,皆是人道征伐得来,所以,贫道才可用至宝削其气运。”

“若他天命所归,或有世家余荫,贫道纵然使尽浑身解数,也动摇不了分毫。”

“既如此,他为何毫发无损?”董澄又绕到这个疑问。

尹真人叹一口气:“依贫道愚见,他必有高人相助。”

“仙都派谢无逸,便效忠于他。另外,通明派掌门承影道人,也和他交情匪浅。”

“不排除这两家,暗中相助的可能。”

董澄微微颔首,转而说起一事:“依上师所观,孤气运如何?”

见尹真人面露为难,他连忙说道:“还望上师直言。”

“贫道只能说,尽人事,听天命。”尹真人委婉道。

董澄面色发白,拱手道:“还请上师救我!”

“使不得!”尹真人连忙扶起,低声道,“大王若想反戈一击,只能借助大周国运。”

“只是,正如剑开双刃,国运虽能助益一时,却也让大王越缠越深,难以摆脱。”

他将其中隐患,和盘托出,留待董澄自决。

董澄面色阴晴不定,许久之后,他下定决心:“孤心意已决,还请上师施法,再夺国运。”

“大王可想好了?”尹真郑重道,“这一步踏出,如临深渊,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26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