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75.9万字

第377章 仙风道骨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京畿道、长安、太极宫。

又逢每月十五的大朝会,天子陈佑于太极殿,召见群臣,商议国家大事。

御榻之上,陈佑身着赭黄色圆领袍衫,一言不发。

御榻之左,设一桌案,齐王董澄正襟危坐。

文武百官风闻奏事,慷慨陈词,悉数听取董澄裁决,至于陈佑,只不过一尊陶俑,无人问津。

工部尚书曹斌心中愤恨,却又不敢造次。

眼见此景,陈佑忍不住悲从中来。

满朝文武,皆是董澄应声虫,竟无一个仗义执言,匡扶社稷。

正黯然时,忽见一员郎将来报:“启禀大王,成都传来消息,蜀王献城归降,剑南道已然落入高楷手中。”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却仿佛一柄千钧重锤,狠狠撞击满朝文武的心脏。

“你说什么?”董澄惊愕失色,“张常逊怎会投降?”

郎将心惊胆战:“高楷分派三路大军围困成都,蜀王插翅难逃,未做抵抗便开门献城。”

“怎会如此之快?”郎将的话,仿佛一道晴天霹雳,震得董澄面色煞白,精神恍惚。

这区区数日,高楷便拿下成都,收取整个剑南道三十九州,与他设想之中,两方僵持数月,截然相反。

“张常逊未作抵抗,便献城归降?”卢思管百思不得其解,“这怎么可能?”

张常逊好歹稳坐王位数载,继承先王遗泽,不说殉国而死,也该据城坚守,派人求援才是。

怎会不作抵抗,便将成都双手奉上,连带着整个剑南道,这天府之国,也拱手相让?

实在叫人不敢置信!

郎将战战兢兢道:“末将不敢虚言,事实确实如此!”

“不光蜀王一箭未发,剑南道诸州刺史,亦望风而降,数日之间,便尽数改旗易帜。”

“这……”文武百官闻言,一片哗然。

本以为倚仗蜀国底蕴,张常逊足以坚守数月。

没想到,这区区数日,蜀国便宣告灭亡,整个剑南道易主。

怎不叫人震骇?

御榻之上,陈佑闻言,亦然心神震动,暗暗惊骇,高楷竟有这等威势,迫使张常逊投降,轻而易举覆灭蜀国。

若能召入朝廷,制衡董澄,甚至诛杀这国贼……

想到这,陈佑满心憧憬难以遏制。

“蜀国文武,莫非也无一个抵抗?”卢思管追问道。

郎将叹道:“除却蜀王长史孟之祥召集城中青壮,守御城门,其余官吏皆劝说蜀王献城。”

“只是,不知为何,孟之祥困守府中,未能出面,待城破之后,便自焚而死。”

“一群软骨头!”王宗仁忍不住喝骂一声,“蜀国群臣食君之禄,却皆是卖主求荣之辈。”

此话一出,殿中文武皆面色尴尬。

王宗仁自知失言,正要开口描补,却见董澄冷声道:“君主贤明,臣下自当尽忠,君主昏聩,便不必愚忠。”

“想来,张常逊懦弱无能,麾下臣子自会离心离德。”

“大王高见!”王宗仁连忙夸赞。

群臣齐声附和,却不见陈佑面沉如水。

卢思管提醒道:“大王,高楷既得剑南道,须得提防他野心勃勃,窥视关中。”

他心中暗叹,此前大王所为,却是弄巧成拙。

崔鸿渐出使本为求援,正可答应下来,两家联合,共同对抗高楷。

只可惜,大王击败王玄肃之后,沾沾自喜,太过骄横,以至于交恶崔鸿渐,错失这大好时机。

董澄冷声道:“高楷即便坐拥天下四道,孤又怎会怕他?”

“他若敢率兵进犯,孤必叫他有来无回。”

王宗仁大表忠心:“末将不才,愿为大王粉身碎骨。”

“好!”董澄仰头大笑,“孤有宗仁辅佐,纵有十万雄师来攻,也无所畏惧。”

话虽如此,心中懊悔之意难以排遣。

待大朝会散去,他连忙请来楼观道尹真人。

这尹真人仙风道骨,头戴芙蓉冠,手持一柄拂尘,飘飘然仿佛神仙降世。

董澄执礼甚恭,恳切道:“上师,高楷夺取剑南道,越发势大难制。”

“还请上师出手,削去他一身气运。”

尹真人摇头叹息:“非贫道不愿,实则不可为。”

“这是为何?”董澄大惑不解。

先前,尹真人动用至宝,削去王玄肃三成气运,令他兵败如山倒。

此次,为何不能如法炮制?

尹真人拧眉:“王玄肃只不过占据都畿一道,气运有限。”

“然而,高楷全据天下四道,汇聚数百万军民之望,气运正盛,远非王玄肃可比。”

“况且,削除潜龙气运,乃是逆天而行,必有天劫临身。”

若非以董澄气运承受反噬,他早已遭受天劫,身死道消。

如今,高楷气运滔天,即便董澄、王玄肃两人加起来,也比不上。

他怎敢贸然行事?

董澄面露失望:“莫非,只能眼睁睁看着高楷气运蒸蒸日上,却毫无办法?”

尹真人低声道:“这世间争霸,全凭战场杀伐,此消彼长,互相吞噬。”

“大王若能将他击败,便可让他气运衰落。”

“届时,贫道可施法,叫他一败涂地。”

董澄大喜:“孤麾下文武,个个出身大族,饱读诗书,精通武艺,绝非高楷这寒门小户可比。”

“待他来攻,必能将他击败,顺势拿下四道。”

尹真人低笑一声:“大王雄武大略,贫道佩服。”

“只是,这气运之道,在于集众。大王借助长安国运,虽可一时昌隆,却需自立根基,以免遭受牵连。”

董澄眸光一闪:“上师言下之意,令陈佑禅位,孤登基称帝?”

尹真人郑重道:“大王若要开创新朝,此举势在必行。”

“不过,眼下并非良机,还需按捺心思。”

“这是何故?”董澄皱眉。

天子之位,九五之尊,试问天下群雄,哪个不曾肖想?

尹真人回言:“只因大王唯有京畿一道,底蕴不足,撑不起帝王之运。”

“若能再夺一道,尚可图谋大业。”

董澄心中一动:“敢问上师,孤该往何处动兵?”

“自是王玄肃。”尹真人不假思索,“此前一战,他元气大伤,气运衰退,正可夺取都畿道。”

“凭借长安、洛阳这两都,足以称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