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100.9万字

第291章 传檄而定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这……怎会……”郑琦抬头一望,吓得魂不附体。

四方城墙之上,一个个弓手,弯弓引箭。

雨点一般,射入残兵之中。

千余人猝不及防,惨叫着倒下。

郑琦惊得呆住,一时竟毫无反应。

“刺史小心!”猛然一声大喝,传入耳中,叫他浑身一颤。

眼角余光中,瞥见一支箭矢射来,恍若流星。

其后,一员猛将手持弓矢,虎背熊腰,形如铁塔。

“夏侯敬德?”郑琦惊骇失声。

脑海中闪过一缕念头:“他怎会在此?”

便在这一瞬,箭矢袭身,射中他心窝。

郑琦倒地而亡,满脸皆是难以置信。

残兵见此,纷纷跪地乞降。

“整肃降卒,待主上前来。”夏侯敬德沉声下令。

“是!”众人领命,一名都尉忍不住赞道,“将军有勇有谋,实为我等楷模。”

夏侯敬德浓眉一扬,嘴角掀起一抹弧度。

在主上麾下效力这许久,耳濡目染下,自然会有长进。

城中动静,落在顾彦辉眼中,不啻于一道惊雷。

“刺史不听劝谏,果然兵败身死。”

正要拨马逃跑,却为时已晚。城中一将策马杀来,须臾之间,便将他擒住。

“夏侯敬德?”顾彦辉喟然长叹,“天意如此。”

正引颈受戮,却见夏侯敬德一声令下:“把他捆了,留待主上处置。”

“是!”两个士卒携绳索上前。

顾彦辉面露惊讶:“将军竟不杀我?”

“杀你做甚?”夏侯敬德瓮声道,“主上惜才,我可不会滥杀。”

他隐于城头,却将城外景象看得一清二楚。

郑琦若听这文士劝谏,或可逃得一命。

既有才智,自然要交给主上发落。

“谢将军!”劫后余生,顾彦辉松了口气,未作抵抗,随士卒去了。

一刻钟后,高楷率军入城,于县衙端坐,笑道:“此战得胜,皆仰赖敬德袭取宣汉,斩杀郑琦。”

众人亦然点头,若非夏侯敬德拿下宣汉,郑琦必定坚守不出,战事迁延日久,疲于奔命。

“主上谬赞!”夏侯敬德拱手道,“末将捉到一个文士,主上可要一见?”

“哦?”高楷颇为好奇,“人在何处?”

夏侯敬德一挥手,便有小卒押来一人。

“罪人顾彦辉,不识天数,还请高郡公责罚!”

高楷看他一眼,见他头顶青气成云,红光点点,不由惊讶,倒是一员封疆大吏之运,可为一州刺史。

“起来吧。”他虚扶一把,朗声道,“顾彦辉,你可愿为我效力?”

顾彦辉大礼参拜:“蒙高郡公不弃,微臣愿效犬马之劳。”

“不必多礼。”高楷郑重道,“你且在县衙听用,若立功劳,我自当封赏。”

“谢主上!”顾彦辉大喜。

高楷转而笑道:“敬德颇为进益,不光会用计谋,更有识人之明。”

“假以时日,可为三军主帅。”

夏侯敬德面色激动:“主上谬赞,末将愧不敢当。”

高楷摇头一笑:“大业未竞,正是英雄用武之时,来日,你可独当一面。”

“谢主上!”夏侯敬德深深下拜,高楷起身将他扶起,勉励一番。

众人见此,颇为歆羡。

诸将之中,主上独爱夏侯敬德。

宣汉既下,接下来便是平定其余八县。

通川为州治所在,自是重中之重。

所幸,郑琦一战大败,将通州士卒消耗十之八九,诸县守御空虚,大多传檄而定。

唯有通川、三冈、新宁三县负隅顽抗。

高楷派遣夏侯敬德、段治玄、哥舒浩三人为将,各率五千兵卒,费了一番功夫,终究将三县拿下。

由此,通州平定,汉中八州皆在掌控之中。

高楷于通川坐镇数日,接见各县官吏,选贤任能,处置各项军政之事,安抚民心。

便在这时,利州传来捷报,蜀将何重建身死,全军覆没,葭萌关稳如泰山。

“晏清、元整,果然英才,不负我所托。”高楷大喜。

杨烨笑道:“何重建妄想趁火打劫,却不料,反丢了性命。”

“蜀王张常逊,安逸享乐之辈,经此一败,必不敢贸然来攻。”

“主上可从容收取巴南九州,届时,坐拥山南西道,向东,可攻京畿道,夺取长安,向西,可攻剑南道,夺取益州。”

“可谓进退自如。”

高楷笑了笑:“此言正合我意。”

“这一战得胜,离不开晏清筹谋,元整奋战。”

“将二人功劳详加记录,待我日后封赏,不得有误!”

“是!”杨烨拱手领命。

众人心中却越发惊叹,主上料事如神,毕竟,若无高楷交代,蜀军由金牛道前来利州,徐晏清、元整怎能得此大胜。

三日后,高楷下令,召来徐晏清、元整、谢无逸等英才良将,班师回返金城。

……

且说益州、成都县。

夹城之中,蜀王张常逊正率队击鞠。

他自幼酷爱这项运动,继位蜀王之后,更加狂热。

这夹城为他新建,位于王宫东北侧,专为击鞠所用。

其中轩室敞亮,四方高台巍峨,可供千人观赏。

蜀中文士曾赞道:“广场惟新,扫除克净,平望若砥,下看犹镜。微露滴而必闻,纤尘飞而不映。”

张常逊为更加尽兴,曾下令,立球门于球场,设置赏格,皆是稀世珍宝。

这一日,他策马徐行,按辔进入球场,诸位文官迎拜:“臣等拜见大王。”

“起来吧。”他随意一挥手,下马走进讲武榭,升宝座,国中诸位大将纷纷下拜。

过不多时,击鞠者分列两队,各十人十马。

骑士穿着青、绯等各色窄袖短袍,脚踩玄色长靴,头戴幞巾,左手执着马缰,右手拿一柄偃月形球杖。

一员小黄门宣读赏格,二十个击鞠者,皆跃跃欲试,恨不得即刻开始。

这些人,皆是剑南道大族子弟,自小便陪张常逊读书习武,自然意气相投,爱好玩闹。

座下骏马,皆膘肥体壮,鬃毛凌然。

小黄门宣读完,一名考功郎朗声道:“大王有令,本次击鞠,以先得球、且击过球门者为胜。”

“先胜者,得第一筹,余者再入场击球,胜者得第二筹。”

“最后,得筹最多者,为冠军,得赏格。”

“另外,不得践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