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100.9万字

第282章 唾手可得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裴行基听闻,心中大喜,寻了个错处,将王康下狱问罪,其后,抄家斩首。

一车车金银财帛,从王家府库之中运出,连绵十里,统统落入裴行基手中,又被他赏赐诸将,一时间,人人欢喜,个个称颂。

待诸事已定,裴行基于堂中议事。

“梁州既定,我等麾下便有五州之地,只需夺取凤、兴、利三州,便可平定汉中。”

“其后,挥师南下,攻掠巴南九州,全据山南西道。”

“诸位可有良策,击败高楷?”

崔孝宽拱手道:“我等坐拥五州,兵精将广,粮草充足,正可兴兵,一举擒杀高楷。”

“届时,不光拿下凤、兴、利三州,便是陇右、河西两道,也唾手可得。”

裴行基听从建言,亲率三万大军,直奔利州。

……

且说利州、三泉城。

一大早,唐检便大步来报:“主上,南郑传来消息,郭宏献城归降。”

“如今,裴行基已取梁州,坐拥汉中五州之地。”

高楷微微颔首:“郭宏想必难以幸免。”

唐检点头:“据闻,郭宏携母王氏,前往长安朝觐,却死在褒斜道山林之中,尸骨无存。”

徐晏清冷笑一声:“这必是裴行基设计,斩草除根,幕后黑手,想来便是齐公董澄。”

高楷笑了笑:“与虎谋皮,方有此祸。”

“裴行基可已率军来攻?”

“主上料事如神!”唐检赞叹一声,“裴行基平定梁州之后,便率三万大军,前来三泉。”

“眼下,已在城外二十里处。”

高楷眸光一闪:“当机立断,来得倒是挺快。”

“这裴行基,不愧是一员大将。”

徐晏清沉声道:“微臣师兄崔孝宽,出谋划策,亦功不可没。”

唐检问道:“主上,我等该如何应对?”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高楷淡笑道,“攻守易势,便在一瞬之间。”

“敬德、治玄、元整,你们三人各率三千兵卒,镇守东、南、西三门。”

“北门由我守御,暂且坚壁不出,以观时变。”

“是!”三人凛然遵从。

此刻,城外二十里,裴行基率三万大军,正逶迤而来。

“报!”一员斥候策马奔来,“将军,高楷正在城中,分派将士坚守,并无出城列阵的迹象。”

裴行基拧眉:“素来听闻高楷用兵如神,怎会如此不智,困守一座小城之中?”

“莫非,不怕我等攻破此城,叫他身死族灭么?”

崔孝宽亦然不解:“高楷诡计多端,城中必定有诈,我等须得慎之又慎。”

裴行基点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多派些人手,潜入城中,探查军情。”

“是!”

过不多时,裴军来到城外三里处,择水草丰美之地安营扎寨。

探马再来禀报:“将军,高楷分派夏侯敬德、段治玄、元整三将,各自把守一方城门。”

“他亲率五千兵卒不过,坐镇北门。”

裴行基眼神一凝:“三泉城虽小,却有两万守卒,粮草暂时不缺。”

“高楷颇有诡计,麾下又有谋士猛将,眼下坚壁不出,恐怕一时难以攻下。”

“诸位可有良策?”

霍金刚瓮声道:“将军为何长他人锐气,灭自己威风?”

“高楷纵有三头六臂,却困守区区一座小城,有何可惧?”

“末将愿率五千兵卒,前去攻城,献上高楷首级。”

郑毅不甘人后:“将军,我也愿领五千兵卒出战。”

裴行基摆了摆手:“慢来!”

“纵观高楷起兵以来,毫无败绩,多少名臣大将,死在他手下?”

“绝不可轻敌大意,以致大败亏输。”

毕竟,他只有这三万大军,一时半会,得不到董澄增援。

高楷却坐拥陇右、河西两道,可源源不断送来兵卒粮草。

此行,须得速战速决!

崔孝宽想了想,建言道:“高楷一味坚守,久拖下去,于我等不利。”

“为今之计,只能出奇制胜。”

裴行基亦有此意:“不知崔记室有何妙计?”

崔孝宽笑道:“听闻,温季雅与郑将军是故交,他从三泉逃脱之后,便投奔郑将军。”

“可有此事?”

郑毅点头:“利州温氏,与我通州郑氏,素有往来,互相联姻。”

“得先主郭羽称赞,为汉中七友。”

“季雅如今,正在我府中做客。”

裴行基疑惑:“这温季雅有何大才,助我等攻城?”

崔孝宽回言:“当初,高楷围困三泉,坐观石府内乱。”

“温季雅趁机逃脱,却未惊动高楷,必有不为人知之策。”

“将军将他请来,一问便知。”

裴行基大喜,连忙让郑毅修书一封,将温季雅从南郑唤来。

见礼毕,裴行基直言不讳:“此番请温贤弟前来,正有一事相求。”

“若能出手相助,拿下三泉,我必向齐公请功,不吝赏赐。”

温季雅逃脱三泉,便是不愿与高楷为敌,谁料,竟又卷入战端,心中感叹交友不慎。

奈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好和盘托出。

“谢将军赏识。”

“我利州温氏,扎根三泉百年,薄有一番家业。”

“这座城池,昔年便是由先祖督造,街坊府邸、亭台楼阁,皆出自先祖之手。”

“因此留有一本秘册,记载城下一条密道,连通内外,出口正在护城河一端。”

此前,他正是从这条密道逃出城外。

只因太过隐蔽,竟连高楷也不曾发现。

裴行基大喜过望:“还请温贤弟指点方位。”

“若能顺利攻入城中,必不忘贤弟大功。”

温季雅别无他法,只好顺其心意,献上秘册。

这密道果然奇特,竟然建在河水之中,借助流水循环,掩盖踪迹,可谓浑然天成。

若无人指点,绝难发现端倪。

裴行基见此,连忙下令迁移营寨,将密道出口置于其中,重重防守,以避过高楷斥候耳目。

当夜,派遣三千兵卒,由郑毅、霍金刚二人率领,进了密道,神不知鬼不觉,直往内城而去。

温季雅心中冷笑,这条密道虽然隐蔽,却也并非毫无破绽。

“郑毅,你要自寻死路,莫要拉上我。”

“我可不与高郡公对敌。”

趁着众人注意力皆在密道之上,他寻个借口,单人匹马,出了营寨,不知去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