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100.9万字

第483章 背水一战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不一会儿,忽见斥候匆匆回返,大喜道:“主上,城中驻军,并非刘竞成部下。”

“却是薛将军,领一万大军在此。”

“薛将军?”诸将又惊又喜。

唐检赞道:“薛将军果然骁勇,不负主上所托。”

此前,高楷曾命薛衍率军,攻取慈、隰二州,绕行至汾州汇合。

这些时日,一直未有捷报传来,原以为攻城不利,没想到,却在这汾州腹地——张难堡相遇。

想必,慈、隰二州已然改旗易帜。

高楷大笑一声:“走,随我去见薛公。”

“是!”

薛衍可是他岳父,说起来,这还是翁婿俩头一次见面,老丈人便给了他一个惊喜。

此刻,城南大门轰然打开,一名须发斑白的老将,率领一支骑兵,匆忙来迎。

到了近前,薛衍翻身下马,拱手道:“末将拜见主上!”

“薛公免礼。”高楷连忙扶起,温声道,“岳父在上,当受小婿一拜才是。”

他拱手弯腰,深施一礼。

“使不得!”薛衍慌忙对拜,“主上不可行此大礼。”

“薛公为我岳父,此为理所应当。”高楷郑重道。

“况且,薛公不负众望,提前拿下张难堡,正解我燃眉之急。”

“此为大功一件!”

“末将微末之功,愧不敢领受!”薛衍满脸谦逊,心中不胜感慨。

久闻主上礼贤下士,敬重长者,常以子侄自居,颇为厚待。

如今一见,果然不假,着实令人感佩。

“薛公不必自谦。”高楷摇头一笑,执岳丈之手,并行入城。

至县衙,各自安坐。

薛衍主动回禀:“主上,末将依令,夺取慈、隰二州,派兵镇守。”

“好!”高楷大喜,“薛公果然英勇善战,不愧是当世名将。”

慈州拢共四县:吉昌、文城、昌宁、吕香,盛产礠石。

隰州则有六县:隰川、蒲、大宁、永和、石楼、温泉,地势险要,素有“河东重镇、三晋雄邦”之美誉。

薛衍区区数日,便连夺两州十县,更深入汾州,占据张难堡,当真不凡!

此外,拿下这两州,便可对太原,形成合围之势,从容攻取。

翁婿二人相谈甚欢,高楷忽然询问:“薛公可知,刘竞成去向何处?”

薛衍不假思索:“半个时辰前,他曾来此,被末将击退。”

“不出所料,他必经平遥,退返并州。”

高楷点了点头,肃然道:“既如此,全军听令,立即随我追击!”

“这张难堡,便有劳薛公坐镇。”

段治玄连忙劝道:“主上,您已经两个昼夜未曾卸甲、安睡,且一日未食。”

“还请您顾全身体,暂且饱食、休息一番。”

“末将不才,愿领兵分忧解劳。”

“还请主上顾全身体。”唐检、夏侯敬德纷纷劝谏。

薛衍愕然:“主上竟不眠不食如此之久?”

唐检叹道:“主上从霍邑起兵,入雀鼠谷,经高壁岭,攻贾胡堡、取灵石,过介休,至张难堡,转战二百余里,昼夜不休,仅以干粮裹腹。”

“昨夜又亲冒大雨,接连厮杀,从辰时至今,未进一滴水一粒米。”

薛衍既惊且赞:“主上,当真世间雄主!”

他心中感慨不已,辅佐这等雄主,何愁大事不成?

高楷摇头道:“儿郎们每次浴血厮杀,皆精疲力尽,累到虚脱,瘫坐在地,提不起手,甚至饭都嚼不动,水也难咽,都是常有之事。”

“我为主帅,自当同甘共苦,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诸将闻言,却钦佩无比,纵观天下枭雄,又有几个能做得到?

高楷朗声笑道:“告诉儿郎们,再坚持坚持,等杀了刘竞成,酒肉管饱,封赏翻倍,绝不会白白效力。”

“遵命!”诸将齐声应和。

不多时,高楷率一万轻骑,直奔平遥。

与此同时,刘竞成进驻城中县衙,命县令呈上吃食犒军。

众文武惊魂未定,半个时辰后,方才松懈精神——这些时日,被高楷撵得一路逃窜,实在精疲力尽。

紧绷着的心弦,一旦放松下来,人人恨不得瘫软在此,再也不跑了。

只可惜,事与愿违。

“报!”一员斥候匆匆跑来,满脸急切,“大王,祸事了。”

“城外发现秦军,由高楷统领,足有万余人。”

“什么?”刘竞成满身松弛不翼而飞,整个人神情大变。

一口气还未喘匀,高楷竟然再度追来,仿佛精力无穷无尽,莫非,他是铜浇铁铸的不成?

冯睿急切道:“大王,高楷追击甚急,不留丝毫喘息之机。”

“如今,只能严守城门,绝不能让他夺取平遥。”

平遥以北,便是并州,距离太原不远了。

刘竞成断然摇头:“他既穷追不舍,一心置孤于死地,孤便成全他,和他一决一死战。”

“大王不可!”姚永吉急忙劝阻,“秦军足有万余人,我等不过三千,怎能抗衡?”

“不如坚守不出,等待转机。”

刘竞成恨声道:“这一路行来,孤连战连败,惶惶如丧家之犬。”

“这等奇耻大辱,怎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隐忍下去?”

“孤宁愿死在战场之上,绝不龟缩城中。”

冯睿劝谏道:“大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切不可冲动行事!”

刘竞成挥手打断:“出城,方才有青山绿水。留在城中,只是坐以待毙。”

“何况,我等外无援军,高楷兵马却源源不断。”

“困守平遥,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冯睿、姚永吉皆哑口无言。

正如大王所说,出城一战,或可趁机撤离,得一线生机。

留在城中,只有兵败身死这一个下场。

当下,刘竞成召集三千亲卒,开城门,准备背水一战。

此刻,南门外,一万秦军排布阵型,安静等候。

赵喆不解:“主上为何笃定,刘竞成将出城决战?”

高楷远眺天色,笑道:“他虽急躁,终究不是理智全无。”

“绝不愿在平遥城,孤立无援,以致身死。”

诸将恍然:“主上洞察人心!”

不一会儿,城门大开,吊桥放落,一支兵马渡过护城河,悍然杀来。

高楷神色一肃:“敬德、赵喆、唐检,你三人领七千兵卒,列阵迎敌。”

“其余三千精骑,随我绕至侧翼,伺机而动。”

“得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