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75.9万字

第283章 大水漫灌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入夜,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三泉城中,城楼内,高楷正阅读书卷。

一灯如豆,照得他面色忽明忽暗。

蓦然,他抬头望去,见一缕黑气纠缠而来,环绕不散,不由蹙眉。

“裴行基驻扎城外,围而不攻,本就蹊跷。”

“今夜却有这异兆,看来,必有奇谋妙计。”

自古攻城,不外乎水攻、火攻、土攻这三种方式。

水攻需要提前派人,至城池上游挖掘河堤,不光费时费力,更要在水源丰沛之地,才能成功。

火攻则需天时,天干物燥之时,向城内抛射火油,箭矢,点燃茅草屋顶、木制梁柱,以引发内乱。

土攻最为常见,分为地上与地下两种。

地上,则为囊土攻城,以沙袋土堆,垒起高坡,一面躲避城头箭矢滚石,一面不断堆高,最终爬上城墙,攻入城池。

地下,则是挖掘地道,出其不意潜入城中,打开城门,引大军入城,里应外合之下,一举建功。

此法虽然攻其不备,却也消耗人力,而且,所攻城池四周,须得土壤松软,易挖掘。

倘若地下有石壁,或者土质坚硬,那便难以施为。

当然,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是最好。

想了想,高楷下了城楼,率兵在四方城郭巡视。

这三泉城并不大,城郭长宽不过数里,依照寻常规格,有内、外两座城墙,四面城门。

外城建有女墙,以作防御,又有垛墙、弩台,了望塔,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只是,高楷细细观察,这四方城墙,倒有不少修整痕迹。

另外,嘉陵江穿城而过,汇入护城河,流向蜀地。

江水幽深,河流湍急,倒是颇为险要,算是这三泉城一大屏障。

他想起三种攻城方式,首先排除水攻。

毕竟,裴行基来到三泉城外,不过一日,绝无可能这般快,便拦截嘉陵江,筑起河堤。

何况,他早已派遣奉宸司,沿着嘉陵江上游三十里,一一巡视,若有异动,必然发现。

至于火攻,这夜色之中,难以掩饰,而且裴行基大营,并无起兵动静,反而寂然无声。

那便唯有土攻之策,排除地上,只剩地下,方有几分可能性。

只是,高楷心有疑惑,挖掘地道,并非一朝一夕可成。

怎会这般快,便有攻城之兆?

莫非,这三泉城另有隐秘,他不曾知晓?

正思量时,唐检大步流星而来,拱手道:“主上,裴军大营有所变动。”

“哦?”高楷好奇道,“有何变动?”

唐检回言:“起初,在北门外三里处,距离嘉陵江一里。”

“如今,却依附于嘉陵江,跨越两岸,任由江水穿营而过。”

高楷眸光微眯,匆匆登上城楼,放眼望去,果然见得裴军大营,分列嘉陵江两岸,团团围困,似乎在掩饰什么。

“密道么?”高楷恍然大悟。

这心思着实精巧,竟以嘉陵江这条大河,作为掩护,遮蔽密道所在。

这正是灯下黑,最显眼之地,反而遭人忽视。

想必,裴行基迁移大营,便是为了掩饰密道出口,方便兵卒进入其中,潜入内城。

高楷眼神一凝,必须赶紧找出密道入口,防范偷袭。

只是,这密道既然存在许久,又不被人发现,必然极为隐秘,若要一一排查,太耗时间。

眼下,正是争分夺秒的时刻。

稍晚一步,裴军先行入城,里应外合之下,便是一场大祸。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唐检亦觉紧迫,忍不住问道:“主上,这该如何应对?”

高楷眸光一闪,陡然想起一人,笑道:“我竟忘了她,实在不该。”

“主上?”唐检面露疑惑,却见高楷下了城楼,直奔石府而去。

刚到大门外,便见一人相迎,其一身白衣,不施脂粉,只以一根银簪束发,夜色下,微风拂过,裙裾飘然而起,仿佛太阴仙子临凡。

“妾身见过高郡公。”谢夫人款款行礼。

“请起!”高楷虚扶一把,“夫人既然出迎,必然知晓我的来意。”

“还请不吝赐教。”

谢夫人轻点螓首:“城北温府之中,后宅东南一角,有一座莲花池。”

“郡公所寻,正在此处。”

“多谢夫人!”高楷拱手一礼,当机立断,“唐检,召集五千兵卒,随我前往温府。”

“是!”

众人一路飞奔,总算先一步赶到温府。

这府邸修建得颇为宽敞,雕梁画栋,然而,此刻空无一人。

高楷辗转来到后宅,直往东南角奔去,果然听闻水声涌动,一座莲花池,掩映在假山杨柳之中。

这时节,正是深秋,莲叶早已凋零,只剩一根根枯枝,插在池水中央。

唐检拧眉:“主上,这莲花池蓄满河水,怎是密道入口?”

高楷笑了笑:“派人潜入一探,自然分晓。”

百余个水性好的士卒,纷纷跳入池中,四处搜寻。

片刻之后,一员小校浮出水面,大呼道:“郡公,我等发现一处关隘,可通往地下一座密室。”

唐检大喜:“果真在此。”

“主上,应速速毁去这密道口,让裴军无功而返。”

“且慢!”徐晏清蓦然开口,“不如将计就计,让裴军有来无回。”

唐检疑惑:“如何将计就计?”

徐晏清深沉一笑:“微臣方才仔细观察,发现这莲花池水,引自嘉陵江。”

“只是,河堤较窄,水流缓慢。”

“我等不妨扩宽河堤,铲除关隘,大举引来嘉陵江水,灌入密道之中。”

“出其不意之下,这江水必能助我等一臂之力,一举清除伏兵。”

“甚至,涌出密道,淹没裴军大营,不击自溃。”

“届时,我等不费吹灰之力,将这三万大军覆灭。”

唐检惊叹不已:“徐司兵果然妙计。”

高楷颔首:“便依此计行事。”

当下,五千兵卒各持铁铲,挖开河堤,引来嘉陵江水,灌入莲花池。

池水中央,一个漩涡陡然出现,不断吞没河水,冲入密道之中。

“哗!”水声涌动,掀起浩大声势。

这密道为温氏先祖所建,颇为宽阔,可供战乱之时,全城百姓脱逃。

却因一己私利,将入口圈在自家后宅之中,沦为一家之用。

此刻,大水漫灌,涌入其中,将沿途一切,冲刷得一干二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