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01章 青云直上

书名:开国皇帝:从望气术开始 作者:高煎果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蓦然,他身形一震,只觉心惊肉跳,恍惚间,似有攸关性命之事发生。

“军旗断了!”正惊疑时,忽闻一声声大叫,语气中满是恐惧。

赵棋循声望去,正见一面“李”字旌旗,倏然断成两截。

旗面飘落在地,混入泥浆之中。

数个小卒慌忙拾起,却个个面色发白。

他们身携使命,然而尚未到达萧关,旌旗便突兀折断。

这可是不祥之兆!

赵棋惊慌失措:“莫非,刺史遭遇不测?”

这该如何是好?

他心中天人交战,转而想起高楷威名,颓然道:“事到如今,不如向秦国公投降……”

秦国公战无不胜,未尝一败,威名远播天下,关内道亦有流传。

他即便把守萧关,也无信心与之抗衡。

不如顺势投降,献上萧关,或可留得一命,甚至得秦国公看重,青云直上。

“不可!”众兵卒中,忽有一高壮之人厉声喝道,“刺史托付大事,赵参军不思尽忠,反而心生反叛,是何道理?”

“赵参军莫非忘了,刺史提拔任用之恩?”

这五十骑兵,皆是李宥亲卒,颇为忠心,乍见不祥之兆,只想报仇雪恨,怎能容忍赵棋退缩。

赵棋满脸羞惭,嗫嚅道:“我绝不敢忘……”

“眼下正是赵参军报恩之时。”这高壮亲卒挥手打断,冷声道,“若敢迁延,休怪卑职手下无情!”

“铿!”他抽出横刀,满脸皆是威胁之色。

赵棋浑身发抖,慌忙叫道:“我必为刺史尽忠,莫要杀我!”

高壮亲卒冷哼一声,催促道:“还不快走,更待何时?”

“这就走……即刻便去!”赵棋忙不迭地点头。

心中却是叫苦:这厮杀汉,分明是刺史派来,监视于我,叫我不得脱身。

这该如何是好?

正绝望时,忽闻身后传来一阵密集的马蹄声,伴随着箭矢刺穿空气的震响。

“有追兵?”赵棋瞳孔一缩,慌忙滚鞍下马,趴伏在地。

“怎会如此?”五十骑兵转头一望,个个惊骇失色。

不远处,数百轻骑身披玄甲,策马扬鞭奔来,掀起滚滚烟尘。

临近三十步,陡然弯弓搭箭。

“速撤!”高壮亲卒目眦欲裂,急忙一声大吼。

五十骑兵如梦方醒,转头便跑,倏然作鸟兽散。

只可惜,为时已晚。

一轮箭雨刚刚落下,又有一轮前赴后继。

眨眼之间,这五十余众尽皆身死。

唯有一人缩在尸体之间,瑟瑟发抖。

唐检策马上前,惊讶道:“你倒是好运!”

这万箭齐发,众人皆成了刺猬。

赵棋却安然无恙,唯有一身青袍沾满灰尘。

“将军饶命,我愿降!”他急忙叫道。

唐检好整以暇:“我手下不留无用之人。”

“你有何本领,能叫我网开一面?”

这一刻,求生欲望陡然爆发,赵棋语无伦次道:“我是原州录事参军,我可说动……萧关守将是我族弟,我可说动他献关投降。”

“此话当真?”唐检喜出望外。

若能拿下萧关,必是大功一件,主上听闻,定然大喜。

“下官怎敢扯谎?”赵棋一迭声道,“下官所言,句句属实,还请将军明鉴。”

“既如此,我便信你一回。”唐检沉声道,“莫要叫我失望!”

“是……是!”赵棋点头如捣蒜,“下官不敢!”

唐检使个眼色,便有小卒牵来一匹骏马。

“你且入城说降,若敢欺瞒,待我家主上大军一至,必叫尔等化为齑粉。”

“下官不敢!”赵棋浑身一颤,连忙上马,往萧关去了。

待他离去,一名小校担忧道:“将军,就这般放他离去,倘若他出言诓骗,一去不回,那该如何是好?”

唐检笑道:“此人胆小如鼠,必不敢与主上大军作对。”

“何况,他倒有几分仁义之心,并非不择手段、毫无底线之人。”

小校将信将疑。

半个时辰后,忽见萧关城门大开,吊桥放落,一支兵马匆匆奔来。

为首两人,正是赵棋,与一名银袍将军。

到得近前,两人滚鞍下马,拜道:“萧关守将赵喆,见过唐将军。”

唐检连忙扶起,笑道:“尔等献城归降,乃是高义之人。”

“我必回禀主上,为尔等请功。”

“谢唐将军!”兄弟二人尽皆大喜。

赵喆好奇道:“唐将军,秦国公当真如传闻一般,用兵如神,知人善任么?”

若非仰慕高楷威名,他绝不会轻易投效。

“这是自然!”唐检昂首道,“我家主上纵横天下四道,手下败将数不胜数。”

“麾下更有谋士如云,武将如雨,个个身怀大才,齐心效力。”

赵喆神色一震:“唐将军必是秦国公麾下佼佼者。”

若非如此,怎敢仅率五百轻骑,便来夺取萧关。

唐检摇头失笑:“主上麾下,胜于我者如车载斗量,不可计数。”

“便说夏侯大将军、李将军二人,我亦远远不及。”

夏侯敬德、李光焰!

这二人威名,如雷贯耳,赵喆虽在原州,亦有耳闻,不禁心生向往。

“若能见识夏侯大将军,李将军二人风采,虽死无憾!”

唐检笑道:“你既弃暗投明,还愁没有相见之机么?”

赵喆目光一亮:“还请唐将军引见,小子不胜感激。”

“可!”唐检点头应下。

赵棋拱手道:“舍弟初出茅庐,行事莽撞,还望唐将军海涵。”

“这有何妨!”唐检不以为意,“令弟天资英武,主上见了,必定欢喜。”

赵棋面露喜色,他这族弟,自幼苦练武艺,勤学好问,可惜李宥、石重胤皆非明主。

本以为埋没于荒僻之地,一生籍籍无名,没想到,时来运转,竟得遇秦国公。

待来日,赵家门楣,必由族弟振兴。

当下,三人一齐入城,把守萧关。

一面派人快马加鞭,传递捷报。

……

且说平高城,府衙之中。

已是酉时,斜阳西坠,余晖一丝一丝散去。

眼见夜幕即将降临,却仍不见捷报传来,众文武皆坐立不住。

夏侯敬德瓮声道:“主上,天色已晚,恐怕唐将军未能拿下萧关。”

“不如让末将率兵前往。”

“主上,末将亦愿……”李光焰、裴行基诸将纷纷请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