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124章 即将蔓延的战火

书名: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字数:4.8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31

第124章 即将蔓延的战火

“也不知道南方军区的撤离部队突围出来没有,昨天晚上,我们在桥上都可以看到玉泉县那边火光冲天,就连我们防线上的几支陆航部队都支援过去了。”

滩沙江中段,另一座没有布防的桥梁上,第926预备役步兵整编团团长黄天行双手背在身后,目光凝视着远方的玉泉县方向,对段成伟道。

黄天行负责指挥的这个整编团是在昨天从中部战区紧急调集过来的,人员构成相当复杂,几乎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

团内大多数是35岁以上的预备役士兵,其中不乏接近50岁者。

在接到动员令之前,他们早已远离军事训练,生活轨迹各不相同:有的在工厂从事体力劳动,有的在农田里辛勤劳作,还有的在城市中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意。

由于长期脱离军事环境,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军事技能与现役军人存在较大差距,整体人员素质显得较为薄弱。

而且,这些预备役士兵的动员时间相对较晚,基本上是在第三次动员时才被征集过来的。

由于动员的仓促,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连基本的军事训练都没有完成。

在被紧急调集到前线之前,他们只是匆匆地换上了军装,领到了武器,便被塞进了运输车。

对于如何使用手中的武器,如何在战场上生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早已遗忘。

长期的安逸生活使他们忘记了原本的作战技巧,甚至有些士兵在训练时连枪械的基本拆装都磕磕绊绊,更别提复杂的战术动作了。

此外,团里的指挥军官大多也是预备役军官,这使得整个部队的行动显得混乱不堪,指挥不畅。

这些问题都让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甚至在一些老兵看来,这支部队更像是一个临时拼凑起来的“杂牌军”。

副团长段成伟缓步跟在黄天行身后,双手插在裤兜里,眼神也随着黄天行的视线望去,看着桥面上驶过的几辆军车,语气低沉地说道:“已经撤出来了,但是据陆航部队的人说,他们的伤亡很大。

“县里的感染者数量远远超出了预估,它们几乎占据了整个城区。”

“刚进城的时候,还一切正常。”

“两个混编装甲旅凭借强大的火力,直接凿穿了城内感染者的防线,成功开辟了一条通道。

“可敌人很快就反应过来,它们集中了优势兵力,绕过了南方军区的突击尖端,主要阻截我们突围部队的后排。”

黄天行的眉毛猛地一挑,脚步停顿了一下,这种典型的就是“穿插迂回”与“集中优势兵力阻截”相结合的战术。

然而,黄天行心中却满是疑惑。

要知道,这种战术明明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无数次战争的洗礼,耗费了成千上百年的时间才逐渐摸索出来的。

它凝聚了人类军事智慧的精华,是无数将领在实战中反复推敲、不断改进的结晶。

从古代的兵法典籍到近代的军事理论,这种战术一直是人类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对地形、敌情、兵力部署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可如今,这种复杂的战术却出现在了感染者身上。

那些曾经被国家高层形容为低等、无组织的生物,如今却能够运用出如此高明的战术,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现在,南方军区的部队只剩下了不到20万人。这还只是初步统计的数据,实际的情况可能更糟。”段立伟继续说道。

黄天行脸色变幻,叹气道:“那他们还有多久到达这里?”

“还有不到一个小时。”段立伟蹲下身,轻轻抚去军靴上的雪花。

“工兵做好炸桥的准备了吗?”黄天行又道。

“在昨天的时候就做好了”,段立伟直起身子,用手指向桥梁的支柱,“整座桥梁安放了整整接近500公斤的tNt,只要南方军区的部队全部撤离,我们将会看到一场绚烂的烟花表演。”

“我宁愿看不到。”黄天行迈步继续向前,“这座桥梁修建的时候,花费了国家多少的心血。”

“这都是最好的结果了。”段立伟跟了上来,“跟临海市相比,这座桥梁,在它生命最后的时刻,还为南方军区的撤离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别说临海市,我听见这三个字,我就烦。”黄天行停在大桥前段的一处岗哨前,目光冷冽地盯着前方的江面,眉目间透着黑压压的阴沉。

段成伟站在他身旁,微微苦笑了一声,低下头。

确实,自己刚才的比喻确实有些不妥,临海市和这座桥梁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临海市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可国内许多人对这座城市的怨念却依旧挥之不去,就连不少高层领导和军官也是一样。

“让炊事连将餐食送上来吧!”黄天行低头看了眼手腕上的手表。

段立伟有些疑惑地皱了皱眉。

他迅速抬起手腕,瞥了一眼手表,现在才中午11点27分,距离常规的午餐时间还早。

在平常,部队通常会在中午12点左右才开饭,这个时间点确实有些不寻常。

黄天行似乎看出了段立伟的困惑,他目光望向远方,神情严肃地解释道:“一会南方军区的大部队就要到了,到时候情况紧急,恐怕没有时间让部队停下来吃饭。我们必须提前解决这个问题。”

段立伟瞬间明白了黄天行的意图,他立刻反应过来,随手点了一名站在旁边的士兵,大声命令道:“你,去往后方,告诉炊事连,让他们马上把餐食送上来!”

……

桥梁的中部,几名士兵坐在一个军用帐篷内。

顶部挂着一盏昏黄的应急灯,灯光在风中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

帐篷的角落里堆着一些沙袋,沙袋表面粗糙,颜色暗淡,它们紧紧地压在帐篷的边缘,防止帐篷被风吹走。

帐篷里放着几张折叠椅,士兵们坐在上面,有的在擦拭武器,动作仔细而专注;有的在整理装备,检查着每一个细节。

“唉,我都四十多岁了,还被征召上前线了。”一名中年士兵抱怨道,他的面色黝黑,胡子拉碴,坐在棚子的角落里。

他身上的军大衣显得有些宽大,不合身的衣摆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

“可不是嘛,我都快36了,还不是一样?”另一名士兵回应道,他从背包里掏出今日新配给一包香烟,抽出一根递给了他,“来一根?”

“谢了。”中年士兵接过香烟,用打火机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吐出一团白雾。

他的手指被冻得有些发红,但动作依然熟练。

“听说南方军区的部队快赶到了。”一名中士突然说道,他靠在棚子的柱子上,眼神望着远方的江面。

“是啊,也不知道他们啥时候能到。”班长接过话茬,他正哆哆嗦嗦的啃着今天分配到的巧克力。

“希望他们快点过来,这样我们也能早点撤。”中年士兵咳嗽一声,低声说道。

“撤到哪儿去?”中士捶了捶自己的后背,反问道。

“谁知道呢,反正上面让撤,我们就撤呗。”班长耸了耸肩,“不然,让你们留下来死守的话,更惨。”

“能回到我的家乡就好了。”中年士兵眼眶有些泛红,“我老婆孩子还在后面等着我呢。”

“谁不是一样?”中士从背包里掏出一个铝制饭盒,打开盖子,里面是一些简单的饭菜:土豆烧肉、咸菜和米饭。

他把饭盒递到旁边的人面前,说道:“来,尝尝后方炊事兵刚送上来的伙食,说不定是断头饭了。”

“也是后方补给跟上来了。”班长用手捻起一块猪肉,抛进了自己的口中,咀嚼道:“现在咱们还能吃口热乎的,要是搁以前,吃压缩饼干去吧。”

“我是无所谓,”拿饭盒的中士笑了笑,拿起筷子,夹起一块半肥半瘦的猪肉,“能填饱肚子就行。不过这土豆烧肉还挺香的,比压缩饼干强多了。”

就在帐篷内的几名士兵还在吃饭闲聊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口哨声。

“嘟嘟嘟嘟。”

紧接着是军官们的大声呼喊:“紧急集合!所有人员立即集合!”

“什么情况?出什么事了?”中士差一点没被嘴里的米饭给噎死,艰难地咽下后,他惊愕地望着班长,眼睛瞪得溜圆,手中的筷子还保持着刚才夹菜的姿势。

“我怎么知道?快!快出去看看!”班长抹了抹嘴角的饭粒,也是一脸的迷茫,赶忙站起身来,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刺啦”一声。

“是不是有敌人来了?”中年士兵一边问,一边紧张地拿起了靠在脚边的步枪,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枪身。

“不清楚,但肯定有大事发生了。”班长边说边迅速地戴好头盔,头盔与头盔之间相互碰撞,发出“哐当哐当”的声音。

“不会是感染者来了吧?”中年士兵在后面询问,他拿起步枪,步枪“当”的一声撞在了帐篷的柱子上。

“谁知道呢?”中士穿上防弹衣,扣子“咔嗒咔嗒”地被迅速系上,跟在班长的身后,快速的冲出了帐篷。

整个大桥上一片混乱。

士兵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有的在桥面上狂奔,脚步声“咚咚”作响;有的在互相大声呼喊着,声音嘈杂一片。

“我是二连的,连长在哪?”一个年轻的士兵高声喊着,手中的步枪紧紧地抱在胸前。

“是不是感染者来了?”另一个士兵回应着,脸上写满了惊慌,眼睛四处张望。

“赶快调整重机枪的枪口。”一名高级士官快速从旁边的帐篷中窜了出来,大声指挥着身边的重机枪小组。

军官们则在大声地呼喊着命令:“快点集合!不要乱!”

“以班排为单位,迅速找到自己的指挥体系。”

班长赶紧朝着自己排长的方向跑去,同时在后面大声提醒道:“瞪大你们的眼珠子,看着脚下。”

“知道了!”中年士兵一边跑一边回应,脚下却一个踉跄,差点滑倒,军靴在冰面上划出一道痕迹。

桥面上已经因为滩沙江的水汽而结成了一层细细的冰霜,每一步都显得格外小心。

“快!快!”中士在前面催促着。

然而,难免有一些士兵在桥面上因为水汽结成的冰而摔倒。

有的士兵摔倒后,用手肘和膝盖撑着冰面,试图爬起来,但冰面太滑,他们只能一点一点地挪动身体,好不容易才站稳脚跟,却又被旁边跑过的人撞了一下,再次失去平衡。

有的士兵摔倒后,手中的武器也滑了出去,他们急忙伸手去抓,却因为手套太厚而一时抓不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武器滑出去好远,然后再爬起来去追赶。

跑到正一脸焦急的寻找着身边士兵的排长面前后,班长啪的一声敬礼,高声喊道:“报告长官,二班11人全员到齐。”

排长微微点头,正欲回应,却见远处尘土飞扬,由远及近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刹那间,大桥仿佛都随之震颤,士兵们纷纷投去惊异的目光,不知又有何变故。

不多时,南方军区装甲混成旅的先头部队映入众人眼帘,打头的是几辆t99型主战坦克,坦克的履带碾压地面,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

后面跟着的是装甲运兵车,车轮滚动,发出“咔咔”的声响。

这些车辆上面全是血迹,血迹在车身上形成一道道痕迹。

还有一些感染者的肉块粘在车身上,肉块有的已经干涸,有的还在滴着血水。

顶上,几名士兵探出头来,他们身着沾满油污与血迹的军装,大声呼喊着:“快把路障沙包移开,我们的大部队就快到了。”

可是大桥上的士兵显得有些呆愣,大多数人站在原地,眼神空洞地四处张望。

因为大多数士兵并没有找到自己的指挥体系,心中的惊恐也让他们手足无措。

他们不知道该往哪里去,该做什么,只能在原地等待指令。

有的士兵试图喊出问题,但声音很快淹没在这片混乱之中。

“快呀,移开沙包和路障。”车顶上的士兵再次大声吼道,他双手紧紧抓着车顶的把手,身体微微前倾,似乎恨不得自己跳下来帮忙。

这一次,士兵们的反应明显不同。

基层军官们迅速反应过来,拿起挂在脖子上的口哨,拼命吹着,哨声尖锐而急促,在大桥上回荡。

他们一边吹哨,一边大声喊道:“快!去搬沙包!”

军官们的的声音在混乱中显得有些微弱,但足以让身边的几个人反应过来。

旁边的士兵们听到后,像是被电击了一下,立刻朝着路障的方向跑去。

另一些士兵还在原地犹豫,他们的眼神在四处寻找指挥官的身影,但周围一片混乱,根本找不到方向。

一名年龄大概在四十五左右的士兵小声问旁边的战友:“我们该去哪儿?谁来指挥?”

“不知道,先搬沙包吧!”战友摇了摇头,无奈地回应道。

………

根据滩沙江总指挥部发布的最新单兵个人作战时期生活配给标准,士兵们的伙食配给情况如下:

一线作战部队配给标准

主食:米饭700克。

肉类:新鲜肉食230克,罐头肉120克。

蔬菜:冻干蔬菜或新鲜蔬菜90克(极寒天气蔬菜配比较少)。

水果及其他食物:酌情分配。

二等配给标准(适用于非一线守备部队和现役部队之外的所有部队)

主食:米饭600克,压缩饼干220克。

肉类:罐头肉100克。

蔬菜:冻干蔬菜或新鲜蔬菜50克。

水果及其他食物:根据实际情况少量分配。

香烟及零食配给(均为每天):

一线作战部队:每人每天配给1包香烟。

巧克力:5块。

糖果:5-10颗水果硬糖或奶糖。

坚果:一小袋混合坚果,包括杏仁、腰果、核桃等。

能量棒:1根(50克)。

果脯:一小包葡萄干或芒果干。

二等配给部队:每人每天配给0.5包香烟。

巧克力:1块。

糖果:3-5颗水果硬糖或奶糖。

坚果:一小袋混合坚果。

苏打饼干:7–8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1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