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199章 举国欢庆

书名: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字数:3.8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31

傍晚18:23,中星合众国首都中津市的街道突然沸腾起来。

下了班的白领攥着手机奔跑,菜市场的摊主们扯着嗓子吆喝\"大捷咯\",连拄着拐杖的老人都颤巍巍地把褪色的国旗从箱底翻出来。

持续半月的宵禁通告被喜庆的红色条幅覆盖,烤冷面、糖葫芦的香气混着此起彼伏的《国歌》旋律,将整座城市熏得滚烫。

手机推送接连弹出消息:“财政部紧急通知!凡持有居民身份芯片者,今夜24点前均可在民生银行App领取700军券电子红包,可用于餐饮、零售消费!”

便利店收银台前瞬间排起长队,染着蓝发的少年兴奋地拍着玻璃柜台:“老板!来两包辣条!剩下的钱给我兑游戏币!”

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妈妈打开手机计算器,喃喃自语:“奶粉能省200,再给宝宝买双新鞋子...”

货架间飘来泡面的香气,她下意识咽了咽口水。

自从丈夫奔赴南方战场,这双手煮过无数碗清汤寡水的稀饭,不到半个月,人瘦了近10斤,原本合身的衣服空荡荡挂在身上。

丈夫每月1000军卷的津贴,以前还能应付日常开销,可现在光是奶粉钱就要900军卷。

紧张的局势下,奶粉已经涨到300元一罐,孩子小,一个月最少喝三罐,她试过在奶粉里掺米汤,孩子喝完半夜总哭,抱在怀里怎么哄都不停,小脸哭得通红。

攥着手机的手微微发颤,几天前丈夫寄来的信还塞在钱包夹层,那句\"等胜利就回来\"被汗水浸得发皱。

在灾难与严寒席卷的当下,高热量、高营养的奶粉成了硬通货。

若不是国家出台限购政策,规定只有携带婴儿的家庭才能购买,货架恐怕早已空空如也。

\"前面的快点!\"不耐烦的催促声中,她突然转身走向货架,抓起最贵的那罐奶粉。

婴儿的哭声戛然而止,小手正抓着奶粉罐上的五星图案。

五金店老板踩着梯子挂横幅,麻绳突然断裂,他却笑着摆摆手:“吉利!破旧立新!”转头就掏出记号笔在纸板上写下\"军券消费满300送扳手\"。

\"快看!广场大屏幕!\"不知谁喊了一嗓子,上千人同时驻足。

画面里,南方战区某部队,满身硝烟的战士与自发赶来的民众共同升起国旗,寒风掀起残破的军装,却吹不弯挺直的脊梁。

弹幕瞬间铺满屏幕:

“建议把胜利日设为法定节日!今天我要喝到摊老板收摊!”

“楼下火锅店已经排到300号,老板说军券消费全单送啤酒!”

“刚给前线捐了200军券,这点心意希望战士们能喝上热乎的!”

夜幕完全降临时,烟花突然在天空炸响。

红的、紫的、金的光团接连升起,轰鸣声回荡在整条街道。

人群爆发出阵阵惊呼,孩子们兴奋地跳起来,夜市摊位的摊主们也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张望。

银白的烟火瀑布垂落,照亮了欢呼的人群。

举着自拍杆的小主播猛地攥紧了设备:“家人们!看见没?咱们中津市解禁烟花了!”镜头跟着她剧烈晃动,有人慌忙翻出手机录像,几个孩子被突然的声响吓得往大人怀里缩,又忍不住踮脚去够空中炸开的金箔。

二十年来头一回,禁放令在今夜暂时退场。

往年春节只能隔着屏幕看定点焰火的市民,此刻正举着刚买的仙女棒往广场跑。

夜市摊位的霓虹灯牌被烟花映得忽明忽暗,卖糖葫芦的大爷扯着嗓子喊:“放烟花咯!买一串送个小灯笼!”

霓虹招牌在烟火中明灭,执勤警察手持喇叭循环播放:“请有序庆祝,注意安全。”

警车红蓝灯光混着漫天星火,照亮了这座彻夜不眠的城市。

五辆黑色轿车无声停在中津市商业区的步行街入口。

许靖川穿着普通的深灰色毛呢大衣,戴着黑色围巾,和中央办公厅负责人钱力强一起走下车。

二十多名便衣保镖分散在周围,有的穿着夹克假装看手机地图,有的提着购物袋在奶茶店门口排队,还有人推着行李箱装作刚下火车的旅客。

许靖川每走过一家商铺都要驻足片刻。

路过儿童服装店时,他看着橱窗里挂着的小熊毛衣,脚步明显慢了下来。

甜品店飘出的奶油香气中,几个年轻女孩正举着手机拍网红蛋糕,叽叽喳喳讨论着哪款滤镜好看。

夜市摊前,穿着校服的学生们挤在一起买烤串,油花滋啦滋啦地溅在铁板上。

作为远离前线的大后方,这里的学校仍保持着正常的上下课节奏。

毕竟,唯有守住这方教育阵地,才能为不知何时结束的战争,持续输送维系国运的火种。

“作为国家领导人,我们最希望看的不就是这样一幅国泰民安的景象吗?”许靖川盯着路边卖冰糖葫芦的老人说道。

老人正把插满糖葫芦的草靶子往更亮的路灯下挪,几个小孩踮着脚指着最顶上那串最大的。

钱力强跟在身后,脚步迟缓:“是啊,百姓生活好了,才说明我们的政策没有问题...”

许靖川听着这虚伪的话语,终究没吐出一个字,他紧了紧围巾,转身继续向前走,皮鞋踩过地砖缝隙里的落叶,发出细碎的声响。

便衣保镖们立刻默契地调整站位,看似随意地跟着挪动。

走了一小会,许靖川像是走累了,在挂着\"烤鱼39.9元\/条\"红底灯箱的夜市摊前停下。

铁架上的炭火噼啪爆开火星,烤鱼表面刷着的红油在灯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

\"几位里边坐!\"系着油渍围裙的老板娘快步迎上来,随手扯下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把汗,鬓角几缕头发被油烟熏得发黄,\"新到的江团鱼,现杀现烤,再送两个配菜!\"

钱力强下意识挡在许靖川身前,却被轻轻推开。

领导人指了指角落的塑料桌椅:“来条小的,加份豆皮。”

等老板娘递上沾满油渍的菜单时,他突然抬头问:\"大姐,这生意好做吗?\"

铁盘重重砸在桌上的声响戛然而止。

老板娘愣了愣,随即苦笑着摇头:“好啥呀!”她压低声音,往沸腾的铁盘里扒拉焦边的配菜,“鱼价一天一涨,39块钱卖一条赔一条。往常大家攥着军券都换粮食,哪像现在...\"她突然自嘲地笑起来,笑声混着炭火噼啪声,\"说是什么国家发的钱不用白不用,'搞什么报复性消费',可谁家不想过踏实日子?我男人跑运输半个月没音讯,孩子天天问爸爸怎么还不回家…”

许靖川露出尬笑,倚着油腻的塑料桌,看老板娘将鱼穿进铁签:“大姐,那现在主要靠什么维持生计?”

老板娘手一抖,铁钳撞在烤架上发出脆响。

“还能靠啥?”她用围裙擦了擦汗,露出口袋里半张皱巴巴的补助领取单,“每月三百军券的救济金,刚好够买玉米面。”

铁签翻转间,她盯着滋滋冒油的鱼皮苦笑,“原先在电子厂做包装,可现在厂子早停产了,除了军工产业,原先那些紧俏的行业,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大街上满是找不到活干的人……”

钱力强轻咳几声,屁股往后移试图站起身,扯开话题道:“许…许先生,我听说那边有家羊肉店不错,要不我们打包去那边一起吃?”

许靖川抬手按住桌沿,眼皮都没抬,声线冷得像冰:“坐下。”

钱力强僵在原地,又慢慢跌回座位。

“那大姐你是怎么想来干烤鱼这个生意的?”许靖川接着问道。

老板娘双手攥着滚烫的铁盘,端到两人桌前:“活人还能让尿憋死?男人在外面生死未卜,女人总得把日子撑起来。”

鱼烤得很香,可许靖川却没有任何食欲,他捏着木筷的手有些发颤,夹起的鱼皮在半空晃了晃才送进嘴里。

焦脆的口感混着浓重的盐粒,他咀嚼得极慢,腮帮肌肉微微抽搐。

钱力强拧开矿泉水瓶盖的\"咔嗒\"声格外清晰,塑料瓶递到半空又僵住。

看着许靖川把鱼刺仔细剔在纸巾上,他压低声音:“许先生,要是吃不下...”

“怎么吃不下?”筷子重重磕在盘边,惊得邻桌学生抬头张望。

许靖川用指腹抹掉溅在袖口的油渍,压低的语调里浸着涩意,“吃不下也得硬吃下。”他抓起矿泉水猛灌一口,冰凉的水流顺着嘴角滑落,“平常百姓现在连条鱼都吃不起,我们怎敢浪费?”

夜风卷起桌上的纸巾,老板娘端着泡菜碟过来时,瞥见许靖川面前的鱼肉已经被拆得干干净净,她刚要开口,就见对方抹了把嘴,指着见底的铁盘:“大姐,手艺不错,过几天我还来!”沙哑的嗓音里带着刻意的轻快,却掩不住发红的眼眶。

等两人身影消失在街角,老板娘弯腰收拾桌子,发现纸巾堆里藏着三张百元的军券,足够买下十条烤鱼。

回程的轿车中,许靖川坐在后排,面对民众时温文尔雅的语调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歇斯底里的怒吼:“钱力强,你现在就跟民政部门,还有财政部门的领导人通通气,我不要求你们几天之内解决民生的问题,但是现在百姓连吃点肉,吃条鱼都得精打细算的话,我…我真的心痛啊!”

钱力强从副驾驶回过头,看着后排渐渐平静下来的许靖川,才小声开口道:“主席,就算协调了......情况也好不了多少,今冬突如其来的天灾让粮食减产大半,幸亏抢在暴雪前收了部分秋粮,不然,情况只会更加恶劣。”

许靖川闻言,往后重重靠在座椅上,双臂抱住自己的肩膀,额头抵着膝盖,整个身子微微发颤。

车内寂静无声,只有他压抑的呼吸声,一下又一下,撞在沉默的空气里。

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会不知道吗?

他当然知道,甚至比任何人都清楚。前线枪炮声里,弹药在飞速消耗,伤兵急需药品,阵亡士兵的抚恤金亟待发放;而在后方,无数失业民众眼巴巴等着粮食救济,每一粒米都要精打细算地分配。

尽管有着战备粮仓,可也不能随意挥霍,每开启一袋,都是对未来的透支。

当人们尚有一口吃食,社会尚能维持表面的秩序;一旦饥肠辘辘,再宏伟的蓝图、再动人的承诺,都抵不过碗中冒着热气的稀粥。

不饿肚子,已经是他能做的最大努力。

民政部门的领导建议发放这700军卷时,起初他并不以为意,觉得这点军券能起什么作用?

但现在他明白了,这700军券对于那些在饥饿边缘挣扎的家庭来说,就是一线生机。

“从下周起,普通民众的救济标准再增加100军卷。春节前要确保落实到位,再追加500军卷作为年节补助。”

许靖川下意识地伸手探向西装内侧的烟盒,指尖刚触碰到那光滑的铁盒,又缓缓缩回手,烟盒被重新按回原位。

“合众国的公民不能在饥饿中过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24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