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181章 江筏绞肉机

书名: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字数:4.4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31

傍晚7:15,潮湿的江雾与纷扬的大雪在滩沙江南岸绞成混沌,能见度不足三十米的苍白帷幕下。

碎冰裹挟着黏连筋肉的白骨在积水中沉浮,暗红血水顺着滩涂的泥沙深入地底。

卫星定位显示,此处距云林县29.6公里。

潮水退去的滩涂布满大小不一的积水洼,浑浊的水面倒映着扭曲蠕动的身影,像是无数被揉碎的噩梦在水底挣扎。

江面上,军舰的主炮持续咆哮,橙红色的火光如同死神的眼睛,在雾幕中时隐时现。

大多数炮弹偏离目标,在滩涂上炸出直径数米的巨大弹坑,掀起的泥土混着感染者的残肢断臂冲天而起,腥甜与腐臭交织的气息在风雪中弥漫。

一块带着防毒面具的头颅\"砰\"地砸在木筏上,浑浊的眼珠还在机械转动,而滩涂上众多的感染者仿佛毫无察觉,继续麻木地推动着木筏,破碎的衣袍沾满泥浆,腐烂的伤口渗出黑绿色液体,即便被炸断半条手臂,也只是机械地用剩下的肢体继续劳作。

木筏旁,一只特殊感染者正大步巡视,它内着防刺服,外披厚重防弹衣,接缝处微微鼓起,显然内嵌的陶瓷插板已多次承受冲击,防弹头盔顶部有道明显的白痕。

这套来自云林县阵亡士兵和警察的装备并不合身,防弹衣下摆露出半截防刺服边缘,肩带处还缠着褪色的警号布条,却完整覆盖了脖颈、头部,胸腹等要害部位。

相较周围衣着破碎、手持简陋武器的普通感染者,就好似明末战场上的清军白甲兵,足以抵御小口径步枪弹,有效削弱弹片杀伤。

此刻,它正挥舞着81杠的枪托,狠狠砸向一只失控的普通感染者。

那失控者双眼布满血丝,嘴角撕裂至耳根,露出半截断裂的牙齿,挥舞的生锈砍刀刃口已卷成螺旋状。

特殊感染者动作娴熟冷酷,防弹头盔下的双眼毫无感情,侧身闪过刀锋时,防弹衣面料与刀刃摩擦发出刺耳的刺啦声。

两者肢体相撞,防弹衣内部的缓冲层发出沉闷的噗嗤声。

紧接着,它抡起枪托,精准砸向对方太阳穴。

\"砰\"的一声闷响,失控者瘫倒在地,抽搐的手指无意识的抓挠着沙地,四肢在地上徒劳地挣扎

特殊感染者只是微微一顿,便继续指挥其他感染者登船。

这些低阶个体总让特殊感染者陷入矛盾。

充当炮灰绰绰有余,处理后勤事务也能胜任,就如同军队里的辅兵。

可一旦嗅到血腥味,或面临身旁同伴的死亡,就有可能被杀戮欲望支配,双眼通红,近乎丧失理智。

只有在中低层特殊感染者的枪托威慑和嘶吼命令下,才能组成有序作战单位,发挥最大战斗力。

而这些炮灰乘坐的木筏也是仓促搭建,长约5米、宽4米有余,粗糙原木用生锈铁丝随意捆绑,底部铺着破旧防水布。

普通感染者们攥着卷刃的砍刀、豁口的菜刀,在特殊感染者的枪托推搡下,跌跌撞撞地爬上木筏。

十几双沉重的脚步同时落在腐朽的木板上,木筏剧烈摇晃,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砰!”的一声,一名举盾持砍刀的感染者在登筏时,鞋底在结冰的木板上打滑,它下意识用砍刀撑地,却因木筏倾斜失去重心,整个人向后仰倒,刀背重重磕在木筏边缘。

铁丝捆绑处瞬间崩开,浑浊江水顺着缝隙渗进来。

木筏倾斜得愈发厉害,几个感染者踉跄摔倒,手中的刀具、长矛胡乱挥舞,险些划伤同伴。

摔倒的感染者挣扎起身,泥浆沾满腐烂的躯体,仍固执地向木筏中心挪动。

特殊感染者迅速上前,用枪托砸向失控的普通感染者,强制它们保持平衡。

但渗水越来越严重,木筏吃水线不断上升。

更多感染者仍蜂拥而上,木筏在重压下几乎贴近水面,随时可能倾覆。

江水漫过木筏边缘,冰冷的水流让感染者们发出含糊的嘶吼,却无法阻止它们登筏的脚步。

当第一艘木筏的吃水线几乎与江面平齐时,随着某个无形信号,数百艘木筏缓缓离岸。

破碎的防水布在浪头中翻卷,载着这群不知疼痛的活尸,朝着对岸的炮火驶去。

第一波数千名普通感染者离岸后,后方的特殊感染者立刻发出低沉嘶吼。

得到指令的第二支作战单位从阴影中走出,踏着前队的泥泞脚印,抬着木筏继续向沙滩挺进。

这样的策略可以有效躲避人类炮火杀伤,以减少伤亡。

滩涂后方两公里的密林中,八百多名身高近两米的感染者先锋们正在进行战前准备,它们皱着眉头,喉咙里发出不满的咕哝,粗大的手指捏着防爆服的拉链,却总被壮硕的皮肉卡住。

有的感染者不耐烦地扯拽着衣袖,将布料撕裂的声音混着咒骂般的嘶吼。

防爆头盔戴上时更是麻烦不断,它们歪着脑袋,用肩膀去蹭头盔调整位置,偶尔因为动作太猛,头盔撞到树干发出\"当啷\"巨响。

有只感染者被下巴处的卡扣勒得面色发紫,脖颈青筋暴起,伸手乱扒拉的样子活像个发脾气的孩子。

直到体型矮小的低阶个体几乎是爬着凑上前,它们弓着背几乎贴到地面,踮起脚尖时膝盖还在止不住地打颤,捏着卡扣,刻意避开精锐者紧绷的肌肉,每调整好一处就像触电般立刻后退半步,浑浊的眼珠始终低垂着,连对方的衣角都不敢直视。

穿戴完毕后,精锐感染者们抖动身躯,目光扫向左侧的瞬间,手持武器的普通个体立刻弓着腰狂奔上前。

有两只直接脸朝下趴在地上,泥土蹭进溃烂的伤口也浑然不觉,双手高举警棍、刀具与枪支,颤抖着将武器奉上,喉间发出恐惧的呜咽,生怕动作慢了会招来灭顶之灾。

接枪的感染者动作利落,骨节分明的手指飞速拉动枪栓检查弹夹;持警棍者随意挥舞武器,破风声中,嘴角的涎水甩在低阶个体头顶。

那些低伏在地的同类动也不敢动,只是将额头死死贴住地面,任由黏液顺着脖颈流淌。

甚至有普通感染者因过度恐惧失禁,秽物顺着裤腿滴落,却依然保持着僵硬的递械姿势。

不远处,七十余艘近乎崭新的冲锋舟与气垫船整齐排列。

长7米有余、宽4米的冲锋舟搭载着强劲引擎,船舷防撞条还带着港口特有的橙白标识。

6米多长、3米宽的气垫船控制台上凌乱的抓痕与循环播放的人类撤离警告画面。

特殊感染者们缓步走近这些钢铁载具,戴着手套的手掌抚过冰冷的金属外壳,防弹面罩下,嘴角勾起扭曲的弧度,浑浊的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

这些从周边城市港口、码头拼凑而来的精良装备,此刻成了感染者精锐部队最锋利的獠牙。

前两波乘坐木筏的普通感染者不过是消耗敌方火力的诱饵。

那些行动迟缓、智商堪忧的同类,将用血肉之躯麻痹人类防线。

而作为第三波突袭主力,它们将在炮火停歇的瞬间,以重型装备与战术素养撕开敌人的致命缺口。

……

江面上的迷雾更加浓厚,第一波次的感染者木筏群已逼近江心。

军舰的雷达屏幕骤然爆起刺目的红光,凄厉的警报声撕裂甲板上空的死寂。

操作员疯狂拍打攻击按钮,舰首的近防炮率先发出令人牙酸的咆哮,25毫米炮弹如银色暴雨倾泻而下。

最前排的木筏首当其冲,瞬间化作最残酷的绞肉机。

一枚炮弹精准贯穿正站在船头,挥舞着菜刀嘶吼的感染者,25毫米穿甲弹从下腹斜贯而入,高温弹芯瞬间将肠道炙烤至碳化,炸开的伤口喷溅出黑红色碎肉与冒着气泡的肠液,糊状体液泼在右侧感染者脸上,腐蚀得对方表皮大片剥落。

弹体余势未减,斜切进木筏底部松木,直径三厘米的原木被撕裂成尖锐木刺。

左侧感染者的眼窝被一根三十厘米长的木刺贯穿,浑浊眼球连着眼神经被挑出,悬挂在脸颊上晃荡,而它仍机械地抬着断臂,残留的手指还保持着抓握船柄的姿势。

右舷处,脖颈肿胀如球的感染者刚举起砍刀,就被另一发炮弹拦腰切断。

上半身砸在木筏边缘,肋骨断茬从背部戳出,心脏仍在胸腔内跳动,断裂的主动脉像高压软管般喷溅黑血,血管断口如扭曲的蚯蚓般抽搐。

下半身坠入江中时,膝关节还保持着弯曲姿态。

浮尸铺满江面,既有遇难平民破碎的衣物,也有感染者溃烂的躯体。

紧接着,伴随着护卫舰上红光一闪,一艘木筏被127毫米主炮直接命中,爆炸掀起的水花足有数米高,裹挟着十数具躯体冲向半空。

其中一个身着保安服,骨瘦如柴的感染者在冲击波中翻滚,衣物瞬间被撕成布条,皮肤也被高温灼得碳化剥落。

即便如此,当它坠入江水时,仍以扭曲的姿势死死抱住泡沫板,被炸得只剩白骨的大腿在水中晃荡,断裂的手臂诡异地反折在背后,却仍用仅存的左手疯狂划水,黑血顺着白骨缝隙汩汩涌出,将周围的江水染成墨色。

这些地位卑贱的底层感染者,早已忘记人肉的滋味。

自从攻占下云林县,小部分幸存的人类都被特殊感染者圈禁起来,关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

那些装备精良、眼神冷酷的特殊感染者,如同贵族般享受着这份特权,而普通感染者就像奴隶社会中的底层,只能在战场上充当炮灰,只有攻下人类的城市或者突破人类的防线,才能得到些许残羹冷炙作为赏赐。

若是作战勇猛、立下战功,少数普通感染者会被授予“十夫长”“百夫长”名号。

所谓晋升,不过是在它们手臂绑上褪色布条,或是套上生锈的金属环作为标识。

这看似荣耀的头衔,实则是驯化奴隶的手段,哄骗它们更卖命地冲锋陷阵,直至在枪林弹雨中粉身碎骨,最后连残骸都被同伴分食。

炮火愈发猛烈,天空中传来直升机螺旋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三架武装直升机呈品字形低空掠过,机头下方的探照灯射出惨白的光柱,在翻滚的雾霭中切割出晃动的光带,搜寻着目标。

旋翼搅动的气流在江面掀起两米多高的浊浪,破碎的木筏残骸和浮尸随着浪头剧烈起伏,江水被搅得更加浑浊不堪。

\"锁定目标,立即开火。\"武器操作手低头,对着战术耳麦低声确认。

随着金属弹链哗啦入膛的脆响,混合装填着白磷弹、穿甲弹与高爆弹的23毫米弹药被推入机炮。

底火迸发的瞬间,炽热火舌撕裂夜空。

高爆弹率先命中木筏,剧烈的爆炸将木板炸成尖锐碎片,弹片与木屑呈扇形飞射,直接撕碎前排感染者的躯体。

紧随其后的穿甲弹穿透厚实木筏,在江底炸开白色漩涡,将躲避不及的感染者拦腰斩断,半截尸体在水中打着旋下沉。

白磷弹拖着明亮尾焰坠入木筏,粘稠的燃烧剂附着在感染者溃烂的皮肤上,瞬间燃起1000摄氏度的火焰。

这些怪物疯狂翻滚、撕扯着火球般的躯体,发出非人的嚎叫声。

白磷持续燃烧穿透肌肉、骨骼,直至将它们烧得只剩焦黑骨架,空气中弥漫着皮肉烧焦的刺鼻气味。

幸存的感染者被冲击波掀入江中,湍急的水流裹挟着残肢断体奔涌而下。

有的被燃烧的白磷波及,在水中仍持续燃烧;有的被弹片贯穿胸腔,黑血汩汩涌出染红大片江水。

破碎的木筏残骸上,还在燃烧的白磷弹芯滋滋作响,将周围江水映得一片血红。

……

夜幕笼罩下的密林边缘,腐烂的枝叶间传来拖沓的脚步声。

江面上燃烧的感染者木筏化作猩红火海,吸引着军舰主炮的全部火力,仅余对岸火炮持续轰击滩涂

得到进攻命令后,感染者先锋立刻驱使着炮灰们抬着冲锋舟向着江面进发,它们先是分散成小队避开侦查,抵达滩涂后又迅速集结。

下水后,所有冲锋舟与气垫船首尾相连,排成笔直的队列,朝着防线上某一地段全速突进。

伙同这一次进攻的,是整整2万多名乘坐着数千艘木筏的普通个体,它们的首要任务是刻意暴露在火力下,以掩盖真实进攻意图。

而当精锐部队撕开滩头缺口时,凭借这庞大的数量,即便历经枪林弹雨,只要有幸存者侥幸靠近滩涂,便会立即弃筏,与先头部队会合,稳固滩头阵地。

事实上,整条江上正有六支同样的冲击部队在不同滩头同步推进。它们彼此间隔数十公里,利用夜色与地形精准避开军舰主炮覆盖区域。

这些被刻意分散的队伍,如同被提前输入指令的消耗品,沉默地等待着被投入绞肉机的时刻,无论哪一处取得突破,都将成为点燃总攻的导火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3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