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166章 永远填不满的人

书名: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31

晨9点47分,金红色的阳光正斜斜切过壁水市的天际线,将滩沙江水面染成碎金闪烁的熔池。

昨夜残留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空气里仍浮动着潮湿的腥味,但东南方向云林县上空翻涌的硝烟,早已把晨曦染成浑浊的铅灰色。

江面上,舰队的轮廓在晨雾与硝烟中时隐时现,大口径主炮的闷响每隔数秒就震得沿江建筑的窗玻璃嗡嗡发颤,炮口焰在水天交界处绽开橘红色的花,转瞬又被潮湿的江风揉碎成淡蓝的硝烟。

中口径副炮则以更急促的频率咆哮,弹着点在云林县江岸犁出连续的火链,碎砖与焦木混着泥块砸进江水。

天空中,战斗机的尖啸与轰炸机的低频轰鸣织成声浪的网。

三架涂着迷彩的歼击机正从低空掠过,机翼下挂载的导弹在阳光里泛着冷光,引擎尾流扫过市政大楼顶的天线时,将墙角堆积的碎砖屑掀得漫天飞舞。

根据孙逸飞上将的严令部署,无论资源消耗多大、时间多长,都必须持续对云林县实施炮击与轰炸。

这一决策部署背后的核心考量在于,必须遏制云林县感染者数量的进一步增长,彻底切断病毒传播链,确保防线的绝对稳固。

没有人讨论这样的打击会消耗多少吨弹药,或是云林县地下管网里是否还有未撤离的平民。

所有炮兵部队都得到了孙逸飞上将的指令,其中第二条款写得明白。

“当感染风险超过军事价值时,允许将整个区域从地理上抹除。”

此刻江面上重新密集起来的炮口焰,正将这句话化作持续的震动,从脚底传入每个军人的骨髓。

那些在地图上被红色覆盖的区域,早已不再是需要守护的国土,而是必须彻底焚烧的“病原体培养皿”。

壁水市市政大楼的旋转门仍在匀速转动,门轴电机发出的“嗡嗡”声盖过了远处的炮击。

门卫室改成的临时岗哨里,卫兵的头盔上凝着水珠,却对着进入者机械地敬礼,他们身后的电子屏显示室内恒温22c,与外面春寒料峭的江岸形成诡异温差。

大理石地面上,参谋们抱着文件夹疾走时,皮靴跟敲出的脆响混着电梯间“叮”的提示音。

恍若和平时期的行政日常,只有走廊拐角处堆着的沙袋墙,以及墙上用胶带临时固定的滩沙江布防图,泄露了这里的真实功能。

顶层指挥办公室的水晶灯仍亮着,暖黄色光晕里,孙逸飞手中的《中央日报》头版标题被红笔圈住,油墨在“军民共守滩沙江”四字上洇开,恰好遮住照片里举着红旗的老人。

胡桃木大班台另一侧,霍云涛的黑色皮手套正压着摊开的装备报表。

作为从上头空降下来的副总指挥,他的作战服左胸别着枚极小的卫星徽章,那是直属总部的特殊标识。

中央军委派他来滩沙江防线,明面上是“协助部署第二道防线”,实则带着一纸未公开的《战时指挥权分割条例》。

孙逸飞此时虽仍挂名防线总指挥,却被划走了后勤调度、兵员增补、密电直发三项核心权限,统统收归霍云涛直管。

毕竟,当一个战区将领麾下的部队超过百万,连总统府送来的慰问团都要先经他手“筛选接待名单”时,中枢对“将在外”的忌惮便超过了对“敌在前”的忧虑。

而霍云涛这种出身陆军大学、从未在地方部队任过实职的“纯中央系”将领,此刻就是嵌进指挥体系的楔子。

再说孙逸飞会不知道吗,怎么会不知道?都是人精。

霍云涛被派来,不是帮忙,是来分权的。

三项核心权限被收,这背后是中央对他兵权过重的忌惮。

他明白得很,可为了大局,只能暂时容忍,给霍云涛留足面子,不然那三项权力,哪是轻易能被收回去的?

“国家的宣传部门倒是挺会宣传的。”孙逸飞向后仰进真皮座椅,手肘搭在雕花扶手,嘴角露出一丝似笑非笑的弧度,椅背的弹簧发出“吱呀”抗议,“看看这头条《云林民众欢欣转移,钢铁防线浴火铸就》”

“下面还煞有介事写着战地记者据实报道,云林县平民已完成战略转移,武装部队正构筑第二道防线,这谎扯得倒像模像样。”

霍云涛转动着骨瓷咖啡杯,杯底在胡桃木桌面碾出一圈水痕:“不然该如何表述?据实刊载‘百万民众拥堵港口,防卫线完全崩溃’?”他忽然笑了,镜片后的目光扫过报纸上举着步枪列队的平民照片,“总得让基层相信,撤退是为了‘转进战略’,自愿加入后备队是‘共赴国难’。”

“妙就妙在这张配图。”孙逸飞指尖划过版面右下角,穿校服的少女举着玩具枪站在沙袋堆前,身后“全民皆兵”的横幅被海风吹得猎猎作响,“从南部撤来的‘自愿者’里,有多少是被刺刀逼着领的钢盔?我听说屏东码头的征兵处,连七十岁的阿公都要按手印充数。”

“战争面前,炮灰只要是个人就行。”霍云涛将冷透的咖啡一饮而尽,杯壁上的奶泡在唇角留下白痕:“至少照片里的人手是干净的,总好过让他们看见港口漂浮的浮尸。”他敲了敲报纸左上角的“总统号召”专栏,烫金头像下的“团结一心”四字格外刺眼,“舆论战也是战场,你我都清楚,现在需要的不是真相,是‘希望’。”

“希望是建立在士兵还有平民的尸骨上的。”孙逸飞将报纸往桌上一甩,哗啦一声摊开在铺满作战文件的桌面,起身扭动着腰部,“现在最让我头疼的是兵员缺口和重装备!下面的旅长师长把我办公室电话都打爆了,哭爹喊娘要老兵,说什么征召兵素质堪忧,我他妈又不是神仙,难不成还能从地里刨出几个整编师?”

霍云涛的钢笔尖在布防图上划出一道歪斜的蓝线,指尖无意识敲着标注\"滩沙江防线\"的区域:“我们防线上,120多万人的编制里有50万是临时征召兵,这数字看着唬人...但真能上阵的恐怕...”

“填线都得挑地段。”孙逸飞走到作战地图前,指尖戳在二线防御区的网格线上,“昨天去3号阵地视察,第32征召师那帮小子让我看着是真操蛋,你猜他们怎么练拼刺?拿步枪对着稻草人比划,跟杀鸡似的畏畏缩缩,更别说跟感染者干了。”

霍云涛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指腹在额角按出红印:“这道理谁不懂?征召兵底子薄、训练浅,我比谁都想骂娘,可这些兵一样得吃饭,物资补给这也是一个大问题,这些兵本就不情愿,更不可能在衣食穿着上克扣。”

孙逸飞猛地转头,目光冷冽地瞥向天花板吊灯:“那些事不归咱们管!后勤和国防部自有安排,咱们的职责就是把滩沙江守得滴水不漏。”

“就凭现在的装备?”霍云涛再也坐不住,起身走到窗边,指节抵着结雾的玻璃窗,在水汽上按出几个模糊的印子。

江面远处,炮口焰如红色流星般划过,映得他眼底一片猩红,“我昨天抽空看了一下各个部队的装备表,重装备缺得太狠了。现役和预备役部队勉强能凑齐编制,剩下的征召师,一个师能分到二十辆装甲车就算老天爷开眼,重炮营的牵引车还是从公交公司征的旧大巴。”

“后方军工厂的烟囱都快烧穿了!”孙逸飞在房间内来回踱步,“昨晚打出去的炮弹,够他们加班加点生产七天七夜。”

“中央下发的命令,你又不是不知道,说什么要组建‘首都卫戍部队’。”他特意在“首都”上咬重字音,尾音带着淬了冰的讽刺。

“新生产的装备本来就不多,到了咱们这,那就是更少了。”

“从战备仓库领来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得优先供给被动员的预备役,还有被打残重组的部队,那些以武警为骨干组建的征召步兵师,配给等级永远靠后。”

“我们防线上的部队成分太杂了。”霍云涛轻轻敲击着起雾的玻璃窗:“中枢的战略预备队方案...…卫戍区要拱卫的不只是首都,更是整个防线的神经中枢。他们需要成建制的机械化部队,以应对到时候防线上可能出现的缺口。”

“需要个屁!”孙逸飞突然跨前半步,肩章上的将星几乎撞上霍云涛的战术背心,作训服袖口的泥渍蹭过对方胸前的资历章,“高层是在组建私人卫队,保护自己的狗命。”这句话在喉间滚了两圈,他硬生生咬住后槽牙,舌尖尝到血腥气。

对于这个从军校直接调任的副总指挥,他隐忍多时的不满终于化作实质的压迫感。

他盯着对方,却突然发现他的瞳孔正死死盯着自己战术腰带上的92式枪套。

是在怕他拔枪?

呵,学院派永远看不懂前线军官袖口的血渍比敬礼更真实。

“首都要组建50万卫戍部队需要新式装备。”孙逸飞轻轻拍了拍霍云涛的肩膀,语气中带着讥讽:“那我们就活该当后娘养的?滩沙江防线现在堆着120万人!今早侦察机传回的江对岸的感染者数据,密度高得能让卫星图像泛黑。”

墙边的红色座机突然炸响,话筒在木桌轻轻震颤。

霍云涛借机转身,手指在话机上悬停两秒,看着显示出的“后勤部”标识,最终松开手,声音却刻意放稳:“我会再发一次加急电文,强调滩沙江的特殊需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21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