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146章 一切为了前线

书名: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字数:4.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31

半个小时后,二号车车厢后已经聚拢了大概二十多个平民,熙熙攘攘的显得有些嘈杂。

张涵后背抵着冰凉的栏板,听见身后传来驾驶证塑料封皮的窸窣声。

戴棒球帽的老李正把那张1998年的货运准驾证往掌心按,照片里的年轻人穿着蓝白条纹衫,领口别着朵不知谁插的野花,笑得像刚吃完一碗油泼面。

“您这证件比我家灶台还老。”穿超市工作服的老周探过头,工装胸前别着褪色的工牌,他手里攥着半张超市促销单,背面记着家人的身高尺码,“我去年还在生鲜区搬冻货,这会儿倒是当上兵了。”

老李没抬头,拇指碾过照片上自己二十年前的眼睛:“就单单你一个?我跑川藏线那年,车斗里能捎两筐青苹果给婆娘,雀儿山的兵哥见了直拍我车门,说‘老李你这是给哨所送春天呢’。”他敲了敲栏板上生锈的铁管,“上个月在G7高速啃冷馒头,服务区老板斜着眼瞅我,说‘你这车比我爸的二八杠还破’,现在倒好,破车配破人,都成‘机械化步兵’了。”

角落传来扳手敲打金属的脆响,临时被任命为连部维修兵的钳工老陈正蹲在弹药箱旁撬焊疤,工装裤口袋露出半截断齿的钢锯条:“拉倒吧老李,你那苹果要是现在捎,早被当‘资敌物资’充公了。”他吐掉嘴角的草茎,盯着栏板上歪扭的“壁水市预备役”漆字,“瞧见没?这漆刷得比我徒弟焊的支架还烂,明儿老子得带罐机油来,省得这破铁栏冻僵了卡脖子。”

蹲在阴影里的王贵林突然开口,声音像被冻硬的麻绳:“唉,也不知道要拉到哪儿去……”他搓着皲裂的手掌,指缝里卡着未洗净的泥浆,“去年在老家种地,政府说‘政策下乡’,补贴发了两袋化肥,还没等收成呢……”他喉结动了动,盯着自己磨破的袖口,“前几天才从云林县渡口逃出来,这会儿倒被‘政策’征了壮丁。”

“等急了吧?”一个声音突然传来。

上尉军官的作战靴碾过满地烟蒂,鞋跟踩灭几星暗红的火星,手里的花名册被寒风吹得哗哗翻页:“三营九连一排,应到21人,实到21人…”他的手指每划过一个人的名字,就抬头看向站在车厢后的每一个平民,“都挺齐整啊,种地的、开货车的、搬冻货的,凑一块儿能开个百货商场了。”

王贵林突然往前挤了半步,工装裤口袋里露出半截粉色头绳:“长官,您说的装备啥时候发?我闺女还在第三中学没疏散呢…”

上尉的目光扫过他的裤兜,突然笑了一声,却没接话。

“长官,当兵的时候不是说优先解决咱们家属的问题吗?”王贵林硬着头皮继续询问道。

上尉的目光在那截头绳上顿了顿,嘴角扯出个笑,手指却在枪套上敲了两下。他转身时战术腰带擦过卡车挡板,金属扣环发出轻响:”优先解决?这事儿该找穿警服的,不是找穿军装的,中央下发的政策都明确说明了,士兵家属的安置以及疏散工作由当地政府的警察局,还有民政单位负责。”

“那长官能不能帮我问问?”王贵林还想再问,旁边士官的对讲机突然滋啦作响,那枚民兵胸牌歪在锁骨下,随着他的动作晃了晃,露出里面没扣好的白衬衫领口,领口边缘还沾着点没洗掉的机油。

“连长,主干道又封了。”士官的对讲机天线滴着冰水,顺着战术腰带直流,“交警刚在频道里骂娘,说从渡口来的难民把中山路堵成了菜市场,有辆拉着产妇的三轮蹦子卡在路障中间,司机跪在地上给执勤的磕头…”他偷瞄连长腰间的空枪套,喉结滚动,“防控办下的死命令,没加盖‘军事运输’章的车一概不放行。”

“又他娘戒严?”上尉低声骂了一句:“封路理由呢?总不能说怕老百姓跑太快,惊了城里的老鼠吧?”他突然扯松领口,扭了扭脖子:“昨天师部刚说‘有序疏散’,今儿就拿铁丝网封主干道,当老百姓是圈里的猪仔?”

士官压低声音,身体挡住身后士兵的视线:“说是为了维持城内秩序,可咱都清楚……”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对讲机开关,“昨夜在训练基地周边的住宅区抓了八百七十多个难民,全是攥着身份证想逃出城的。”

上尉突然把花名册摔在卡车挡板上,纸页拍在“壁水市预备役”的歪斜漆字上:“放他娘的狗屁!感染者还在百公里外啃树皮,自己人倒先把路封死了!”他抽出钢笔在地图上画了道歪线,“哪条道能走?”

“货运通道,得绕老糖厂。”士官赶紧翻开笔记本,纸页上记着用歪扭箭头标出的路线,“但糖厂后头的铁路桥洞结冰了,上周有辆运煤车在那儿打转,把路面啃出个半人深的坑。”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五辆车中的唯一一辆皮卡:“要不要让二排的破皮卡先探路?他们的车比较轻,开慢点,应该没事。”

“行吧,让二排的卡车先探探路,这些新兵蛋子也该拉去驻地了。”上尉拍了拍卡车挡板,铁皮发出闷响。

“所有人听好了,你们所有人现在都被征调到了第239机械化步兵旅,我们的驻地不在这里,改在西城郊外的仓储区,装备在仓库现领。”他把手放在枪套上,目光扫过所有难民:“现在登车,按花名册顺序坐,谁要是敢把屁股搁在弹药箱上,老子就让他用牙啃干净枪管!”

“上车!快点上车!”持81-1步枪的士兵用枪托敲着尾厢铁门,枪管上的防滑纹磨得发亮,枪口不小心磕到穿灰夹克男人的肩膀,后者缩了缩脖子,怀里抱着的水壶“咣当”撞在木箱上。

引擎在轰鸣中启动,尾气从排气管喷出,混着柴油味的浓烟涌进尾厢,有人低声咳嗽,有人用袖口捂住口鼻,车厢里的对话声突然清晰起来。

老陈鬼头鬼脑的向外看瞅了瞅:“仓储区?那不是咱去年卸货的地方吗?墙根下全是老鼠洞。”

老李把驾驶证塞进制服内袋,尼龙布料磨得证件边缘发毛:“管他老鼠洞还是老虎窝,只要发把真枪就行。”

刚刚爬上车辆后备箱的王贵林的手指顿了顿:“也不知道到底发不发,怕的就是光发枪,不发子弹,我猜恐怕是要等到上战场了才发给咱们子弹啊!”

张涵被推搡着爬上尾厢,车厢里挤满了裹着五花八门棉袄的男人,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也有套着校服的学生,领口还别着没扯干净的校徽。

“让让,借过。”张涵拽着铁栏想找个能落脚的地方,坐在木箱上的中年男人抬头,眼神扫过他渗血的裤腿,浑浊的眼球动了动,像块蒙了灰的玻璃。

男人往旁边挪了半个屁股,让出的缝隙里还带着他体温的余热,可当张涵道“谢谢哈”时,他却依旧盯着自己的鞋子。

斜前方的王贵林正呆呆地看着医疗站的方向,他的老婆脚上得了冻疮,现在还在接受治疗,这一别不知是永别还是暂时的离别。

“人数对吗?”上尉在车下吼了句,士官举着花名册挨个点数,手电筒的光斑扫过每张面孔:有胡茬未剃的出租车司机,有攥着电工胶布的汽修工。

“齐了!”士官的对讲机发出刺啦声。

“登车准备出发。”上尉突然从裤兜摸出个塑料袋,里面装着歪歪扭扭的臂章,逐个扔到卡车后备箱内:“自己拿,装甲车加步枪的图案,甭嫌弃丑,别到时候让宪兵给抓着了,稀里糊涂的给你枪毙了。”

王贵林捏着臂章叹气,布质边缘磨得发毛:“我婆娘还在医疗站治冻疮,说好了医完就地当护士……”他突然凑近张涵,压低声音,“你说那帮护士,连针都拿不稳,到了前线能活过三天?”

“应该可…可以吧!”张涵偏过头敷衍了一句,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了,哪还有空管那些护士活不活的了?

死了就算了,没死也不关自己的事。

尾铁栏外,宿舍楼的窗户陆续亮起灯,像散落的萤火虫。

穿校服的学生突然指着窗外:“看!那是我教室的方向。”他的声音里带着哭腔,却被引擎声吞没。

“正好不读书了。”张涵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自己的臂章还别反了,步枪图案倒过来,像个倒插的墓碑。

看到这熟悉的校服,张涵有些担忧,汤向荣和朱大常那两个二货了,刘雅琴她倒是不担心,长得漂亮的女人在哪里都吃得开。

卡车引擎在基地岗楼前十米处稳稳停住,钢质保险杠撞上积雪堆发出闷响。

司机杨辰宇挺直腰板,左手按在方向盘上,右手从上衣内袋摸出皮质士兵证,塑料封皮上的八一军徽结着薄冰,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

“停哪呢?往前开!”岗楼里传来骂声,戴大檐帽的中尉掀开棉帘,手中的战术手电扫过车牌,光束在“壁水市预备役072”的白漆上顿了顿,“运的什么人?”

杨辰宇摇下车窗,寒风吹得他眼角细纹更深:“报告长官,三营九连运输班,奉城防司令部命令,运送103名补充兵员至239机械化旅集结地。”他递出夹着花名册的写字板,板角的临时通行证盖着模糊的红章,“今早刚办的动员手续,花名册标注详细。”

中尉接过花名册,抬头扫向车尾,铁栏后100多张面孔在风雪中模糊成灰影,突然用手电敲了敲车门:“打开后厢,清点人数。”

尾厢铁门被车内押送的士兵“哐当”拉开,寒风卷着雪粒灌进来。

“细致检查一点。”中尉随手点了5名站岗的士兵,“别让其他人混出去了。”

五名士兵踩着积雪跳上尾厢,战术手电依次扫过每个人胸前的编号牌,当光照到36号空位时,带队士官皱眉:“少一个。”

杨辰宇立刻立正,声音里带着军人的干脆:“医疗站确认36号平民死亡,已按规定在花名册标注‘x’,编号顺延。”他指向花名册最后一行,“37号张涵在此,右膝封闭针注射后具备行动能力。”

中尉踩着铁栏爬上尾厢,盯着张涵渗血的绷带,突然笑了:“陈立那老鬼倒是会省事,利多卡因当万能药使。”他合上花名册,扔回时拍了拍杨辰宇的肩,“路上别耽搁,正缺能摸扳机的活人。”

岗楼铁门升起时,金属链条“哗啦啦”作响。

出城的公路上,积雪被压成瓷实的冰面,轮胎碾过时发出细碎的爆裂声。路两侧的行道树全被齐腰砍断,树桩上的年轮冻成深褐色,像枚枚凝固的瞳孔。

路边立着块半人高的木牌,用红漆写着“前方五公里军事管控区,禁止任何车辆驶入。”落款是“壁水市城防司令部”。

街道右侧“民生银行”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战时金融服务正常”,LEd字幕白得刺眼,“常”字的最后一竖偶尔闪烁,像根欲断未断的神经。

隔壁“晨光药店”的橱窗擦得锃亮,玻璃罐里的医用酒精棉球码成金字塔,最顶层的棉球结着薄冰,反射出冷冽的光。

穿蓝布衫的店员站在柜台后,胸前别着“战时卫生员”的红袖章,正用棉签蘸酒精擦拭玻璃上的哈气。

十字路口的交通岗亭里,戴白手套的交警握着指挥棒,金属棒头在路灯下泛着冷光。

斑马线被扫得干干净净,雪堆在路沿砌成整齐的棱形,每隔十米就立着块蓝底白字的警示牌:“戒严期间,未经许可禁止停留”。

街道右侧的“向阳便利店”开着门,暖黄的灯光里,货架上的方便面和罐头摆得整整齐齐,只是生产日期都是三个月前的。

穿灰棉袄的老板娘坐在收银台后,膝盖上盖着军绿色毛毯,看见卡车驶过,赶紧把怀里的搪瓷缸往桌下藏,缸里泡着的不是茶叶,而是两片冻硬的白菜帮子。

现在这个天气,能吃上一点新鲜的蔬菜都极为艰难。

“快看,有人!”穿校服的男孩稍稍直起身子突然指着前方。

“人这种生物不到处都是吗?”张涵弯着腿,顺着男孩所指的方向看去。

公交站台的长椅上,坐着个裹头巾的老人,脚边放着个蛇皮袋,正用树枝在积雪上画着什么。

两名戴钢盔的士兵从街角转出来,皮靴踩在结冰的路面上“咔咔”响,老人立刻收起树枝,低头盯着自己的棉鞋,蛇皮袋口露出半截萝卜,表皮冻得发乌。

卡车经过“壁水市第一小学”时,校门口的门卫室窗户透出电视荧光,正在播放军事教育片,口号声闷闷的:“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32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