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145章 机械化步兵

书名: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 作者:奶龙宝宝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31

张涵拖着伤腿从医疗站铁门出来时,刺目的阳光正从宿舍楼顶压下来。

走廊尽头的应急灯终于彻底熄灭,只剩下士兵步枪上的战术手电在墙面上扫出零碎光斑,他把病历单揉成一团塞进裤兜,指尖触到布料下潮湿的绷带。

“唉,指望这些临时培训的歪厨子也是我异想天开了。”张涵盯着自己在地面拖出的脚印,喉咙里挤出半声笑。

林小羽最后给他缠的纱布不知何时松了,膝盖每动一下,渗血的纱布就粘在工装裤的线缝上,疼得他后颈冒冷汗。

虽然打了封闭针,但那个医生说好像叫什么利多卡因,可是药效依然没有那么快发挥。

“我感觉我都不像是个人。”张涵低头盯着渗出血迹的绷带,突然想起李医生抽针时那句漫不经心的嘀咕,“这药打偏了能把神经麻成烂土豆。”

利多卡因的针孔还在发烫,李医生推药时那种钝痛像根生锈的钉子慢慢拧进膝盖,此刻随着步伐扯动神经,疼得后颈的冷汗浸透了衣领。

刚才在诊疗区,那个戴圆框眼镜的护士递止痛药时,指甲缝里还卡着没洗干净的脓血,登记本上的数字被红笔圈得歪歪扭扭,听见他问药效,头也不抬地往登记本上划拉:“想立刻止痛?忍着。真当这是军区总医院?”

张涵捏着塑料药袋的手指发颤,护士刚才说的话还在耳边打转:“注射后1-2天止痛,3-5天消炎……”她用红笔敲了敲登记本,“如果封闭针注射部位准确,部分患者可能在注射后立即感到疼痛缓解。”

可张涵也不知道那医生给他打的准不准确,反正他是没有感觉到很明显的疼痛缓解。

食堂方向传来断断续续的喇叭杂音,电流声刺啦刺啦地混在柴油发动机的轰鸣里。

张涵转过宿舍楼拐角,看见原本当作难民宿舍的食堂外墙前停满了卡车。

这些车大多是橄榄绿色,也有几辆原本是民用的白色或银灰色,车身侧面仓促喷了军绿色漆,车尾焊着高低不一的铁栏,栏板上用红漆写着“壁水市预备役”,字迹歪歪扭扭,有些笔画没干就被雪水冲花了。

卡车引擎盖大多没关严,能看见里面裸露的零件和临时加装的管线。

靠近食堂门口的地方,两个由钢管焊成的拒马状路障斜着挡住入口,只留两人宽的缝隙。

缝隙里挤着两个戴红袖章的士官,高个子的那个举着个铁皮喇叭,喇叭表面有不少凹痕,他扯着嗓子吼,声音沙哑:

“所有人注意!经过初步身体登记的往左靠,找那边的士兵或者军官进行登记,马上进行分组。”

“还没有检查完的,继续检查。”

”只能认命了。”张涵往左边踉跄着走了两步,军靴底的防滑纹碾过地面的冰碴,发出细碎的爆裂声。

五辆卡车呈弧形停在空地上,最前面的两辆还能看出原本是物流货车,车身上“安全快捷”的广告语被军绿色油漆胡乱覆盖,尾栏新焊的铁管歪七扭八,焊点处还挂着未敲掉的焊渣,反光条在漆缝里透出银边,像道褪不去的旧伤。

最近的卡车旁,挎着81-1步枪的士兵正用匕首撬午餐肉罐头,刀刃卡进铁皮接缝的瞬间,金属摩擦声尖得刺耳。

他军装左胸的口袋翻着口,露出半截民兵臂章,显然是临时征用的地方武装人员。

张涵路过时,看见罐头里的肉冻已经发黑,士兵却用刀尖挑着往嘴里塞。

登记点设在第二辆卡车的阴影里,摆着张不知从哪找来的木头桌子。

穿橄榄绿军大衣的上尉军官端坐在折叠椅上,里面的灰色毛衣袖口起满毛球,左胸前别着枚闪闪发亮的国防服役章。

“叫什么名字?耳朵聋了?”军官的吼声吓了张涵一跳,手里的钢笔尖挂着半滴墨水,在登记本上洇出拳头大的黑团。

吴大山弯腰驼背,手指绞着破烂的衣角:“长官,俺、俺叫吴大山,家在城郊……”

“知道了知道了!”军官不耐烦地拍桌子,“种地的是吧?到了三营九连给老子扛铁锹,挖战壕比种地简单!

张涵扶着卡车尾栏凑近时,铁栏上的焊疤硌得掌心发疼。

军官抬头扫了他一眼,目光落在他那满是伤疤的脸上,用钢笔敲了敲登记本:“身体检查单。”

张涵从裤兜掏出皱巴巴的纸团,弯着腰无比恭敬的递了过去:“长官,您请看。”

军官接过检查单,手指在\"张涵\"二字上停顿半秒,登记本上的名字按编号排得密密麻麻,前二十个名字都被红笔圈得生硬,旁边用箭头标着“炮兵团”,“机械化步兵连”,唯独到\"吴大山\"这里,箭头拐了个急弯,标着“三营九连·工兵”。

“你就去机械化步兵连吧。”军官摸出个黄铜印章,“壁水市国防动员中心”的字样已磨得缺角,往下按的时候,油墨垫因为长期未换,只在\"已登记\"栏印出半边模糊的字迹。

张涵暗喜,机械化步兵那可真是如了自己的意。

机械化步兵连,意味着卡车,意味着不用靠这双随时可能废掉的腿在泥泞里拖行。

“去二号车,车尾集合。”军官扔回单据时,张涵瞥见他手腕内侧有道旧疤,正是握枪时虎口抵枪托的位置,疤痕周围的皮肤磨得发亮,显然是长期摸枪的老兵。

“好嘞,谢谢长官。”张涵转身时,瞥见军官脚边的铁皮箱敞着盖,露出几叠臂章,齿轮与步枪交叉的图案印得歪扭,边缘还带着毛边,显然是临时赶制的。

卡车阴影里,吴大山正对着自己的登记页发呆,“分配单位”栏的“机械化步兵团三营九连”字样被墨水晕染,像团化不开的乌云。

卡车尾厢的铁门敞着,里面码放的木箱箱角印着“1987年式步兵装备”,封条是今早刚贴的,胶水还粘着手掌的温度。

车厢后,两名士兵倚着车尾抽烟,其中一个的军裤膝盖处补着补丁。

另一个斜挎着步枪,军靴的鞋头有些开胶,此刻他正用脚尖碾着地上的烟盒,是那种廉价的软包装,封口处印着“战时特供”的字样。

张涵靠近时,混着劣质烟草味的对话飘过来。

左边士兵弹了弹烟灰,烟头火星溅在裤脚补丁上,烫出几个焦黑点:“咱排长昨儿蹲茅坑时说的,上头要把这批难民优先往239机械化旅塞。”他说话时喉间带着浓重的西北口音,“机械化”三个字咬得含糊,倒像是“机化”。

右边士兵往地上啐了口痰,枪管在膝盖上磕出闷响:“拉倒吧,啥机械化旅,我亲眼见着他们车队开过来,前头三辆步战车,两辆的履带都缺齿,车身上弹孔拿铁皮焊得跟补丁似的,还不如咱预备役的卡车利索。”

“听说骨干是南方军区撤下来的残兵?”左边士兵把烟屁股按在卡车挡板上,烫出个焦痕,“咱连老王头说那些部队在南方军区边境线上被冲得七零八落,一个团撤下来剩不到百人,连长腰上还挂着半截断刀,跟丢了魂似的。”

右边士兵忽然压低声音,枪管往旁边挪了挪,避开张涵的方向。

“可甭乱嚼舌头,连长说了,现在是战时整编,能凑出建制就算万幸。”他摸出第二支烟,烟盒已经瘪得不成形,“你当咱这民兵连好到哪儿去?我上回看见后勤发的弹药箱,还是98年抗洪时的库存,木箱上‘防汛物资’的红漆都没盖住。”

烟草的辛辣味勾得张涵喉间发痒,他下意识摸向裤兜,里原本装着半盒香烟,此刻只剩空瘪的烟盒。

左边士兵抬头时撞见他的动作,突然从裤兜掏出个皱巴巴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几支杂牌香烟:“要抽?自个儿拿,老子在医疗站门口捡的,估计是哪个伤员疼得受不了塞给护士的。”

张涵犹豫间,右边士兵突然用枪管敲了敲挡板:“瞧着点!那当官的过来了。”

两人立刻掐灭烟头,左边士兵把塑料袋往裤腰里一塞,补丁裤兜鼓出个不规则的形状。

张涵顺着他们的目光望去,戴红袖章的士官正朝这边走来,铁皮喇叭斜挎在肩上,走动时撞在胯骨上发出叮当响。

右边士兵低声骂了句,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枪托上的防滑纹,开胶的军靴在地上碾出个浅坑:“管他什么骨干不骨干,老子只知道今晨运伤员的卡车,愣是在路口堵了仨小时,就那些破车,发动机跟哮喘病人似的,还不如让咱扛着铁锹徒步实在。”

紧接着,他忽然瞥见张涵裤腿的渗血,目光在他脸上的伤疤停留半秒,又迅速移开,像是对这种战场常见的伤视而不见。

卡车尾气的味道混着未散尽的烟味钻进鼻腔,张涵盯着地上被碾扁的烟盒,上面“战时特供”的字样已经模糊不清,像这个临时拼凑的部队,所有的标识都在仓促中变得面目模糊。

远处传来发动机的轰鸣,某辆卡车的引擎突然放炮,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左边士兵抬手捶在车厢铁板上,焊渣簌簌掉落,露出底下物流货车原有的“安全快捷”贴纸,边角在气浪中卷翘:“日他娘的!这破引擎比老子爷爷的旱烟袋还呛人,还机械化呢,怕不是‘机翻沟’化!”

张涵有些心慌,指尖在裤兜外无意识地摩挲着,先前分配时按捺不住的喜悦,此刻正像被雪水洇湿的火柴,“嗞”地一声在胸腔里熄灭,只余下指尖掐进掌心的钝痛。

两名士兵的对话,此刻正随着膝盖的阵痛翻涌上来,让他不得不正视眼前这些喷着斑驳军漆的卡车。

物流货车的反光条从漆缝里透出银边,民用客车的窗帘杆被焊成铁栏,引擎盖下凌乱的管线像极了急诊室里没来得及收拾的输液管。

所谓的“机械化步兵旅”,分明是把半旧的民用车辆囫囵裹了层军绿色糖衣,就像李医生给他打封闭针时,随便扯了块没消毒的纱布裹住伤口。

而他们这群断腿的、伤残的、临时拼凑的“步兵”,此刻正像货物般被塞进这些破车,而战争的齿轮才刚刚开始转动,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会被碾成炮灰,还是先被这破车的锈钉子扎得千疮百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1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