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44章 烽火连天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8

“主公!幽州急报!”

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袁绍眉头微蹙,放下手中竹简。只见护卫张骁大步踏入,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火漆密函。那漆印已经碎裂,显然途中经过了多次传递。

袁绍接过密函,指尖触到那粗糙的帛书时,心中已升起不祥预感。

“张纯、张举...”袁绍低声念出这两个名字,声音里带着几分难以置信,“他们竟敢如此猖狂?”

帛书上墨迹淋漓,字字惊心:

“贼首张纯、张举勾结乌桓,先攻蓟县,焚城掠民;继而东进,杀害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朝廷命官。渔阳以东,官署尽毁,贼众已聚十余万,屯于辽西肥如...”

袁绍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帛书在他掌中发出细微的脆响。

“张骁,速请田元皓、荀文若、逢元图、郭公则、许子远来议事。”袁绍沉声吩咐,声音里已没了往日的从容。

张骁领命而去,脚步声渐远。袁绍起身踱至窗前,望着庭院中那株盛放的海棠。

“主公。”田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袁绍转身,见田丰与许攸已立于堂中。

袁绍将密函递给他们:“幽州生变,二位且看。”

田丰接过帛书,目光如电,迅速扫过内容。许攸凑近观看,倒吸一口凉气:“张举此人,昔日不过是中山国一小吏,竟能掀起如此风浪?”

“非张举一人之力。”田丰冷声道,“背后必有乌桓支持。自鲜卑檀石槐死后,乌桓各部蠢蠢欲动,如今借二张之名起事,实则是要脱离汉室掌控。”

袁绍微微颔首:“元皓所言极是。护乌桓校尉公綦稠遇害,乌桓各部已无约束,恐怕整个幽州都要大乱了。”

许攸轻抚短须,眼珠转动:“主公,此乃危机,亦是机遇。朝廷近来宦官专权,对地方控制力大不如前。若主公能平定此乱...”

“子远慎言!”田丰厉声打断,“此乃国难,岂可存私心?当务之急是速报朝廷,同时整军备战,以防叛军南下。”

袁绍抬手制止二人争执,目光深沉如井:“我已命人八百里加急送信入京。但洛阳距此千里之遥,等朝廷诏令,恐幽州已尽陷敌手。”

他走回案前,手指轻叩桌面:“我袁氏四世三公,世受国恩。今边疆有难,不可坐视。元皓,依你之见,我渤海郡能调集多少兵马?”

田丰略作思索:“郡兵三千,加上各家部曲,可凑五千之数。再加上北军五校的五千人,我军只有一万人。但叛军有十余万之众...”

“兵不在多,在精。”袁绍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何况叛军虽众,不过是乌合之众。我观二张行事,先攻蓟县,再向东掠,显见其意在掠夺,而非占地。若能击其主力,余众必溃。”

许攸忽然笑道:“主公高见。而且叛军杀害朝廷命官,已犯大忌。主公若出兵平叛,不仅是为国分忧,更是...”

“积累声望。”袁绍接过话头,嘴角微扬。

三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窗外暮色已深,一弯新月挂上枝头,清冷的月光洒在庭前石阶上。

田丰正色道:“主公既有此意,当速做准备。我建议先派哨探北上,查明叛军虚实;同时广发檄文,召集冀州各郡兵马。”

“元皓老成谋国。”袁绍点头,随即转向逢纪,“元图,你负责筹措粮草,务必保证大军半月之需。”

逢纪拱手:“诺。不过...”他犹豫片刻,“主公是否要等朝廷诏令?毕竟擅自调兵...”

袁绍冷笑一声:“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待朝廷诏书到时,恐怕我等已凯旋而归了。”

田丰补充道:“可先上表朝廷,言明边境危急,我军为保境安民而出兵。如此既合礼法,又不误战机。”

“善。”袁绍抚掌,“就依元皓之计。张骁!”

护卫队长张骁应声而入。

“传令各部曲,明日校场点兵。再派快马通知河间、安平、中山诸郡,就说幽州有变,我袁本初欲北上平叛,愿从者速来章武会合。”

“另外去请卢公过来。”

当卢植踏入军帐时,袁绍立刻起身,恭敬行礼:“卢公,久违了。”

卢植须发微白,目光却依旧锐利如剑,淡淡道:“本初,你此番邀我北上,所为何事?”

袁绍微微一笑,语气诚恳:“幽州动荡,张举、张纯叛乱未平,乌桓又屡屡犯境。绍虽不才,愿为朝廷分忧,平定北疆。然公孙伯圭(公孙瓒字)性情刚烈,若有卢公同行,或可免去许多干戈。”

卢植深深看了袁绍一眼,似已看透其心思,却终究叹息一声:“也罢,若能使幽州百姓免遭战火,老夫随你走一趟。”

袁绍心中暗喜,面上却仍持礼数,拱手道:“有卢师坐镇,此行必事半功倍。”

八月,洛阳的夏夜闷热难当,蝉鸣声在宫墙内外此起彼伏。

汉灵帝刘宏躺在清凉殿的龙榻上,辗转反侧。他刚刚服下一剂张让进献的“仙丹”,此刻药力发作,浑身燥热难当。

“陛下!陛下!”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尖细的嗓音。

刘宏勉强睁开沉重的眼皮,只见张让那张布满皱纹的老脸凑在眼前,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何事如此慌张?”刘宏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药力带来的眩晕感让他眼前发黑。

张让扑通一声跪在榻前,双手捧上一卷竹简:\"幽州急报!渔阳郡张举、张纯勾结乌桓叛乱,已攻占数县,杀太守刘政,自称天子!\"

“什么?!”刘宏猛地坐起身来,药力带来的不适瞬间被震惊取代。他一把夺过竹简,借着烛光细看,手指不自觉地颤抖着。

竹简上的墨迹尚新,显然是刚刚送达的紧急军报。刘宏的视线在\"自称天子\"四个字上停留许久,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好大的胆子!”他狠狠将竹简摔在地上,竹片四散飞溅,“这些边鄙蛮夷,竟敢僭越称尊!”

“陛下息怒,当务之急是尽快派兵平叛,以免叛军坐大。”

刘宏赤脚踩在冰凉的地砖上来回踱步,药力带来的燥热与愤怒交织在一起,让他额头青筋暴起。他忽然停下脚步,盯着张让:“大将军何进可知此事?”

“尚未通知。”张让小心翼翼地回答,“军报直接送到了奴婢这里。”

“何进若知此事,定要调他那些屠户亲族去捞战功。”

“老奴倒有一计。”张让躬身呈上绢图,“渤海太守袁绍手握北军五校精锐,距幽州仅三日路程...”

刘宏眯起眼睛,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很好。传朕口谕,明日早朝商议此事。另外...”他俯身在张让耳边低语几句,张让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99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