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39章 诸侯讨董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8

袁绍府邸前的银杏树洒落一地金黄。袁绍身着锦袍,正与几位心腹谋士在书房议事,案几上摊开的竹简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主公,陈留急报!”一名侍卫快步走入,双手呈上一封火漆封缰的帛书。

袁绍接过帛书,指尖触到那尚带余温的火漆,眉头微挑。他缓缓展开,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嘴角渐渐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曹操在陈留发檄文讨董,邀天下诸侯共襄义举。”袁绍将帛书递给身旁的许攸,声音中带着几分玩味,“这个曹阿瞒,倒是会挑时候。”

许攸接过帛书,快速浏览后笑道:“曹操此举,无非是想借天下人之力对抗董卓。不过……”他眼中精光一闪,“这倒也是主公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袁绍微微颔首,目光转向窗外。庭院中,几名侍卫正在擦拭兵器,阳光在锋刃上跳跃。他想起洛阳城中那个骄横跋扈的董卓,想起被废的少帝,想起自己被迫离开京城的屈辱。一股热血涌上心头,他猛地拍案而起。

“传令下去,召集众将议事!”

不多时,议事厅内人头攒动。袁绍麾下文武分列两侧,气氛凝重而热烈。张飞站在刘备身后,粗黑的眉毛拧成一团,不时低声嘟囔着什么。

“大哥,咱们为何要听他的?”张飞终于按捺不住,粗声问道,声音大得让厅内众人都侧目而视。

关羽轻咳一声,示意他噤声。但袁绍已经听到了,他不仅没有恼怒,反而朗声笑道:“翼德问得好!曹操与我同为汉臣,今董卓祸乱朝纲,废立天子,人人得而诛之。曹操发此檄文,正是为天下除害。”

张飞挠了挠头,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更大了:“可那董卓兵强马壮,咱们这点人马……”

“翼德!”关羽在一旁低声喝止,丹凤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袁绍却不以为忤,反而走到张飞面前,拍了拍他结实的肩膀:“翼德勇猛过人,何惧董卓?况且此次会盟,天下英雄齐聚,岂是董卓一人可挡?”

他转身环视众人,声音陡然提高:“诸位!董卓暴虐无道,天下共愤。今曹操发檄讨贼,我等若不去,岂不为天下人耻笑?说我袁本初畏首畏尾,不敢为汉室尽忠!”

厅内一片寂静,只有袁绍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他目光如炬,继续道:“我袁氏四世三公,世受汉恩。今国家有难,正是我辈挺身而出之时!”

许攸适时上前,拱手道:“主公明鉴。此次会盟,表面是讨董,实则是天下势力重新洗牌之机。主公若能借此树立威望,日后……”

袁绍抬手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但眼中赞许之色一闪而过。

袁绍回到主位,神色肃穆:“传我命令,三日后发兵酸枣,与曹操等诸侯会盟!各部速速整备军马粮草,不得有误!”

响应曹操号召的有:十二路诸侯,分别是:

勃海太守袁绍;

后将军袁术;

长沙太守孙坚;

幽州牧刘虞;

豫州刺史孔伷;

兖州刺史刘岱;

河内太守王匡;

陈留太守张邈;

广陵太守张超;

东郡太守桥瑁;

山阳太守袁遗;

济北相鲍信。

此时的公孙瓒白马银枪,孤军深陷乌桓重围。

烽燧狼烟冲天,箭雨蔽日,草原上尸骸枕藉。

白马义从的嘶鸣与乌桓人的战吼交织,血染黄沙。

公孙瓒身披白袍已染赤红,长槊折断,仍挥剑死战。

蓟北的雪原上,生死未卜。或许他终将力竭而亡,埋骨荒原;或许他能杀出血路,再整旗鼓。但此刻,中原的诸侯纷争、盟誓歃血,皆与他无关。

南阳郡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铁锈混合的气息。袁术立于城楼之上,俯瞰着城外绵延数里的军营,旌旗猎猎,刀光映日。

“主公,急报!”一名亲兵快步登上城楼,双手呈上一卷竹简。

袁术眉头微挑,接过竹简展开。随着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他的嘴角渐渐扬起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那是曹操发来的讨董檄文,邀天下英雄会盟于酸枣,共讨董卓。

“纪灵!”袁术突然停下脚步,对身后跟随的将领喊道。

“末将在!”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将领立即上前抱拳。

“传令下去,加紧征收南阳周边各县粮草,三日之内,我要看到粮仓填满。”袁术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纪灵面露难色:“主公,春耕刚过,百姓手中存粮不多,若强行征收……”

“百姓?”袁术冷笑一声,“他们不过蝼蚁尔。董卓肆虐,天子蒙尘,正是我辈奋起之时。些许粮草算什么?待我成就大业,自有他们的好处。”

纪灵不敢再多言,低头领命而去。

袁术回到府邸,立即召集心腹谋士商议。厅堂内,烛火摇曳,映照在众人神色各异的脸上。

“主公,曹操此举,意在借讨董之名聚拢人心。”谋士杨弘捋着胡须分析道,“若我等响应,恐怕会沦为他人棋子。”

袁术端起酒杯,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荡漾。“杨公此言差矣。”他轻啜一口,“曹操不过阉宦之后,何德何能号召天下?我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这盟主之位,舍我其谁?”

袁术放下酒杯,眼中精光一闪:“所以,我要做这粮草总管!天下诸侯,谁不需要粮草?我掌控大军命脉,谁敢不从?”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

次日清晨,袁术亲自前往粮仓视察。南阳作为天下粮仓之一,本就储备丰厚,但袁术仍不满意。

“还不够。”他站在堆积如山的粮袋前,眉头紧锁,“传我令,再加征三成。若有抗命者,以军法论处!”

随行的主簿面露忧色:“主公,如此重税,恐激起民变……”

袁术冷冷扫了他一眼:“民变?我十万大军在此,谁敢造次?”他顿了顿,语气稍缓,“告诉那些刁民,这是为了讨伐国贼董卓,匡扶汉室。待功成之日,我自会减免赋税。”

接下来的日子里,南阳境内鸡飞狗跳。袁术的士兵挨家挨户搜刮粮食,稍有抵抗便拳脚相加。田野间,农夫们望着被强行拉走的粮食,眼中满是绝望。

而在袁术的府邸内,却是一片歌舞升平。他大宴宾客,炫耀着自己的军力和粮草储备,俨然已是盟主做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