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67.3万字

第346章 战略分歧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8

酸枣大营的议事大帐内,空气凝固得几乎能拧出水来。袁绍猛地站起身来,宽大的衣袖带翻了案几上的青铜酒樽,琥珀色的酒液泼洒在竹简上,将那些精心准备的奏议浸染得模糊不清。

“既然诸位执意如此,袁某告辞!”他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每个字都裹挟着压抑的怒火。帐内众人或低头不语,或交换眼色,竟无一人出言挽留。

袁绍大步走出营帐,十月的寒风迎面扑来,却浇不灭他胸中那团火。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孤零零地横亘在军营的泥地上。他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这些目光短浅之辈,竟看不出另立新君才是对抗董卓的上策!

“本初,且慢行一步。”

身后传来熟悉的呼唤,袁绍脚步微顿,不用回头也知道是幽州牧刘虞追了上来。这位年近六旬的老者须发已白,却步履稳健,眼中闪烁着长者的睿智。

“刘使君不必相劝。”袁绍没有转身,声音里带着几分生硬,“道不同不相为谋。”

刘虞绕到他面前,布满皱纹的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年轻人气性大是常事,但成大事者,当有容人之量。”他从袖中取出一方素帕,递给袁绍,“擦擦手吧,方才你攥得太紧,指甲都刺出血了。”

袁绍这才惊觉掌心传来的刺痛,低头看见几道月牙形的血痕。他接过帕子,突然觉得眼眶发热——自从叔父袁隗被董卓杀害后,已经很久没人这样关心过他了。

“使君……”他的声音软了下来。

刘虞拍拍他的肩膀,像对待子侄一般:“老夫明白你的苦心。董卓暴虐,天子蒙尘,若能另立贤君,确是一条捷径。”他望向西边洛阳的方向,长叹一声,“但时机未到啊。各路诸侯虽聚于此,却各怀心思,强求不得。”

袁绍沉默不语。远处营地的篝火次第亮起,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他想起方才帐内情景——孔伷、刘岱、王匡等人虽支持自己,但孙坚、张邈那帮人却态度强硬。尤其是那个江东猛虎,竟当众拍案而起,说什么“国贼未除,先谋废立,此乃大逆”。

“本初啊……”刘虞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老夫明日便要启程返回幽州了。边境传来急报,乌桓人又在蠢蠢欲动。”

“乌桓?”袁绍眉头一跳,突然想到什么,“使君是说……公孙瓒若在,也该回来了?”

刘虞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伯圭他……确实该回来了。”话中似有未尽之意。

袁绍心头一紧。公孙瓒——那个白马将军,与自己素有嫌隙。若他真从边境得胜归来,以他刚烈的性子,必不会支持另立新君之议。更麻烦的是,公孙瓒手握精兵,在军中威望甚高……

“使君何时动身?”袁绍强压下心中不安,故作平静地问道。

“明日卯时。”刘虞捋了捋胡须,“临行前,老夫想送你一句话——成大事者,不谋于众。有些路,注定要独行。”

袁绍深深一揖:“使君教诲,绍铭记于心。”

二人行至营门处,暮色已深。刘虞的随从牵来马匹,老州牧翻身上马,身形依然矫健。他在马背上回头望了一眼连绵的营帐,忽然压低声音:“本初,河内、兖州、豫州,这些地方你都有人。但记住,刀兵终是下策。”

袁绍心头一震,正欲追问,刘虞却已扬鞭而去。月光下,那袭玄色官袍渐渐融入夜色,只余马蹄声渐行渐远。

他站在原处,任由夜风吹拂衣袍。脑海中逐一闪过那些诸侯的面孔——支持自己的刘岱、孔伷、王匡;反对自己的孙坚、二张、桥瑁……还有那个随时可能杀回来的公孙瓒。

“不谋于众……”袁绍喃喃重复着刘虞的话,嘴角慢慢勾起一抹冷笑。他转身走向自己的营帐,脚步越来越坚定。既然正道不通,那就别怪他另辟蹊径了。

酸枣城外,暮色四合。袁绍的大帐内灯火通明,侍从们正忙着收拾行装。案几上的地图被随意卷起,几封拆开的信函散落一旁。

“主公,各部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启程。”逢纪掀开帐帘,躬身禀报。

袁绍负手而立,目光落在帐外渐暗的天色上。他身着锦袍,腰间玉佩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那张英俊的面容此刻却显得心事重重。

“刘虞一走,这酸枣便再无留恋之处。”袁绍轻叹一声,“董卓势大,非一时可图。不如先回冀州,养精蓄锐。”

许攸站在一旁,眉头微蹙:“主公若率先撤军,恐怕……”

“恐怕什么?”袁绍转身,眼中闪过一丝不耐,“曹操轻敌冒进,已遭大败。刘虞又执意北上。这讨董联盟,早已名存实亡。”

酸枣大营的帅帐内,袁术正俯身查看案几上的地图,手指沿着汜水关一路向西,最终停在洛阳城的位置。帐外秋风卷着枯叶拍打在牛皮帐篷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报——”一名传令兵急匆匆闯入,单膝跪地,“启禀盟主,冀州牧袁绍率部拔营,已向北方撤军!”

袁术的手指猛地一顿,在地图上戳出一个凹痕。他缓缓直起身子,眼中闪过一丝阴鸷:“本初走了?”

“是,袁将军未向盟主辞行,今晨已率军离开酸枣。”

袁术的嘴角抽搐了一下,随即发出一声冷笑:“好啊,好一个四世三公的袁本初!”他猛地一拍案几,震得地图卷起一角,“讨董大业未成,他倒先跑了!”

帐内几位谋士面面相觑,无人敢接话。袁术的怒火在胸中翻腾,他大步走到帐门前,一把掀开帘子。远处尘土飞扬,正是袁绍部队离去的痕迹。

“传令下去,召集各镇诸侯议事!”袁术厉声喝道。

“刘虞这个老狐狸!”袁术咬牙切齿,“他定是与袁绍早有勾结!”

谋士阎象小心翼翼地上前:“主公,刘幽州素来与袁本初交好,此番离去,恐怕……”

“恐怕什么?”袁术猛地转身,“说!”

阎象咽了口唾沫:“恐怕会引发连锁反应。其他诸侯见袁本初和刘幽州都走了,难免会……”

话音未落,又一名传令兵飞奔而来:“报!豫州刺史孔伷撤军了!”

袁术的脸色由青转白,又由白转红。他一把揪住传令兵的衣领:“什么时候的事?”

“就……就在半个时辰前……”传令兵结结巴巴地回答。

袁术松开手,仰天大笑,笑声中却满是愤懑:“好啊!好啊!一个接一个,都商量好了是吧?”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狠狠劈向一旁的旗杆,“咔嚓”一声,绣着“讨逆”二字的旗帜应声而落。

接下来的两日,酸枣大营如同溃堤的蚁穴,诸侯们纷纷率部离去。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一个个曾经在盟誓时慷慨激昂的面孔,如今都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