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87.9万字

第467章 政治联姻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8

平定青州之后,袁昊的声望,在河北达到了顶峰。坐拥冀、并、幽、青四州之地,带甲数十万,兵精粮足,已然是天下最强大的诸侯。他的名字,足以令小儿止啼,令曹操夜不安寝。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为了巩固统治,也为了更好地联合西凉马腾,形成对曹操的战略包围,以荀彧、沮授为首的文臣集团,在朝堂之上,郑重地向袁昊提出了一个建议——政治联姻。

迎娶西凉太守马腾之女,有“西凉飞将”之称的烈女,马云禄。

这个建议,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看似平静的邺城湖面,激起了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涟-漪。

消息传出,整个邺城,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之中。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所有人都在私下里议论着这件事。他们的目光,有意无意地,都投向了那位刚刚在并州立下不世之功,又在邺城之乱中截断曹军粮道,堪称女中豪杰的主母,张星彩。

大将军府内。

袁昊看着眼前正在为自己整理朝服的妻子,心中充满了愧疚。他张了张嘴,却发现任何解释的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张星彩仿佛没有看到他眼中的挣扎,她的动作,一如既往地轻柔,脸上,也带着一如既往地、温婉得体的微笑,仿佛丝毫没有受到外界流言的影响。

“夫君,迎娶马家小姐,于国于家,都是好事。”她为他抚平衣襟上的最后一丝褶皱,抬起头,看着他的眼睛,轻声说道,“妾身,支持你。”

她笑得越是温婉大度,袁昊的心,就越是刺痛。

他知道,他的妻子,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维护着他的尊严,维护着这个家的体面。他知道,她那看似平静的笑容背后,隐藏着多少委屈与心酸。他知道,这个在战场上从不畏惧刀枪的女人,此刻,却要用自己的隐忍,来为他的霸业铺路。

他一把将她揽入怀中,将头埋在她的发间,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星彩,委屈你了。”

“不委屈。”张星彩靠在他的胸前,声音很轻,却很坚定,“我嫁的,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英雄的身边,从不缺少美人。我只希望,夫君的心里,永远有我的位置。无论将来有多少姐妹,我张星彩,永远是你并肩作战的战友。”

袁昊的心,被狠狠地触动了。他紧紧地抱着她,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

大婚当日,整个邺城,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从西凉而来的送亲队伍,绵延十里,带来了无数的奇珍异宝和神骏的西凉战马,彰显着马家的实力与诚意。

西凉猛将马超,亲自护送妹妹马云禄前来。这位号称“神威天将军”的西凉锦马超,身披狮首铠,面如冠玉,目若流星,见到袁昊时,也被其沉稳如山、锐利如剑的威严与气度所折服。他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声如洪钟:“西凉马超,拜见主公!愿为主公效死,共讨国贼!”

婚礼之上,最引人注目的,却是另一个人。

被赦免的袁立,竟主动前来,向袁昊敬酒。

他穿着一身朴素的布衣,褪去了一身的戾气与阴狠,变得沉默而谦卑。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向袁昊深深一拜,声音沙哑地说道:“大哥,过去,是弟弟错了。是弟弟被嫉妒蒙蔽了双眼,险些酿成大错。弟弟愿前往北疆,用我这一生,为我犯下的罪孽赎罪。此杯,是弟弟敬大哥,也是敬……父亲在天之灵。”

袁昊看着眼前这个仿佛脱胎换骨的弟弟,心中百感交集。他想起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想起了兄弟二人幼时的情谊。最终,他还是端起酒杯,与他一饮而尽。

兄弟二人的这杯酒,喝下了过去的恩怨,也喝出了未来的希望。

借着这场大婚,荀彧也正式开始了他的政治改革。他向袁昊上书,建议废除旧有的、弊端丛生的察举制,推行“九品中正制”,在各州郡设立中正官,不问出身,只看才德,为河北选拔了大量被埋没的寒门人才。这一举措,虽然触动了部分世家大族的利益,却也为袁昊的统治,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一直被“禁足”的袁棠,与赵云的关系,也在这场喜庆的气氛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默认”。

袁昊虽未明言,却也解除了她的禁足,并正式任命她为军中“医官”,负责组建战地医疗体系。

这无疑是向所有人宣告,他已经接纳了这位未来的妹夫。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邺城一片喜气洋洋,大婚的酒宴进行到高潮之时,一支来自许都的使者队伍,也抵达了邺城。

他们,是奉了曹操之命,前来“吊唁”先主袁绍,并“祝贺”新主大婚的。

为首的使者,正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之一,贾诩(此处的贾诩应为曹操麾下谋士,与袁昊麾下贾诩区分)。

他带来了曹操的亲笔信,信中言辞恳切,追忆与袁绍的兄弟之情,痛斥刘表的背信弃义,并表示,愿与袁昊,重修旧好,共辅汉室。

在酒宴之上,曹营的贾诩,与袁昊麾下的贾诩,这两位同名同姓,却各为其主的当世顶尖谋士,终于见面了。

曹营的贾诩,面带微笑,举杯向袁昊敬酒:“听闻河北新主,英明神武,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家主公说了,袁曹两家,本是兄弟,何必兵戎相见?天下大乱,国贼未除,我等理应携手,共扶汉室,方不负先帝之托啊。”

袁昊麾下的贾诩,则慢悠悠地站起身,同样端起酒杯,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先生说得是。只是不知,先生口中的‘汉室’,是在许都,还是在邺城呢?”

一句话,绵里藏针,让整个大殿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一场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觥筹交错的酒宴之上,悄然拉开了序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