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67.3万字

第411章 徐州危矣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8

徐州城,刺史府内。

陶谦正伏案批阅公文,窗外春光明媚,几只燕子掠过屋檐,带来一丝生机。然而这份宁静很快被急促的脚步声打破。

“报——!”一名亲兵跌跌撞撞冲入大堂,单膝跪地,声音颤抖,“启禀刺史大人,边境急报!陈留侯吕布率三万大军已攻破下邳,正向彭城进发!”

陶谦手中的毛笔“啪”地掉在案几上,墨汁溅在衣袖上也浑然不觉。他年近六旬,须发斑白,此刻面色骤然变得苍白如纸。

“什么?吕布竟敢……”陶谦猛地站起身,案几上的竹简被衣袖带落一地,“消息可属实?”

“千真万确!”亲兵额头抵地。

陶谦手中的竹简“啪”的一声掉落在案几上,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瞬间失去了血色。他今年已六十有五,须发皆白,此刻却因这突如其来的军报而显得更加苍老。

“主公?”站在一旁的别驾从事糜竺见状,连忙上前一步,声音中带着关切。

陶谦缓缓抬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子仲,陈留侯吕布率三万大军,已过彭城,正向徐州进发。”

糜竺闻言,脸色骤变:“三万?这……这如何可能?吕布哪来这许多兵马?”

“这还是袁术打了几场败仗,又被曹操与袁术赶到徐州来的,沿途又收编了沿途流民。”陶谦声音低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来者不善啊。”

府内烛火摇曳,映照出陶谦脸上深深的忧虑。徐州地处中原要冲,四战之地,自黄巾之乱后便屡遭兵燹。他陶谦虽为一方刺史,却始终如履薄冰。如今吕布来犯,更是雪上加霜。

“速召文武官员,大堂议事!”陶谦猛地站起身,宽大的衣袖带起一阵风,吹灭了案几上的一盏油灯。

不到半个时辰,徐州文武官员已齐聚刺史府大堂。陶谦高坐主位,左右分别是谋士陈珪、糜竺,武将曹豹、孙观等人。堂内气氛凝重,无人敢轻易开口。

陶谦环视众人,目光在谋士陈登和武将曹豹身上停留片刻,深吸一口气道:“诸位,吕布率三万大军来犯,已攻陷下邳,不日将抵彭城。我徐州兵力不足两万,且分散各处,当如何应对?”

厅内一片死寂,只听得见粗重的呼吸声。

一阵沉默后,陈珪率先出列。这位年近六旬的老谋士须发斑白,却目光如炬:“主公,吕布骁勇善战,麾下并州铁骑更是天下闻名。我军兵微将寡,不宜正面迎敌。当固守城池,同时遣使求援。”

“哼!”一声冷哼从武将行列中传出。都尉曹豹大步上前,铠甲铿锵作响,“陈公此言差矣!吕布远道而来,我军以逸待劳,正当迎头痛击!若龟缩城中,岂不令天下人耻笑?”

陶谦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胡须。曹豹所言不无道理,但陈珪的担忧也正中他下怀。吕布之勇,他早有耳闻——当年虎牢关前独战三英,何等威风。如今亲率大军来犯,岂是易与之辈?

“曹都尉勇气可嘉,”糜竺适时插话,“然吕布此来,必有所图。我军贸然出击,若有不测,徐州危矣。不如先探其虚实,再做打算。”

曹豹还要争辩,陶谦抬手制止:“够了!”他深吸一口气,“陈公、子仲所言有理。徐州乃根本之地,不可轻举妄动。”

他转向陈珪:“汉瑜(陈珪字),你即刻修书两封。一封送往兖州,请曹孟德出兵相助;另一封上奏邺城朝廷,控诉吕布暴行,请求朝廷下诏讨伐。”

陈珪拱手应诺:“主公明鉴。兖州曹操与吕布素有嫌隙,必不会坐视不理。而朝廷虽为袁绍所控,但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吕布擅自攻伐州郡,已犯大忌。”

陶谦点点头,又看向糜竺:“子仲,你亲自走一趟兖州,务必说服曹孟德出兵。带上徐州特产百车,金银百镒,以示诚意。”

糜竺肃然应命:“竺必不负所托。”

“至于朝廷……”陶谦沉吟片刻,“元龙(陈登字)可愿代老夫走这一遭?”

年轻俊朗的陈登出列行礼:“登愿往。家父曾与袁本初有旧,或可借此疏通。”

陶谦面露欣慰之色:“甚好。你父子二人皆为徐州栋梁,此番重任,非你莫属。”

安排已定,陶谦又转向军事部署:“曹豹、孙观,你二人即刻整顿兵马,加强城防。多派斥候,密切监视吕布军动向。”

众将齐声应诺。陶谦环视众人,声音忽然低沉下来:“诸位,徐州安危,系于今日。望各位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会议散去后,陶谦独留陈珪在书房议事。烛光下,老人疲惫的面容更显苍老。

“汉瑜啊,”陶谦长叹一声,“老夫年事已高,本欲将徐州托付贤能,安度晚年。不想又逢此大难……”

陈珪为陶谦斟上一杯热茶:“主公勿忧。吕布虽勇,却无谋略。且其反复无常,天下共知。只要援军及时,必能退敌。”

陶谦接过茶盏,却无心饮用:“我担心的不仅是吕布……曹操狼子野心,若引他入徐州,恐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啊。”

陈珪目光一闪:“主公所虑极是。然眼下形势,唯有两害相权取其轻。待击退吕布后,再作打算不迟。”

陶谦点点头,忽然压低声音:“还有一事……我接到密报,吕布军中似有我徐州人士接应。此事极为隐秘,尚不知是何人所为。”

陈珪面色一变:“竟有此事?莫非……”他没有说下去,但两人心中都已闪过几个可疑的名字。

窗外,夜色如墨。徐州城上空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翌日清晨,两路使者分别从徐州城出发。糜竺带着数十随从和满载礼物的车队向东前往兖州;陈登则轻装简从,向北直奔邺城。

陶谦站在城楼上,目送使者的身影消失在晨雾中。风吹起他花白的胡须,老人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报——!”一名斥候飞奔上城,“吕布大军已过吕县,距徐州不足百里!”

陶谦身体微微一晃,扶住城墙才稳住身形。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身旁的曹豹说道:“传令下去,全城戒备。准备迎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