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87.9万字

第288章 说服沮授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1.9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8

田丰直视沮授的眼睛:“黄巾暴虐,百姓流离。袁公欲匡扶汉室,正需先生这般大才相助。先生忍见天下继续沉沦吗?”

沮授沉默片刻,转身走向屋内:“进来喝杯茶吧。”

田丰知道,这是机会。他跟随沮授进入简朴的草庐,看到墙上挂着一幅《山河社稷图》,桌上摊开的正是《春秋》。两人对坐,沮授煮茶的动作娴熟而优雅。

沮授将热茶推到田丰面前:“我听闻袁本初优柔寡断,好听谗言?”

田丰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品了一口茶,才缓缓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袁公确实有缺点,但正因如此才需要先生这样的诤臣。若人人因主公有缺点而避之,天下何时才能安定?”

这番话似乎触动了沮授。他望向窗外的远山,长叹一声:“我沮氏一族世代忠良,眼见汉室倾颓,确实寝食难安...”

“先生,”田丰抓住时机,“与其在此独善其身,不如出山辅佐明主。若袁公不听良言,先生大可再次归隐。”

沮授转过头来,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好!我随你去见袁本初。但有一言在先——若他不能纳谏,我立刻离去!”

田丰大喜,起身深施一礼:“先生高义,田丰代天下百姓谢过!”

田丰与沮授离开常山时,初夏的阳光已变得炽热。沮授骑在马上,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突然开口道:“元皓,审正南(审配)与我素有交情,不如由我修书一封,邀他共襄盛举。”

田丰眼前一亮:“若能得先生相助,自是事半功倍。”

当夜投宿驿站,沮授伏案疾书,笔走龙蛇。田丰在一旁研墨,瞥见信中字句恳切而不失锋芒:“……董卓暴虐,人神共愤。袁本初聚四方豪杰,欲匡扶汉室。正南素怀忠义,何不出山共谋大业?若忧袁公不能纳谏,授愿与君同进退……”

三日后,信使带回审配的回音。

这位刚直之士只回了寥寥数字:“既沮兄相邀,配当从命。”

田丰展开审配的回信时,手指微微发颤。他原以为要费尽唇舌才能说服的刚烈谋士,竟因沮授一封信而改变主意。沮授见状,抚须微笑:“正南性烈如火,却最重信义。当年我在冀州为官时,曾为他洗雪冤屈,他至今念念不忘。”

“先生高义。”田丰由衷赞叹,“有先生相助,何愁大业不成?”

就这样,在沮授的协助下,田丰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招揽到了审配和辛评。

名单上的于迅、陈迅是兄弟二人,同在巨鹿讲学。当他们听说沮授、审配都已投效袁绍时,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邀请。

最令田丰意外的是在寻访于迅、陈迅时,在一处乡间私塾遇到的一群年轻学子。这些寒门子弟虽衣衫简朴,却个个目光炯炯,谈吐不凡。

“先生们是袁公使者?”一个名叫韩珩的青年大胆询问,“不知袁公用人,可看出身?”

田丰被这直白的问题震动了。他看向沮授,发现这位名士眼中也闪烁着惊讶的光芒。

“袁公用人唯才,”田丰郑重回答,“若诸位真有才学,何不随我去邺城一试?”

沮授在一旁补充:“田先生是袁公心腹,他既开口,必不会让诸位失望。”

最终,除了名单上的谋士外,田丰还带回了韩珩等七位寒门才子。

返程路上,沮授与田丰并辔而行,望着身后浩浩荡荡的队伍,不禁感慨:“元皓此行,可谓满载而归啊。”

田丰却眉头微蹙:“人才虽多,但关键在于袁公能否善用。先生以为呢?”

沮授沉默片刻,望向远处邺城的方向:“尽人事,听天命吧。”

当这支由冀州各地名士组成的队伍抵达邺城时,袁绍亲自出郭十里相迎。他身着锦袍,腰佩玉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元皓真乃吾之子房!”袁绍执田丰之手,喜形于色,“得此众多贤才,何愁大事不成?”

田丰谦虚地退后一步:“此皆沮先生之力。若非他相助,丰岂能如此顺利?”

袁绍又向沮授致谢,然后热情地招呼众人入城。宴席上,觥筹交错,袁绍对每位新招揽的谋士都殷勤相待,特别是对沮授、审配等名士更是礼遇有加。

酒过三巡,田丰注意到辛评悄悄离席。他跟出去,发现辛评独自站在廊下望月。

“辛公为何不与众同乐?”田丰问道。

辛评回头,脸上已无宴席上的热络:“田先生真以为,靠这些虚礼就能成就大事?”他压低声音,“袁本初表面功夫做得十足,但关键时可能优柔寡断。田先生可曾想过这一点?”

田丰心头一震,正色道:“正因如此,才更需要辛公这样的谋士直言进谏。”

辛评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但愿如此。”说完,转身回到宴席中。

夜深人静时,田丰独自登上城楼。邺城灯火渐熄,只有远处袁绍府邸依然明亮。他想起这一路的招贤经历,想起那些或热忱或疑虑的面孔,想起沮授那句“尽人事,听天命”,心中百感交集。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沮授。

这位名士手中提着酒壶,递给田丰一杯:“元皓在想什么?”

田丰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我在想,我们带回这么多人才,究竟能否改变这个乱世。”

沮授望向星空:“群星虽多,需有北辰指引。袁本初能否成为那个北辰,尚未可知啊。”

二人沉默对饮,夜风拂过,带着初夏特有的温热与躁动。

城下偶尔传来更夫的声音,提醒着人们长夜将尽,新的一天即将到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