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08章 镇东将军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8

待使者队伍扬起的尘土散去,袁绍转身回到大帐,将锦盒重重放在案几上。帐内等候多时的许攸、逢纪等人立刻围了上来。

“明公,情况有变?”许攸敏锐地察觉到袁绍神色不对。

袁绍缓缓展开那卷诏书,声音低沉:“我要的是征西将军,他们给的却是镇东将军。”

袁绍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却又很快收敛。他拿起诏书细细端详,忽然眉头一皱:“这墨迹……似乎被修改过?”

许攸凑近一看,也露出讶异之色:“确实,‘镇’字墨色略深,像是后来添上的。莫非原本写的是‘征’字?”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同样的猜测——这恐怕是何进与宦官们妥协的结果。袁绍将诏书重重拍在案上,冷笑道:“好个何遂高,连个将军名号都要与阉竖讨价还价!”

正说话间,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亲兵掀帘而入,单膝跪地:“禀主公,洛阳有紧急消息!”

袁绍接过竹简,展开一看,脸色骤变。许攸见状忙问:“何事?”

“董太后……”袁绍的声音低沉而震惊,“被勒令返回河间老家养老。更惊人的是,九岁的董侯被册封为勃海王!”

许攸倒吸一口凉气:“这……这意味着主公的渤海太守之位……”

“变成了渤海相。”袁绍接话,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从治理一郡之守,变为辅佐藩王之相。名义上是升迁,实则……”

“实则何进这是在剪除董氏羽翼!”许攸击掌道,“董太后被迫离京,其孙又被封到主公治下,这是要借主公之手控制董氏血脉啊!”

袁绍踱步到帐外,望着渐暗的天色。黄河水声隐隐传来,如同远方朝堂上暗涌的政潮。他忽然笑了:“妙哉!何遂高这一手,倒是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

许攸会意:“主公是说……”

“九岁的渤海王,能有什么作为?”袁绍转身,眼中野心毕露,“既然朝廷将这块肥肉送到我嘴边,岂有不食之理?”

他大步回到案前,提笔蘸墨:“传令麴义,南岸驻军不得松懈。再派人去河间,密切关注董太后动向。”笔锋在竹简上龙飞凤舞,“至于这镇东将军……我袁本初接了!”

许攸看着主公挥毫泼墨的英姿,忽然觉得这初夏的晚风也变得炽热起来。他明白,从这一刻起,袁绍不再只是观望洛阳风云的一方诸侯,而是真正踏入了争夺天下的棋局。

“对了,”袁绍忽然停笔,若有所思,“派人去查查,董侯……不,现在该称渤海王了,他身边都是些什么人。”

许攸躬身:“攸明白。主公是担心有人会利用这位小王爷?”

袁绍冷笑:“九岁的藩王,正是各方势力都想掌控的棋子。但既然封在我的地盘上……”他眼中寒光一闪,“这颗棋子,只能由我来下!”

“那明公打算……”郭图刚开口,就被帐外亲兵的通报声打断。

“报!洛阳急件!”

袁绍接过信筒,取出里面的绢帛快速浏览。他的表情从凝重逐渐转为复杂,最后竟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何进邀我入洛阳拜见新军。”他将绢帛递给许攸,“看来这位大将军,也需要四世三公的袁家为他撑场面。”

许攸看完信件,眼中精光闪烁:“明公,此乃天赐良机。董太后失势,何进与宦官暂时联手,朝局正处于微妙平衡。明公以镇东将军身份入京,正可……”

“正可火中取栗。”袁绍接上他的话,转身望向帐壁上悬挂的东部地图,“传令下去,明日一早拔营渡河。麴义的骑兵继续驻守南岸,随时待命。”

夜深时分,袁绍独自站在黄河岸边。河对岸的营火星星点点,如同天上的星辰倒映在水中。

他想起年少时在洛阳与曹操纵马郊游的日子,那时他们指点江山,都以为自己能在这乱世中成就一番事业。如今曹操远遁陈留,而他袁本初,终于要正式登上这个时代的中心舞台。

“渤海王刘协……”袁绍低声念着这个名字。九岁的孩童,却因为生在帝王家而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棋子。现在这颗棋子被安置在了他的地盘上,是福是祸?

身后传来脚步声,许攸的声音在夜风中显得格外清晰:“明公,已经安排妥当。入洛阳的仪仗、礼物都已备齐,麴义将军也收到了密令。”

袁绍微微颔首,目光依旧锁定在远处洛阳城的方向。那里,汉室的宫阙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却掩不住即将到来的风暴。“子远,你说何进为何突然召我入京?”

许攸捻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大将军恐怕已经控制不住局面了。十常侍与董太后联手,他需要外援。”

袁绍轻哼一声,转身走向营帐。帐内烛火通明,案几上摊开的是洛阳送来的诏书——镇东将军的印绶静静躺在那里,在烛光下泛着冷冽的青光。

“征西将军才是我所求。”袁绍的手指抚过印绶上的纹路,“边塞用兵,掌虎符,这才是实权。”

许攸笑道:“主公何必计较名号?镇东将军虽不如征西将军掌兵权,但‘镇’字已表明朝廷倚重之意。何况……”他压低声音,“有了这个名分,主公在河北行事便名正言顺了。”

次日清晨,袁绍只带赵云一人,轻装简从进入洛阳。

“主公,此行凶险,为何不多带些人马?”赵云策马与袁绍并行,低声问道。

袁绍目视前方,声音低沉:“人多反而惹眼。何进信中暗示,十常侍已控制宫禁,若大队人马前往,必打草惊蛇。”他顿了顿,“况且,我相信子龙一身是胆,足以护我周全。”

赵云心中一热,握紧了手中的龙胆亮银枪:“主公知遇之恩,云万死难报!”

行至汜水关时,天色已明。守关将士见是袁绍,不敢阻拦,连忙开关放行。袁绍却察觉到异常——关隘守军比平日少了大半,且神色慌张。

“子龙,可觉有异?”袁绍压低声音问道。

赵云目光如电,扫视四周:“守军盔甲不整,似有慌乱之态。且关内鸦雀无声,不合常理。”

袁绍微微颔首,手已按在剑柄上:“小心行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27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