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67.3万字

第287章 冀州易主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8

袁绍立于营帐之中,目光凝视着悬挂于帐壁的冀州地图。

河间国已归顺,冀州九郡,他已得其四——渤海郡是他的根基,清河国早已臣服,新得的河间国与朝廷默许分割的安平国,皆已纳入掌控。

至于赵国与巨鹿,在太平道肆虐之下,早已十室九空,形同废土。唯有魏郡、常山国与中山国尚算完整,尤其是中山国,土地肥沃,商贾云集,更有甄氏这样的豪族坐镇,若能拿下,冀州霸业便已过半。

“中山国……”袁绍指尖轻点地图,嘴角浮现一丝笑意。

就在此时,帐外传来亲兵通报:“主公,甄俨求见!”

袁绍眉梢一挑,朗声道:“让他进来。”

帐帘掀起,甄俨快步走入,恭敬行礼后,双手奉上一封信函:“主公,家父有书信呈上。”

袁绍接过信函,拆开细读,片刻后,竟哈哈大笑:“好!妇翁果然不负我所望!”

原来,甄家家主甄逸早已暗中运作,说服中山国王刘稚归顺。信中言明,刘稚自知无力抗衡袁绍大军,与其兵戎相见,不如主动投诚,以保全宗庙家业。

“甄氏果然识时务!” 袁绍满意地点头,随即看向甄俨,“甄家此番立下大功,待中山国归附,我必不会亏待甄家。”

甄俨恭敬道:“能为袁公效力,是甄氏之幸。”

袁绍负手踱步,心中盘算。中山国既已归顺,常山国与魏郡便成了最后的目标。魏郡乃冀州治所,朝廷势力尚存,需谨慎图之;而常山国虽小,却因地处太行山麓,易守难攻,若要强取,恐怕还需费些周折。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尽快接收中山国,稳固根基。

“传令!”袁绍猛然转身,目光炯炯,“即日派兵进驻中山国,接管城防,同时昭告冀州,中山王刘稚深明大义,归顺朝廷,袁某必当厚待!”

帐内众将齐声应诺。

袁绍望向帐外,夕阳余晖映照大地,仿佛预示着他的霸业正蒸蒸日上。

“冀州,已近在掌握!”

“韩馥?呵,这一世,岂能再让你挡我的路!”

前世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韩馥懦弱无能,却又处处掣肘,使得自己与公孙瓒在河北拉锯数年,最终让曹操坐收渔利,趁势崛起。这一世,他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冀州已定,接下来,便是收拢人才!”

袁绍站在府邸内,手指轻轻敲击案几,眉头微皱。

冀州本土豪族众多,如审配、沮授等人,皆是智谋之士,若能尽数收为己用,必能如虎添翼。

但颍川郡的人才……

“颍川……”

袁绍揉了揉太阳穴,眼中闪过一丝烦躁。

前世,他麾下颍川士人(如荀彧、郭嘉、陈群等)与冀州本土豪族矛盾重重,最终导致内部分裂,甚至有人转投曹操。如今重活一世,他依旧没有找到完美的平衡之法。

“颍川士人智谋深远,但心高气傲,冀州豪族根基深厚,却排外性强……”

袁绍沉思良久,最终长叹一声:“罢了,先稳住冀州,再慢慢谋划颍川!”

“张合,河间鄚县人...”袁绍低声念出这个名字,仿佛在品味一杯陈酿,“此人武艺超群,若能为吾所用,必是一员虎将。”他转向身旁的赵云,“子龙,你即刻启程在河间国内鄚县,务必寻得张合下落。”

赵云抱拳领命:“末将定不负主公所托。”他身着银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眉宇间透着一股凛然正气。

与此同时,袁绍召来了谋士田丰。田丰身材瘦削,双目却炯炯有神,行走间自带一股书卷气。

“元皓,”袁绍亲切地唤着田丰的字,“你即刻动身,在冀州境内为我物色人才。”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名字,“沮授、审配、于迅、陈迅、辛评...这些都是首要招揽的目标。”

田丰接过帛书,指尖能感受到丝帛的细腻质地。他低头仔细查看名单,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皆是冀州境内赫赫有名的贤士。

“主公,”田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沮授隐居常山,审配性格刚直,辛评多疑善变...这些人各有脾性,恐怕需要不同的方式才能说服他们出山。”

袁绍微微颔首,宽大的衣袖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摆动:“正因如此,我才派你去。你素来善于识人,又精通辩术。”

田丰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他深知袁绍虽有雄心,但性格优柔寡断,若不得贤才辅佐,恐怕难以成就大业。窗外一阵风吹过,带来初夏的燥热,也吹动了他额前的几缕散发。

“属下明白。”田丰将帛书小心收入怀中,“我即刻启程,必不负主公所托。”

离开袁绍府邸,田丰没有回自己住处,而是直接命人备马。他换上一身素色布衣,只带了两名随从和简单的行装。

第一站是常山。

沮授隐居于此已有三年,据说每日只在草庐中读书着文,拒绝了一切征召。

“先生,前面就是沮授先生的住处了。”随从指着山腰处一座简陋的草庐说道。

田丰下马整理衣冠,独自一人走向草庐。还未到门前,就听见里面传来清朗的读书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来者何人?”

“在下田丰,字元皓,特来拜访沮先生。”田丰站在门外恭敬行礼。

草庐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位面容清癯、双目如炬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他身着粗布衣衫,却掩不住一身书卷气。“田元皓?袁本初的谋士?”沮授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疏离。

“正是。”田丰不卑不亢,“冒昧打扰先生清修,还望见谅。”

沮授冷笑一声:“袁本初派你来当说客?回去告诉他,我沮授宁可老死山林,也不愿与那些争权夺利之人为伍。”

田丰没有被这冷言冷语吓退,反而微微一笑:“先生高洁,令人敬佩。但田丰此来,并非仅为袁公,更为天下苍生。”

“哦?”沮授挑眉,“此话怎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