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56章 邺城新朝(190)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8

公元190年6月,邺城。

夏日的阳光灼热地炙烤着这座新兴的都城,但比阳光更炽热的,是城中涌动的人心。袁绍站在新落成的德阳殿前,望着眼前金碧辉煌的宫殿群,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三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而现在,巍峨的宫墙已经拔地而起,朱红的宫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主公,一切已准备就绪。”审配躬身行礼,宽大的衣袖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袁绍微微颔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这玉佩是先帝赐予袁家的信物,如今他将用它来迎接一位新天子。“刘协那边如何?”

“小皇帝已被安置在偏殿,郭图正在为他讲解明日登基的礼仪。”审配压低声音,“他看起来有些惶恐,毕竟只是个九岁的孩子。”

袁绍收回目光,整了整衣冠。他今日身着玄色朝服,腰佩玉带,头戴进贤冠,一派朝廷重臣的威仪。自从董卓废立天子,袁绍便萌生了另立朝廷的念头。如今,这个念头终于要成为现实。

“百官可都到齐了?”袁绍沉声问道。

“回大将军,除了幽州牧刘虞称病未至,其余关东诸侯皆已入城,正在殿外候着。”

殿前广场上,身着各式官服的诸侯们整齐列队,彼此间低声交谈,不时望向大殿方向。

就在此时,宫门处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队羽林军开道,随后是十二名宦官手持仪仗,缓步而来。在他们中间,一顶金黄色的銮驾缓缓移动,四周垂下的珠帘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

“天子驾到!”司礼官高声唱喝。

广场上的诸侯们立刻噤声,纷纷跪伏在地。袁绍站在殿前高阶上,看着銮驾缓缓靠近,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从动员冀州财力修建宫殿,到联络关东诸侯共襄盛举,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设计,如今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刻。

銮驾停在殿前,宦官掀开珠帘。年仅九岁的刘协身着衮服,头戴冕旒,稚嫩的脸上带着不符年龄的肃穆。他缓缓走下銮驾,目光扫过跪伏的群臣,最后落在袁绍身上。

袁绍上前三步,恭敬行礼:“臣袁绍,恭迎陛下。”

刘协微微点头:“大将军平身。”

这个简单的互动背后,是数月来的精心排练。袁绍早已派人教导刘协礼仪,确保今日一切顺利。他起身后,侧身让开道路:“请陛下入殿登基。”

“吉时已到——请新帝登基——”

随着礼官悠长的唱喏,一队侍卫护送着身着十二章纹衮服的刘协缓缓走出。小皇帝面色苍白,在宽大的龙袍中显得格外瘦小。他每走一步,头上的十二旒冕冠就轻轻晃动,珠玉相击发出清脆的声响。

袁绍注意到刘协的双手在微微发抖。他上前两步,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臣袁绍,恭请陛下登临大位,重振汉室!”

这一声如同信号,殿内殿外数百官员齐齐跪拜,高呼万岁。声浪震得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刘协被这突如其来的声浪吓得后退半步,险些踩到过长的衣摆。袁绍眼疾手快地扶住小皇帝的手臂,在他耳边低语:“陛下勿惊,这是臣等在向您表达忠心。”

登基大典持续了整整三个时辰。当刘协颤抖着手接过传国玉玺时——那是袁绍命能工巧匠仿制的——袁绍注意到小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泪光。不知是出于感动还是恐惧。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礼官展开竹简,声音在殿内回荡,“即日起改元初平,今年为初平元年六月。大赦天下,与民更始……”

诏书宣读完毕,袁绍率先叩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眼角余光扫向殿外,那里站着各路诸侯派来的使者。有人面露喜色,有人神色复杂,但此刻都不得不跪拜行礼。

袁绍站在御阶之下,感受着这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他看向殿外,透过敞开的殿门,能看到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这些人中,有真心拥戴汉室的忠臣,也有见风使舵的墙头草,更有心怀鬼胎的野心家。但此刻,他们都跪伏在地,向这个由他一手缔造的新朝廷表示臣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刘协用稚嫩却清晰的声音宣读着即位诏书。这份诏书由陈琳执笔,袁绍亲自审定,宣布改元初平,大赦天下,同时痛斥董卓罪行,号召天下共讨之。

诏书宣读完毕,袁绍率先叩首:“臣袁绍,谨遵圣命,誓死效忠陛下!”

殿内百官齐声应和:“臣等谨遵圣命,誓死效忠陛下!”

“陛下,今日当论功行赏,以安天下之心。”袁绍转身向刘协行礼,声音洪亮得让殿梁都微微震颤。

刘协的手指紧紧抓住龙椅扶手,点了点头。这个动作他昨天练习了整整三个时辰,直到袁绍满意为止。站在一旁的郭图立即展开诏书,尖细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殿中文武百官齐刷刷跪倒一片。袁绍的目光扫过这些熟悉的面孔,有跟随他多年的谋士,有新归附的将领,也有各地诸侯派来的使者。每个人脸上都写满期待,仿佛一群等待投喂的鱼鹰。

“审配,上前听封!”

身着深蓝官服的审配快步出列,跪伏在丹墀前。他额头紧贴地面,但袁绍能看到他微微颤抖的肩膀——这个向来沉稳的谋士此刻也难以抑制激动。

“卿运筹帷幄,功在社稷,特封为尚书令,总领朝政。”

审配重重叩首:“臣谢陛下隆恩!”他接过诏书时,手指不经意擦过袁绍的掌心,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这个最重要的文职,交给最信任的心腹。

“逢纪,上前听封!”

逢纪迈步时差点被自己的衣摆绊倒,引得几个年轻官员低声窃笑。袁绍眉头微皱,但很快舒展——逢纪虽然举止粗疏,却是最早支持他拥立新帝的谋士。

“卿谋略过人,特封为侍中,参决军国重事。”

逢纪接过诏书时,袁绍注意到他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侍中虽贵,却不如尚书令位高权重。但袁绍需要平衡各方势力,不能让任何一方独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34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