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38章 棋局已定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8

河间的秋风带着几分肃杀之气,卷起乐城官道上的落叶。袁绍站在城楼上,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佩剑的玉饰。他望着远处渐近的车马,嘴角浮现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

“主公,人到了。”许攸在他身后低声道。

袁绍点点头,转身快步下了城楼。他精心策划的这场会面,成败在此一举。

三日前,他以董太后名义发出的密信已经送达刘虞与卢植手中。信帛上那方“河间太后”的朱印,足以让这两位汉室老臣不得不来。袁绍知道,在这乱世之中,唯有借重董太后这块金字招牌,才能让他的计划顺利实施。

“太后可准备好了?”袁绍边走边问。

许攸紧跟在他身后:“已经按您的吩咐,让太后带着渤海王在府门等候了。”

袁绍眉头微皱:“让太后久站不妥,快去请她稍候,待客人到了府前再出来。”

许攸连忙称是,匆匆离去。袁绍整了整衣冠,心中盘算着待会儿的说辞。他必须让刘虞和卢植相信,他们今日所做之事,不是为了他袁本初,而是为了大汉江山。

官道上的车马越来越近。刘虞的青色车盖与卢植的玄色车驾并排而行,周围护卫森严。袁绍站在府前,脸上已经换上了恭敬而热切的表情。

当车马停稳,刘虞与卢植先后下车时,袁绍快步迎上前去,深深一揖:“两位大人远道而来,绍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刘虞已是花甲之年,须发皆白,但双目炯炯有神。他扶起袁绍,声音沉稳:“本初不必多礼。太后相召,老臣岂敢不来?”

卢植则面色凝重,他环视四周,低声道:“此地不宜久谈,进去再说。”

就在此时,府门内传来一阵脚步声。董太后身着素色深衣,手牵着年仅九岁的刘协缓步而出。刘协穿着亲王服饰,小脸紧绷,显得有些紧张。

“老臣拜见太后!拜见渤海王!”刘虞与卢植大惊,连忙跪下行礼。

董太后颤巍巍地向前两步,亲自扶起二人:“二位爱卿请起。老身如今落难之人,当不起如此大礼...”话未说完,已是泪如雨下。

刘协乖巧地站在祖母身旁,清澈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两位陌生的老臣。他穿着普通的锦袍,而非帝王服饰,但举手投足间已显露出不凡的气度。

刘虞抬头,看见太后憔悴的面容和渤海王怯生生的模样,心中不由一酸。他记得先帝在世时,太后是何等尊荣,如今却要在这偏远小城避难。

袁绍适时上前:“外面风大,请太后与两位大人入内叙话。”

厅堂内早已备好筵席。董太后居上座,刘协紧挨着她坐下。袁绍请刘虞与卢植分坐左右,自己则在下首陪坐。

酒过三巡,董太后突然放下酒杯,泪如雨下:“两位爱卿可知,那董卓老贼是如何欺凌我们孤儿寡母的?”

卢植握杯的手一紧:“太后请讲。”

“他擅自废立,将我孙儿刘辩赶下皇位,又要另立新帝。”董太后声音哽咽,“可怜我那辩儿,如今生死未卜……”

刘协听到这里,小手紧紧抓住祖母的衣袖。董太后抚摸着他的头发,继续道:“若非袁本初冒险将我们救出,只怕我们祖孙二人,早已……”

袁绍适时插话:“太后言重了。绍身为汉臣,护佑皇室乃分内之事。”

董太后感激地看了袁绍一眼:“本初忠心耿耿,老身铭记于心。”她转向刘虞与卢植,“如今朝中奸佞当道,天子被挟,大汉江山危如累卵。两位是先帝托孤之臣,不知可有良策?”

刘虞与卢植对视一眼。卢植沉吟道:“太后,董卓势大,非一朝一夕可除。需从长计议。”

董太后突然压低声音:“若先帝有遗诏在此,两位当如何?”

厅内霎时寂静。刘虞手中的酒杯差点跌落:“太后此言当真?”

袁绍见时机成熟,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恭敬地双手呈上:“此乃先帝密诏,请两位大人过目。”

刘虞颤抖着接过,与卢植一同展开。帛书上字迹工整,盖有传国玉玺之印。内容明确表示先帝属意刘协继位,并命袁绍等人辅佐。

“这……”卢植面色大变,“先帝竟有此意?”

董太后泪眼婆娑:“当日先帝病重,恐有变故,故密留此诏。不想今日竟真用上了。”她拉着刘协起身,竟要向刘虞与卢植下拜,“老身恳请两位爱卿,为了大汉江山,助协儿重登大位!”

卢植慌忙起身搀扶:“太后折煞老臣了!”便郑重道,“臣愿效犬马之劳,辅佐渤海王继承大统!”

而刘虞,才是今晚的关键。

只要刘虞点头,幽州便能稳住,草原上的乌桓、鲜卑各部也不会轻举妄动。毕竟,刘虞在北方素有威望,胡人敬他如父,汉民视他为仁德之君。若他站在袁绍这边,公孙瓒即便再桀骜,也不敢贸然与整个幽州为敌。

袁绍端起酒杯,目光扫过席间众人——董太后泪眼婆娑,刘协年幼懵懂,卢植沉默不语,而刘虞,则眉头微蹙,似在权衡利弊。

“伯安公(刘虞字伯安),”袁绍缓缓开口,语气诚恳,“董卓暴虐,废立天子,天下共愤。如今太后在此,先帝遗诏在此,正是拨乱反正之时。若您能振臂一呼,幽州必当响应,天下义士亦会云集。”

刘虞沉吟片刻,目光落在董太后身上。老太后适时地握住他的手,哽咽道:“伯安,先帝在时,常赞你忠义。如今汉室倾颓,唯有你能救社稷于危难……”

刘虞闭了闭眼,终于长叹一声:“太后放心,臣……愿效绵薄之力。”

袁绍眼中精光一闪,心中大定。看着跪伏在地的两位重臣,眼中闪过一丝胜利的光芒。秋风掠过凉亭,卷起几片落叶,仿佛也在为这场精心策划的会面喝彩。

——幽州,稳了。

只要刘虞站在他这边,公孙瓒即便再不甘,也只能暂时蛰伏。毕竟,公孙瓒虽勇猛,但根基尚浅,若贸然与刘虞翻脸,必失幽州人心。而只要公孙瓒不动,冀州便再无后顾之忧。

冀州、幽州,已十拿九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762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