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116.6万字

第336章 卫兹相助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8

黎明时分,曹操一行十余人终于望见了陈留城墙。连续三昼夜的逃亡,让每个人都形销骨立,战马口吐白沫。曹操的锦袍早已破烂不堪,脸上布满尘土与汗渍结成的泥垢,唯有那双眼睛依然炯炯有神,如利剑般刺破晨雾。

“主公,到了!”夏侯惇声音沙哑,肩头箭伤的血迹已浸透包扎的布条。

曹操勒马驻足,远眺这座熟悉的城池。陈留,他年轻时曾在此游历,父亲曹嵩任大鸿胪时更在此经营多年。城郭依旧,而世事已非。他深吸一口气,低声道:“先不入城,去卫家庄。”

卫家庄位于陈留城东三十里,是曹操故友卫兹的产业。当这支狼狈不堪的小队抵达庄前时,庄丁吓得差点鸣锣示警。直到曹操取下腰间玉佩示之,庄内才慌忙打开大门。

“孟德!”卫兹赤足奔出,一把抓住曹操的手臂,“听闻洛阳剧变,我日夜担忧,没想到你真能脱险!”

曹操苦笑:“若非天降大雨,几为徐荣所擒。”他转向身后众人,“这些都是随我出生入死的壮士,望子许兄妥善安置。”

卫兹连声应诺,立即命人准备热水饭食,延请庄中医者疗伤。待众人安顿妥当,他才引曹操入内室密谈。

室内烛火摇曳,卫兹亲自为曹操斟酒:“董卓暴虐,满朝文武噤若寒蝉,唯孟德敢挺身而出,真乃天下英雄!”

曹操一饮而尽,酒液滑过喉咙,带来久违的暖意。他放下酒杯,目光如炬:“子许,我欲在陈留起兵讨董,你以为如何?”

卫兹手中酒壶一颤,酒水洒在案几上。他凝视曹操片刻,忽然大笑:“好!我早知孟德非池中物!”他压低声音,“陈留乃中原腹地,物阜民丰,又距洛阳不远。且令尊在此素有威望,正是起兵良所。”

曹操点头:“然兵马钱粮,从何而来?”

“钱粮我可供之。”卫兹斩钉截铁,“我愿变卖半数家产,助孟德成此大业!”

曹操闻言,离席长揖:“子许高义,操没齿难忘!”

当夜,曹操独坐庭院,仰望星空。四月的夜风带着泥土芬芳,远处传来蛙鸣虫唱。他摩挲着腰间残缺的佩剑——这是逃离洛阳时唯一带出的信物。剑身上的“思召”二字依稀可辨,乃汉灵帝所赐。如今灵帝已逝,少帝遇害,这柄残剑成了大汉王朝最后的象征。

“主公,夜深露重。”夏侯渊不知何时立于身后,为他披上外袍。

曹操未动,只是问道:“妙才,若我起兵讨董,能有几分胜算?”

夏侯渊沉吟片刻:“董卓坐拥二十万西凉精锐,更有吕布为爪牙。以我军初创之力,正面交锋难有胜算。然……”他目光炯炯,“董卓倒行逆施,天人共愤。主公若首倡义兵,天下英雄必群起响应!”

曹操嘴角微扬:“善。明日召集众人议事。”

次日清晨,卫家庄正厅内济济一堂。曹操端坐上首,左侧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宗族将领;右侧则是连夜赶来的陈宫、戏志才等谋士。卫兹命人严守门户,亲自把守厅门。

“诸君,”曹操开门见山,“董卓欺天罔地,废立弑君,吾等世受汉恩,岂可坐视?今欲举义兵,诛暴逆,诸位以为如何?”

陈宫率先响应:“宫虽书生,亦知大义!董卓之恶,罄竹难书。明公首倡义举,必得天下响应!”

戏志才却眉头紧锁:“明公,讨董大义固然不错,然我军新立,兵不过数十,将仅诸位,何以抗衡西凉虎狼之师?”

曹操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展开:“此乃陈留周边地形兵力图。陈留郡有县十七,户十二万,丁壮不下五万。郡内豪强多与家父有旧,若以忠义相召,旬日间可聚兵数千。”

他指向图上几处:“谯县曹氏、夏侯氏宗族子弟可召五百;己吾城李典素有勇名,与我有一面之缘;卫国乐进乃卫兹表亲,有百人部曲……此皆可用之才。”

戏志才眼中精光闪动:“若如此,当速派心腹联络。然钱粮军械……”

卫兹上前一步:“吾已清点家产,可得钱三千万,粟五万斛,马百余匹,铁甲五十副,弓弩三百张。”

众人闻言皆惊。这等资助,几乎耗尽卫氏半数家财。

曹操深深看了卫兹一眼,转向众人:“有此基础,我意打出‘忠义讨逆’旗号,以陈留为根基,联结袁本初等关东诸侯,共讨国贼!”

曹洪拍案而起:“兄长,我这就回谯县召集族中子弟!”

“且慢。”曹操抬手制止,“起兵非儿戏,需先定名分纲领。”他目光扫过众人,“我意暂称‘奋武将军’,以‘奉天子密诏讨逆’为名,如何?”

陈宫抚掌:“妙!董卓挟持天子,明公称奉密诏,既占大义名分,又不至过早暴露实力。”

戏志才补充:“还需一篇慷慨檄文,昭告天下董卓之罪,明公之志。”

“此事就劳烦公台。”曹操对陈宫拱手,随即分派任务:“元让负责整训士卒;妙才联络周边豪强;子廉速回谯县;子和(曹仁)筹备粮草……”

议事至午,方略大定。众人各自领命而去,唯曹操独留厅中,凝视着案上地图。他手指从陈留缓缓移向酸枣、荥阳,最终停在洛阳上,喃喃自语:“董仲颖,且看曹某如何取你首级!”

十日后,卫家庄外校场上已聚集千余人马。来自谯县的曹氏、夏侯氏子弟三百人,个个精神抖擞;李典从己吾带来两百壮士;乐进率卫国部曲百人;另有周边慕名而来的游侠豪杰四百余人。

曹操立于将台,看着台下操练的部队。虽然装备简陋,但士气高昂。夏侯惇正在指导枪阵,吼声如雷;夏侯渊则训练弓手,箭矢破空之声不绝于耳。

“主公,”陈宫手持竹简走来,“檄文已成,请过目。”

曹操接过,只见开篇写道:“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废君...”文辞犀利,字字如刀。他连连点头:“甚好!即刻抄录百份,遣快马分送各州郡。”

这一日,曹操正在帐中与诸将议事,忽闻帐外喧哗。卫兹匆匆闯入:“孟德,大喜!令尊从琅琊派来使者,带来家书与钱粮!”

曹操展信读之,眼眶渐湿。曹嵩在信中不仅送来巨额军资,更以“吾儿为国除奸,父虽老,亦当助之”相勉。随行的还有曹氏故吏数十人,皆可充任军中文武。

“传令,”曹操收起书信,声音微颤,“五月初一,陈留城外设坛祭天,正式誓师起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