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63章 险境重重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8

许褚怒吼一声,巨斧挥舞如风车,所过之处残肢断臂横飞。黑山军虽众,却无人敢撄其锋。袁昊被护在中军,亲眼目睹了赵云指挥若定的风采——这位名将时而亲临前线冲杀,时而退回阵心调整部署,每一步都精准如弈棋。

“报!东南角发现敌军援兵!”一名满脸是血的斥候冲来报告。

赵云眉头微皱,随即舒展开来:“传令于夫罗,让他佯攻西北角,吸引敌军注意。”

当于夫罗的匈奴骑兵在西北角发起猛烈冲锋时,东南角的敌军果然分兵支援。赵云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亲率精锐突然转向,直插东南缺口。

“不要恋战!”赵云的声音在混战中依然清晰,“弓手交替掩护,骑兵两翼警戒,步卒保持队形!”

袁昊在混乱中注意到,赵云的每一次命令都恰到好处。当敌军逼近时,总有一队弓弩手及时放箭压制;当侧翼出现威胁时,立刻有枪骑兵补位防御。这支军队在撤退中竟保持着惊人的秩序,仿佛赵云的意志延伸到了每一个士兵身上。

最令人惊叹的是断后部队。赵云亲自率领五十精锐枪骑兵断后,那一袭白袍在乱军中格外醒目。银枪所到之处,敌军如割麦般倒下。黑山军七员偏将先后挑战,无人在赵云枪下走过三合。鲜血染红了峡谷的黄土,赵云的银甲却越发闪亮。

“常山赵子龙在此!谁敢来战!”一声断喝,竟吓得追兵齐齐勒马。

借着这喘息之机,袁军主力终于冲出包围圈,退至一处高地。清点人数,虽折损三百余人,但主力尚存,建制完整。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赵云最后一个登上高地,白袍已被染成暗红。他环视众将,声音沉稳:“今日之败,责任在我。各营清点伤亡,加强警戒,防备敌军夜袭。”

众将领命而去,只留下袁昊和几位核心将领。袁昊再也按捺不住:“将军,今日若非您临危不乱,我军恐全军覆没。”

赵云摇摇头,卸下沾血的头盔:“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今日我们虽败,但军心未散,战力犹存。”他看向袁昊,“大公子可知为何?”

袁昊沉思片刻:“因为将军指挥得当,将士用命。”

“不仅如此。”赵云指向正在列队的士兵,“关键在于平日训练。阵法娴熟,方能临危不乱;令行禁止,方能转危为安。”

许褚在一旁瓮声道:“今日俺杀了二十三个,可惜让那白饶跑了!”

赵云轻笑:“来日方长。”转向袁昊,神色严肃起来,“大公子,今日一战,你有何感悟?”

袁昊望向远处逐渐被黑暗吞噬的峡谷,声音低沉:“我明白了父亲常说的‘兵者,国之大事’的含义。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赵云满意地点头:“有此领悟,今日的血就没有白流。”

夜风裹挟着山间的寒意掠过军营,袁昊站在篝火旁,将手中的热汤递给刚巡视回来的赵云。“将军辛苦了。”

赵云接过陶碗,热气氤氲中看到袁昊被火光映红的脸庞上沾着尘土,甲胄上还有未干的血迹。“大公子今日初次上阵,表现不俗。”

袁昊摇摇头,在赵云身旁的木桩上坐下,刻意与这位名将平齐,而非居高临下。“赵将军莫要取笑。今日若非将军及时指点,我险些乱了阵脚。”他撕下一块干粮,在火上烤了烤,“在这里没有袁家少主,只有将军和士兵。赵将军只管吩咐,袁昊必当遵从。”

赵云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化为赞赏。他抿了一口热汤,感受着暖流滑过喉咙。“大公子有此胸襟,实属难得。”

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两人严肃的面容。袁昊望着跳动的火焰,声音低沉:“将军可知张燕底细?”

“略知一二。”赵云放下陶碗,“此人狡猾如狐,凶残如狼。”

袁昊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展开:“我出发前曾查阅过父亲的情报。张燕,常山真定人,原姓褚。”他的手指划过简上文字,“黄巾军起义时,他聚集了一帮小青年首先上山做强盗,在黑山一带游荡转战,四处劫掠。”

赵云目光凝重起来,凑近细看。袁昊继续说道:“等到他再回到真定时,已经发展到了一万多人。如今经过这几年发展,已经号称十万之众。”

“十万?”赵云眉头紧锁,“恐怕有虚张声势之嫌。”

袁昊摇头:“父亲的情报向来精准。张燕收编了黄巾余部后,确实势力暴涨。更麻烦的是……”他指向地图上几个红点,“这些山寨互为犄角,一寨有难,八方来援。”

远处传来战马的嘶鸣,夜巡士兵的火把在营帐间流动。赵云沉思片刻,忽然问道:“大公子对剿灭张燕有何见解?”

袁昊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几道线。“张燕用兵有三个特点:一是善用地利,二是行动迅捷,三是狡兔三窟。”树枝指向西北方向,“我猜他下一步会先断我军粮道。”

赵云眼中精光一闪:“何以见得?”

“今日我们缴获的敌军物资中,粮草甚少。”袁昊分析道,“张燕部众庞大,必先解决粮草问题。我军粮队三日后将经过鹰嘴峡,那里地势险要,正是伏击良所。”

赵云凝视着地上简陋的示意图,忽然轻笑一声:“主公常言大公子聪慧过人,今日方知不虚。”他站起身,拍了拍袁昊的肩膀,“走,去我帐中详谈。”

袁昊随赵云来到中军大帐。油灯下,赵云摊开精细的羊皮地图,上面标注着山川河流与各处关隘。“若大公子所料不差,我们可将计就计。”

两人俯身研究地图,时而低声交谈,时而陷入沉思。帐外,许褚如铁塔般伫立,警惕的目光扫视着黑暗中的每一个角落。

“报!”一名斥候匆匆入帐,单膝跪地,“前方三十里发现敌军踪迹,约五千人,正向鹰嘴峡移动!”

赵云与袁昊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闪过一丝“果然如此”的神色。

“再探!”赵云下令,待斥候退出后,转向袁昊,“大公子料事如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2660s